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帝台风 » 第三十三章:合作破裂

第三十三章:合作破裂

    又过两日,罗鸿上来禀报:“殿下,贺公子已经回营了。”

    萧允晏淡淡应了一声“嗯”,似乎一点都没有要去见赫连漪的打算。

    罗鸿道:“殿下不打算去看看吗?”

    萧允晏一口回绝:“不用了,舟车劳顿,让她好好歇着吧。”

    罗鸿硬着头皮道:“可是,贺公子似乎有事要告知殿下,在等着殿下。”

    萧允晏听罢,蹙了蹙眉,方才散漫地道:“知道了,你先下去,本王晚点过去。”

    “是。”罗鸿看出萧允晏有些烦躁,便躲在望楼下守着,终于等到了萧允晏下了望楼,已是半个时辰以后了。罗鸿小心翼翼地跟着他,见他没有往赫连漪那边走去的意思,又小心翼翼地道:“殿下,贺公子正等着您呐。”

    萧允晏脚步一凝,迟疑了一阵,终于还是往赫连漪的房门而进。

    赫连漪一见到萧允晏,不待他坐稳,便急不可待地向他宣告战绩:“殿下,事情已经谈妥了,凉城守将和太守承诺后日傍晚时分举城投降。”说着,赫连漪又递上一封书信,“这是他们给殿下的降书。”

    萧允晏拿过那封信,看罢又点了点头,“嗯,倒是诚意十足。”说着,便要出去。却被赫连漪喊住:“殿下,我所要求之事......”

    “我已经给我外公去信了,让他引荐吕仲简。也给我父皇上了折子,请求你所愿之事。”

    “这些事我知道殿下会答应我的。”

    “那你要问什么?”

    “是关于翊王的事。”

    萧允晏回头望向她,“你那日来信我便派人给我六哥报信了。”

    “好,还望殿下记得答应过我的,到时不会插手我和他之间的事。”

    “你究竟想做什么?”萧允晏眼光灼灼地盯着她看。

    赫连漪闪避开他的目光,却又被他狠狠地捉住一只臂膀,“你究竟想做什么?”

    “殿下。”赫连漪看他眼里透出的凶光,微微地被他吓住,“你,你抓得我好疼。”

    萧允晏这才意识到自己确实过于凶狠了,才松开了手,“别以为本王不知道,你在定河那边布置了很多夏军的人。”

    赫连漪一阵诧异,脸上浮现一股失望,冷笑一声:“原来殿下表面上信我,暗地里却在查我?”

    “你处心积虑让我六哥来赴约,我自然要查。”

    “殿下,我跟萧允昇是有着深仇大恨的,当时,是他买通赫连定邦身边的人,鼓动赫连定邦刺杀造反,才造成后来的局面。”

    “让你失去父兄的不是他,是赫连定邦,他若没有觊觎之心,又怎可能轻易被蛊惑?”

    “是,萧允昇我固然要杀之而后快。赫连定邦,我也必定是要将他除之而后快,所以我才会选择跟殿下合作。我替殿下早点除去翊王,难道对殿下没有好处吗?”

    “没有。非但对我没好处,对你也没有。倘若你的计划真能成功,将来他在这一带跟宁军对峙,我另辟战线,可以让赫连定邦首尾不能相顾。你若一心要除掉他,将来赫连定邦一心只对付我一人,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现在不除,只怕将来更难除。”

    “我说过我并没有要跟他争那个储位。”萧允晏说着转过身来,忽然将手中的书信放在烛火上,那纸瞬间化为灰烬,“所以,这个也可以不作数。”

    赫连漪脸色铁青,刷地站了起来,呆了一阵,随后又冷笑两声:“原来我被殿下算计了。”

    萧允晏道:“我跟六哥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我即便和他要争,也会争得坦荡、磊落,而不借他人之手除去他。还有,你这满口的算计,本王很不喜欢,所以你我的合作就此作罢。”

    赫连漪默默听着,站了起来,拿起卸在一旁的包袱,正欲离去,却见萧允晏伸出长臂拦住她:“你无容身之处,这座不战而取的城池我可以还给你,但是,我无法保证我日后不会来攻取。”

    “多谢了,不必。他日,你我若是再见,就当是陌路吧。”说罢,赫连漪摔门而出。

    罗鸿眼睁睁看着赫连漪摔门而出,忙走进营帐内,见萧允晏坐在赫连漪睡过的行军床上,若有所失的模样,不觉奇怪,“咦,殿下,你怎么独自在这里?贺公子是怎么了?我看她带着杜将军和沈姑娘连夜离去了,什么事这么急?”

    “没事,不用管她了。”萧允晏终于站起来,往外走去。

    “殿下,你没事吧?”罗鸿见他一脸的失落,赶紧追上他,又问:“贺公子到底什么事要大半夜的走?”

