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台风 » 第六十五章:兵临城下

第六十五章:兵临城下

    苻大胜居高临下俯瞰着整个战势,城下,箭矢纷飞,金戈纵横。宁军此时驾起了十来辆云梯,苻大胜下令:“用火弩。”一时,城下下起了火矢雨。

    宁军这边也不示弱,投石车上纷纷射出石块砸向城墙,城墙上新夏军的损伤也不在少数。

    一连几日,萧允晏的大帐里,不断有将士来报宁、夏两边的战况:“殿下,宁军损伤不大,新夏军伤亡不少。但是一天下来,宁军似乎也没有攻破的迹象。”

    又有人来:“殿下,末将在宁军军中听到一些奇怪的消息。”

    “什么消息?”

    那名探子道:“末将听很多士兵在那里议论,说此时殿下应该回大梁了。”

    萧允晏奇道:“本王为何会回大梁?”

    那探子忙道:“不知道,但听他们的口气殿下回大梁似乎是理所应当似的。还说,如果殿下今日不回,明日也会回,明日不回,后日也会回去。我们梁军,根本就无暇顾及他们。”

    萧允晏身边的一名将领暴怒斥责:“纯属无稽之谈,殿下为何偏偏会选在这两日回京?他们这分明就是故意搅扰让我们中计。殿下,末将还是那个意思,末将请命,今晚末将就去攻袭他们。”

    冷先生此时皱了皱眉,想到自己已经好些时日没有京中的消息了,忽然觉察到一丝怪异,“殿下,在下前些日子寄家书回京,却迟迟不见回信。而且,自从杨大人被贬谪后,我们似乎已经好久不曾有京中的消息了,不知京中现下情形如何?”

    萧允晏想了想,便吩咐:“鲁时,要么你去京城看看最近都有什么事。”

    “是。”鲁时应了一声,便去了。

    又数日过去,宁军依然还是没能攻破新夏的城门。崇文阁内,一名夏军向赫连漪禀报:“公主,我们派去的人不但没能成功烧毁宁军的粮草,并且无一生还,但是末将刚得到消息,说是梁军将宁军的粮仓给烧毁了。”

    那人刚说完,又有人来报:“禀公主,梁军将还留在上邪亭的五千宁军围困住了。”

    赫连漪一时内心如惊涛骇浪,心头思绪纷涌,她早已料定萧允晏必定会对付那五千宁军。但是,下一步他会怎么做?

    吕仲简听罢却是不见丝毫的诧异和惊喜,只是神色如常地分析:“他们的粮仓已毁,这就意味着他们只能斩杀战马为食。两万的铁甲军如今五千被困住,又死伤了约三千左右,公主,我们只要能再守上十来日便能反戈相击占取主动。臣这就将好消息告诉苻老将军去。”

    吕仲简正要离去,赫连漪却喊住了他,“吕卿,你觉得霁王下一步会怎么做?”

    “霁王这两年来,一心要早日攻占洮渚城。公主应该比臣清楚,他究竟要什么。”

    “你的意思,他本来的目的就是要对付我们?”

    吕仲简望了她一眼,“公主,也许霁王要对付的不是夏军,也不是新夏,只是公主......不,也许他并非真心要对付谁,只不过是想让公主重回他身边罢了。”说罢,便出去了,留下一脸呆怔着的赫连漪。

    又过一时,有人来报:“公主,霁王的兵马此时从南线过来,看样子是冲着我新夏军来的。”

    “多少兵马?”

    “大约五千左右?”

    “再去探,及时禀。”

    “是。”

    那人离去,赫连漪颓然地跌坐了下来,沈留香过来,安抚道:“公主不必忧心,殿下断然不会跟公主过不去的。”

    “时过境迁了,他身边早已有了别的女人,又怎么会对我一直念念不忘。”

    “奴婢方才听吕相的意思,似乎殿下这两年来的布局就是冲着公主来的。奴婢觉得吧,殿下可能是想:既然公主不肯回到她身边,就只有他将公主抓回去了。”

    “那就抓我一个人回去吧,该偿还的我偿还他。”赫连漪忽然近乎狂躁。

    “公主说的倒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不知什么时候吕仲简已经进来。

    赫连漪本只是一时气话,吕仲简的话让赫连漪一时有些迷茫,“吕相这是什么意思?”

    “公主,苻老将军那边对抗宁军本来就有些吃紧,如若再分出精力去对战霁王的兵马,情况必是十分险峻。臣以为公主所言不差,臣倒是有个计划。”

    “什么计划?”

