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2 » 第三十三章:出陕

第三十三章:出陕

    有钱人的钱不去拿。

    穷鬼的钱却是拼命盘剥。

    那位坐在紫禁城龙椅上的难道不知道,把穷鬼逼急了,穷人会造反?

    届时银子收不上来,反而各地民怨升起,流贼遍地。

    别说收税,还得派兵镇压,付出更多。

    北地如此灾荒,朝廷不赈灾也罢,居然还要增派饷银。

    这就是把人往死路上逼。

    江越道:“他是一个没出过京城的皇帝,他怎么知道下面怎么样。”

    “不知道的人决定着下面的命运,知道的人只在乎能不能从中获得好处,这天下向来如此。”

    明朝最奇怪的制度在于,朱元璋在制定官府时几乎没有给各地官府财政预算。

    官员工资低也就罢了,还不给官府财政预算。

    也就是说,在朱元璋看来,各地官府是不需要花钱的,他压根不想给各地官府留日常花销。

    这也就导致地方官府想要应付开销,想要给下面人发钱就要靠自己去挣。

    怎么挣……

    不言而喻。

    历来都只有搜刮弱者的道理,地方豪强们要么自己是读书人,要么上面有读书人。

    官吏们怎么惹得起。

    崇祯认为自己加的这些饷银不至于让百姓活不起,他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计算方法有问题。

    上面说要加一厘。

    等到下面执行时,就翻了三四倍。

    再加上大明各地圈养大量宗室,许多土地的税收并不由地方获取,都落得藩王手中。

    本来就要靠自己挣,现在挣钱的对象还被进一步限制,自然只能顶着一个人群动手。

    十亩地的税收被集中在五亩地上。

    再说天启、崇祯年后天灾如此。

    这才导致如今之局面。

    正如孙传庭所说,大明积病已深,绝非一剂猛药即可痊愈。

    听完江越解释,一众人似懂非懂。

    “这皇帝也够蠢的。”

    “这些藩王真该死!”

    “怎么吃苦的都是百姓?”

    “…………”

    一下子,西安营这队正牌官兵都变成实打实的反贼。

    说的这些话要是传到上头,那位皇帝陛下怕是要怀疑孙传庭究竟是什么成分,才能培养出这么些靠谱手下。

    一切都是江越带的好头。

    “诸位。”

    江越说话,一众人当即闭嘴。

    他继续道:“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普通人,大家都在这个世道下挣扎,都想活下去。”

    “我不知道一年后我们还有多少人能齐聚一堂,你我是不是还活着,但今日我们一同浴血,今生便都是兄弟。”

    “如若江某有一日能身居高位,我想让人人平等,不要有藩王,不要有豪强,百姓也能有一条活路,让我们的后代不必流离颠簸、刀口舔血。”

    一众人被江越所说的话吸引。

    他们是农夫的儿子,是乡野中的混小子,是朝堂大人们口中的黎民,是史册上的数字。

    建设宫殿,制造陵寝,历史上的奇迹由他们构造。

    运河由他们开通,世人只知道杨广。

    长城由他们建造,却无人记得他们。

    百姓的儿子披甲为皇帝而死,民间的女子进入皇城成为宫女奴仆。

    人生来好像就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总有人踩在他们身上,他们这样的人只能勉强求生。

    现在有人说,要摧毁这一切。

    这种震撼是寻常人难以理解的。

    一种很难解释之情绪出现在赵海生心头,他眼角很酸,似有泪水涌出,径直跪地:“愿为将军效死!”

    一众人纷纷效仿。

    所有人脸上充斥坚毅。

    江越摇头:“不要为我效死,为理想,我们共同的理想。”

    就像老儒生一样。

    …………

    十月终于来临。

    西安大营传来消息,开封被围困数月之久,朝堂诸公与皇帝终于再按捺不住。

    哪怕孙传庭多次上书表示队伍尚未完全成型,新兵还没有训练完毕,崇祯依旧下达死命令。

    一旁尚有监军苏京手持圣旨宝剑,监视孙传庭一举一动,以防他成为贺人龙第二。

    如此境遇,已经不是孙传庭一人说话管用的了。

    部队即可开拔。

    孙传庭高令江越、高杰,不用返回西安,直扑潼关。

    随军而来的,还有一千由孙传庭亲自训练一个月的新兵以及几车燧发枪、火炮。

    这些东西都是孙传庭给江越准备的补给。

    不给老兵,是因为孙传庭知道西安营的特殊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老兵油子的存在只能拖累整个队伍。

    一个合格的指挥官不会限制手下人自己的想法,更不应该对不懂的事情瞎指挥。

    孙传庭不是很了解燧发枪,也不清楚江越这种思政员制度对于战力的提升。

    所以他选择放手让江越自己去做,由江某搭建一个自己的理想营伍。

    如此架势让高杰在一旁看的好是羡慕,对江越更是亲热几分。

    江越笑呵呵,不说其他话。

    得到命令后,江越迅速将一千新兵整合入西安营。

    原先的老兵选优提升,整体扩大西安营规模与组织结构。

    形成一个由各级思政员、直系长官共同组建的网络。

    让每一个军事单位里都有不同的声音,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思政员与直系长官则直接对江越负责,相互平行。

    同时,许多老兵在这段时间的战斗中已然彻底融入江越的思想。

    他们从原先对思政员一职不大理解,以为是送死而产生抗拒,到现在主动加入。

    西安营的精神气在改变。

    西安营第一批精锐诞生。

    做完这一切后,西安营与高杰部一同开拔。

    一条长龙从蓝田县城中走出。

    县城内,有人惊喜,有人悲壮。

    更多的,是一片死气。

    蓝田人不知道蓝田县的未来在哪里。

    江越不清楚其他人在想什么,他也不可能知道蓝田县以后会是怎么一副模样。

    此时此刻,江越与高杰两人骑着高头大马与一众将领身处中军。

    相较于江越,高杰更加严肃。

    他对于这趟出征显然有自己的看法。

    “九思,你对李闯了解多少,如若你我对上他手下流寇,胜算有几分。”

    这个问题太过直接,一句话问出太多东西。

    江越目光看向前方,呼出一口气:“我不知道,以前都是只听说李自成的名字,高兄,你怎么看。”

    高杰原属农民军,是李自成部下。

    还把李自成老婆给偷了出来。

    论了解李自成,自然是高杰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