    “以后不要再提起这个人了,她不会再回来了。”

    “什么?那这——那,凉城呢?还要不要去?”

    “不必了,先准备攻绪阳,攻下。”说罢,萧允晏便径自离去,留下呆愣着的罗鸿。

    ******

    夜色如墨,却泛着丝丝鲜红,慢慢地,红色蔓延了整个世界。她闻到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她看到一个又一个婴孩,一个又一个男人惨死于纷乱的刀剑下,一个又一个女人在凄厉惨叫。然后,所有人都倒下了,只剩她,只剩她自己。她望着一具又一具染满鲜血的躯体,心如被刀剜去,痛得无法呼吸。

    “公主,公主,你醒醒,醒醒……”

    她终于被摇醒了,原来又是梦。可是,那真的只是梦吗?她摇摇头。有时候,她情愿那个倒下的是她自己,那样就不用受这些无穷无尽的折磨。她知道自己已然无法再入睡,便披衣起了身,走到窗前,忽然看到对面屋子里的灯还亮着,对沈留香道:“去玄师那里。”

    陋室的房门打开,站在面前的是一个形容枯槁干瘦的老妇,她发色如雪,肤色青紫,满脸的褶皱,一身的阴诡,看着颇为骇人。

    老妇拖着奇怪的嗓音和语调,“老身说了让公主好好歇上一宿,有什么话明日再说。”

    赫连漪道:“玄师,我睡不着,眼见得曙光在前,却一次一次又走入歧途,还望玄师能够再指点迷津。”

    “公主,老身跟你说得很明白了,能助公主复国的人是大梁的皇子。”

    “那究竟是谁?玄师,我费了那么多心力,却一次又一次所遇非人,请玄师告知,那人究竟是谁?”

    “如今在军中的大梁皇子也不过就是萧允昇和萧允晏吧?”

    “可是,我已试探过,那人既不是萧允昇,也不是萧允晏,那究竟会是谁?”

    “公主为何觉得此人不是萧允晏?”

    “萧允晏并不会受制于我,我也掌控不了他。”

    “可世间事总是千回百转,在公主进门之前,老身已经测算过了,能助公主复国的人就是萧允晏。”

    “真的是他?”赫连漪一脸茫然。

    “是他。不过,公主回来也好,至少日后免去情劫。”

    “情劫?”赫连漪有些愕然。

    “日后,公主将会跟他将会产生一段孽缘。”

    “孽缘?”赫连漪显然觉得不可置信,“玄师,萧允晏是大梁的皇子,也相当于跟我有着家仇国恨,我断断不会对他动情的。”

    “可公主要明白,情之一字并非用心可控。”

    赫连漪笃信地发誓:“玄师,我向你保证,我绝不会让自己对他动心的。”

    “公主若是不怕,那就回去吧,能帮公主复国的,就只有他。”

    赫连漪摇了摇头,“可是,我已试探过他,他不是一个能任我摆布之人,将来我又如何复国?”

    “公主记着老身那四个字:随遇而安。这一切事都有命数,行到水穷处自有转机。”

    赫连漪心里后悔不迭,“早知是他,我真不该将话说死。可是现在又如何回头?”

    老妇道:“回去不难,该示弱时就示弱。只是情爱二字:能断人肠、能诛人心、能封人喉。公主可小看不得。”

    赫连漪却对玄师的谆谆告诫还是一副嗤之以鼻的态度,“我心已死、我肠已断,又何怕之有。我只是担心又走冤枉路?”

    那老妇又叹道:“公主放心,老身不会弄错。公主的命,老身在十八年前就已经算出来了。”

    想起赫连定国临死的忠告,赫连漪不得不信,只悠悠道:“玄师,我真的能重掌大夏国吗?”

    老妇道:“对公主来说,夺回大夏并不难。”

    “可是,我父皇膝下已无男儿,我夺回后又将如何?我若借力萧允晏助我复国,而他的想法却跟我所想完全不同,他却又非我能掌控之人。”

    “记住老身一句话:船到桥头自然直。公主若是觉得将来不堪忍受情劫,那么趁早放手,找个地方隐姓埋名,安安稳稳能过一世。公主若将先皇遗愿看得比什么都重,那就放手去博,将来的一切都自会水到渠成。”

    赫连漪点了点头,轻描淡写地道:“好,如若果真是他,那我回去。父皇临终所嘱,以及我父兄子侄们的血仇,即便将来我因情爱而陷入万劫不复,又能算什么。”

    “既然公主如此说,那公主便回去吧,老身确信,能助公主复国之人必是萧允晏无疑。但老身还是要再三叮嘱公主一句:你跟萧允晏并非天命良缘,万万不能对他动以真心。”

    “玄师放一万个心,我绝不会为萧允晏伤心伤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