    “以公主一人之力引霁王入城,这城既然是霁王的,那他必将会竭力赶走宁军,而我们自己的兵马则可以趁机绕远道往洮渚城进发。”

    听了吕仲简的话,赫连漪只觉得后脊背发凉,心如寒灰,她是听明白了吕仲简的意思,她望了望吕仲简,怎么都没想到一生赤胆衷心的吕仲简为了大夏的基业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便赌着气道:“好,那就本宫独自前去迎战吧。”说着,她便出了营帐。

    面对赫连漪的负气离去,吕仲简却是默不作声,只望着赫连漪的背影远去,沈留香在后面追着:“公主,等等我......”却只见赫连漪已经走向了马棚,牵起马,独自往城南疾驰而去。

    城南,连赫连漪都觉得惊讶,这里竟无一人驻守。她正要发怒,究竟是谁下的这个令?在整个新夏国,谁敢越俎代庖越过她这个公主而下令让守城军队撤退?即便苻大胜要调派南城守军去迎战北城的那些宁军,那也得征得她的同意才行。可是,她满腹的怨气和责问,竟无从发泄,因为她身边空无一人。

    望着空空的城楼,赫连漪越发不安,天大地大,她只觉得自己被所有人遗弃了。可是,前方汹涌的马蹄声已越来越近,直到此时赫连漪才开始惶惑不安。万马奔腾而来的声响已近在眼前,不一时,又开始变得寂静。有人在城外喊:“新夏军,我们是大梁永胜军,速开城门跪迎大梁的霁王殿下,自会饶你等不死。”

    霁王殿下?赫连漪一听到这个名字,顿时所有的恐惧都烟消云散。鬼使神差地站起了身来,往城下望去。

    火光照耀着城下黑压压的一片,她遥遥望去,却分不清谁是谁。萧允晏,那个让自己这两年来一直在苦苦思念的人,如今却兵临城下来逼迫自己。

    城下,罗鸿发出疑问:“殿下,这怎么像是没人的样子?会不会有诈?”

    萧允晏发令:“撞开城门。”

    城门被攻城木一撞即开,有人满是惊讶地道:“殿下,里面真的空无一人。”

    萧允晏身旁的一名大将道:“不可能,我方才明明看到城墙上有一个人影的。殿下,要么让末将等人先进去。”

    萧允晏下令:“先派一支前锋军去看看。”

    一支前锋军往城里而进,不一会,有人回来禀报:“殿下,城墙上除了一个女人,再无其它人。”

    “女人?”萧允晏抬起头,四处环顾,此时正好有一束月光倾泻在城墙上,那微光里,显出一个女人的轮廓。那轮廓,纵便粗莽如罗鸿,也不禁走神。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几乎也是同样的情形,那个女人就这么安然地站在那里,看到她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将她献给萧允晏。

    “殿下,是贺、贺、贺公子......”罗鸿结结巴巴着,却不知,此时的萧允晏似乎连怎么呼吸都忘了,眼睛一直直直地望着城墙上的那个人。

    但看了一会,城上的人却忽然消失不见了。萧允晏几次以为那是自己的幻觉。直到身后不断有士兵悄声嘀咕:“该不会是个九天仙女吧?”萧允晏这才知道他方才是真的看到了赫连漪。

    罗鹄只觉得不可思议,又再下令:“再去看看,城内是否确实空无一兵一卒。”

    士兵们呼啦啦地往城内进,约莫一炷香的时辰后,有人回来禀:“殿下,城中除了百姓,并没有新夏军。连北城那边,都无人跟宁军对抗。”

    罗鸿道:“这新夏军怎么好端端地消失了?消失了却又偏偏还剩一个公主?殿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萧允晏直到此时才回转过心神来,下令:“进去吧。”

    他身边的一名大将问:“殿下,方才那个女人怎么办?”

    萧允晏忽然紧勒缰绳,空气忽然像冻结了一般,隔了好久萧允晏才森冷地下令:“罗鹄,你去找找。”说罢,萧允晏往前行去。

    “是。”

    罗鹄上了台阶,见赫连漪倚靠在台阶上,孤绝的身影独自在寒风中瑟瑟而立,恭敬地叫了一声:“见过夏国公主。”

    赫连漪悠悠抬起头,见眼前只有罗鹄一个人,一时也不知自己究竟是什么心情。只听罗鹄又道:“殿下已经进城了。这里风大,请公主下去吧。”

    “好。”她嗓子里发出干哑的声音,然后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城下迈去。

    梁军已经浩浩荡荡地进了浔晋城,所到之处竟无一名兵卒。

    士兵们不住在窃窃私语:“怎么回事,新夏军都到哪里去了?”

    忽然,罗鸿急匆匆地回来,道:“殿下,北城门那边方圆十里空无一人,目前宁军正在用攻城锤攻城,但是北城城墙牢固,宁军一时半会也攻不下来。”

    萧允晏道:“龙怀恩听令,严守浔晋城。”

    “是。”龙怀恩应声后就带着手下的军队往北城而去。

    等人走远,罗鸿道:“殿下,我们是不是又上了那个小公主的当了,她这明显是要让我们和宁军斗得你死我活,她好得渔翁之利。”

    萧允晏冷嗤了一声:“怕什么,她现在在我们手上,等他们顺利拿下洮渚城,我们再去也不迟。”

    “好好好,殿下,先让他们忙活一场,就新夏那群半死不活的兵,见到我们还不是逃得远远地。到头来,洮渚城还是我们的。”

    “洮渚城是谁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烟陵城的生杀大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是是是。不过,我是没想明白,这小公主怎么就一个人落在这里?我可听说新夏上下包括平宁王,也是唯她马首是瞻的。”

    “管他呢。”萧允晏装作丝毫不在意的淡漠神色,兀自打马前去。

    “殿下,你不等等罗鹄他们啊?”罗鸿追着问。

    “等他做什么?”

    “那,那个赫连漪——殿下难道不准备见见?”

    “见她做什么,本王又不是没见过她。她现在是我们的俘虏,该关哪里关哪里。”说着,萧允晏又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