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2 » 第六十九章:来发钱

第六十九章:来发钱

    为什么如今榆林镇,或者说九边官兵对于兵员调动这么不乐意。

    一切都是有历史原因与最简单的生存道理的。

    明朝的体制将人分为各种户籍。

    边军是军户,而军户的地位相对低下。

    就算幼年被称为神童的张居正,也曾经因为自己的军户籍而被人欺辱。

    这是社会地位层面上的。

    没有足够的社会地位与尊重对于很多人是无所谓的。

    毕竟在边军这样的地方,大家干的都是一样的事情,没什么好说的。

    更重要的是,当兵吃饷,天经地义。

    可如今的大明朝廷,饷银是怎么也发不够的,粮食是怎么也给不了的。

    给钱给粮,当兵卖命。

    不给吃喝,凭什么卖命?

    更别说榆林镇这种历来被朝廷弃养的地方,朝廷二字在榆林镇很难取得公信。

    大家都清楚江越是过来干什么的。

    不给吃喝多年,如今又要人卖命。

    多少边军将士从边镇中拉出去,再没有回来,家家哭丧?

    一而再,再而三。

    这是真拿榆林人的命不当命,真把在场的这些人当成傻子。

    江越坐下,认真道:“这些大道理大家不想听,我也不想听。”

    “旨意是朝堂上那些人写的,命是你我武人自己卖。”

    “我说实话,朝廷几乎没给东西,无论是朝廷令督师重组秦军、召集九边之士卒入军,还是我升任榆林总兵,朝廷给我们的都是两手空空。”

    “我明确的和诸位说,我没办法发足欠饷,但如果单单是补足去年所欠,发日后之全额粮饷,我作为榆林总兵,我可以。”

    一众人终于回过神来。

    江越从他们的眼中看到了一种舒缓、坦然。

    这是可以沟通交流的信号。

    “我是亲兵出身,叔父组建秦兵时我就在,战场上厮杀过多年,不敢说有本领,至少是见过兵的。”

    “半路出家,弃笔从戎,我必须承认我不如诸位,这没什么好说的,也没什么不好认的。”

    “我知道当兵的难处,知道大家都不容易,我也知道在吃不饱的前提下,说什么东西都是空的。”

    “我拉来的银子里,有五万两是我当年带兵挣的,是我自己的私产,这些人我会发给榆林镇每一个兵员,不算多,权当我的心意。”

    别问为什么十万两变成了五万两。

    西安营的将士在此之前已经分过一次,在分钱的事情上总不好厚此薄彼。

    五万两,直接分。

    而且这还只是江越自己的私产,不算额外带来的该给的钱粮。

    尤家人终于站起身来:“江总兵,说这些就见外了。”

    “是朝廷欠我们的,与江总兵你无关。”

    江越默默摆手:“既为榆林总兵,榆林之事自为我事。”

    “我这个人很简单,就知道一个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道理。”

    “要战马跑快,草料豆子必不可少,怎可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榆林副总兵王永强陡然起立,认真道:“如若朝堂上的那些个家伙能懂得这些家伙,边军不至于变作今日之样。”

    江越没有太多复杂的情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几句话下来,江越突然从一个外来户的身份,变成了在场一众人的感同身受者。

    当然,光说是没用的,得拿出实际行动。

    “我与诸位尚且不熟悉,大家也还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多余的话暂且不多说。”

    “我先做事,傍晚会找诸位喝酒。”

    众人抱拳,算是敬礼。

    走出会堂,王石等人跟上江越。

    “这些人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钱财不给好脸的主啊。”

    听到这话,江越摇头:“也不能这么说,他们确实是苦,朝廷确实是亏待他们。”

    “这么多年没饷,你要是他们,指不定就投了贼,去了闯,还能在榆林戍边?”

    王石也不说话,就讪笑。

    每个人都有自己在不同时期的选择。

    江越特别理解榆林人,因为导致如此恶劣情况的原因并不是他们,这不是榆林人的错。

    你不能因为受害者不想被继续侵害利益就认为受害者是有问题的。

    不是他们不见钱财不给好脸。

    这是榆林人过去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训。

    说句狠一点的话。

    朝廷是真的会让他们饿死在路上的。

    一个公司这么长时间不给员工发工资,现在还要员工出去卖命,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乐意。

    现在只要补一年工资,保证之后能按时发钱就能换来信任。

    这已经让江越无数次在心中感叹榆林人实诚了。

    钱大牛倒是意识到了其中的问题。

    “我们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发钱粮也需要人配合,那些个榆林镇中的军伍不帮忙,我怕我们钱也发不对。”

    江越摆手:“他们会出来维持秩序的。”

    “这些钱里面也有他们的份,我不相信这些个家伙领钱还不积极。”

    说完,江越再看向赵海生。

    赵海生明显知道江越的意图,当即点头道:“板车已经在外面排好了,很多榆林兵在那边围着。”

    “也不动手抢,也不乱说,就围着,应该是眼馋。”

    江越点头,他很开心:“好,好,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

    就要先让他们眼馋,再把钱发到他们手里,这才有效果。

    否则那种巨大的落差与惊喜感从哪里来?

    榆林城门下,一众西安营士卒看着板车。

    许多榆林镇士卒看着。

    他们看着板车上堆积起来的粮食,看着一箱箱的铜钱与银子,眼神中充斥着一种复杂的感情。

    江越站在一辆板车,他用自信的目光看着在场所有人。

    “我姓江,是时任榆林镇总兵。”

    “我是来给你们发钱发粮的……”

    江越明白,现在是他说话的最好时机。

    他继续道:“我不为朝廷说话,因为朝廷确实亏待你们,是朝廷不公在先。”

    “如若这还要指责你们,那未免太是不公了!”

    “我只知道,让你们的不公变成公平,我只知道我要给你们发应得的钱!让你们和你们的爹娘不再饿肚子!”

    顿时,掀起万层浪。

    榆林人在欢呼。

    看到下方士卒兴奋的表情,王石等人楞了神。

    这种表情,他们已然多年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