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乱天下之三国风云 » 第八章 得道多助

第八章 得道多助

    天上一年,地上一天。

    炎山的魂魄,再回到朝堂上的时候,其实只过去了几个呼吸的瞬间。

    要不是头发上还有焦糊的味道,真以为自己是做梦一场。

    旁边的几个人,似乎也都闻了出来,个个筋着鼻子。

    不过高祖说的话,在耳旁依然清晰可闻。

    朝堂上也依旧是刚才那副乱糟糟的样子。

    几个掖庭卫,刚把淳于琼摁住,就听皇上开了金口。

    “淳于琼,留在宫中候着。”

    几人连忙领旨,把淳于琼拉了出去。

    此时天已拂晓,白光顺着殿门外映了进来。

    朝臣们大都在焦急等待着几位大佬商议出的结果。

    但王莽,曹操两位党魁,还是面如止水。

    炎山心想,刚才研究出来的阵容,根本打不了仗。唯一可能的变数,就是直接把对方主将笑死。

    现在的情况,依然还得争取两位老贼的帮助。

    但毕竟是上过英灵殿的人。

    炎山心中生出了一股强大的自信。

    他能感受到高祖的言语中,处处充满了对自己的认可。

    毕竟是八年一次的男人,显然,比那前几任做的要好。

    但主要还是归功于,这八年也没上过几次朝,但这不更说明了自己的能力吗?

    于是气定神闲地坐了下来,浑身散发着帝王之气(焦糊的味道)。

    准备继续和两个老贼斗法。

    战争不仅仅在战场上,外交也是重要的因素。

    三国之中,垚国兵马最为彪悍,森国资财最为雄厚,

    焱国,嗯……

    目前焱垚两国开战,森国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战争的结果。

    这两个老贼,背后和森国都有联系,先看看他们的口风。

    与是打起精神,朝着王莽说道:

    “王司马,刚才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朕以为极是。

    但请问爱卿,朕此时当行何道,方能让天下人来助!”

    王莽依旧端正笏板:

    “臣以为,当开商道!”

    ……

    王莽没有废话,直接就进入了主题。

    这是一个大焱国,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

    民间到底要不要与森国通商。

    森国自从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王安石,张居正,刘晏几位同平章事,联手发起改革以来,国内开启了重商模式。

    一时间富贾四起,才物通达,国力颇丰。

    按说互通有无,也不算坏事,但是炎山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怎么能从贸易当中收上税来。

    所以现在就只开了几个官榷互市。当然重农抑商,这是大焱的国策。因为炎山只能控制住粮食。

    虽然大焱国还是个分封食邑的制度。但大部分产粮之地都在焱山的手里。

    曹操党众多是寒门之辈。势力范围大部分在南荆州,有不少山林湖泽,俗话说就是家里有矿。

    王莽门生多是勋贵宗族。势力范围在益州西部。控制着蜀锦云缎,茶马生意。大部分挣钱的买卖都在王家手里。

    这两人都是想方设法的,要和森国贸易。

    一个想卖矿,一个卖奢侈品。只是多少年来,都被压制着。这时候正好借着个机会,老生重谈。

    只听王莽又说道:

    “造福万众,惠及四方,不与民争利,乃是君王之道。

    与森国大议,小议十余次,五年至今仍未达成条约。实乃臣等办事不利所致。

    若能早成合约,我焱森两国互利互惠。今日垚国来袭,请友国出兵,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此时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老臣愿为陛下亲赴森国,一谋条约,二谋援兵。

    只要条约先有所成,援兵随后必至。

    望陛下赐臣全权,以分君忧!”

    老狐狸!

    打仗的时候一点忙都不帮,谈钱的时候冲在第一线。

    先听听曹丞相什么意见。

    炎山看了看曹操。

    曹操此时也是笏板笔直。

    “陛下,臣以为王司马所言极是。所谓无利不起早,必要合约先成,才能请得动森国的援军。

    但操以为,事急求人,更要以诚相待。”

    “以诚相待?曹丞相是何所指?”

    “此时两国最应和亲!

    结成兄弟之国,才能共抗垚寇。

    森国山阴公主,木楚玉,颇有贤良淑德之名。

    又陛下,中宫虚位,更待佳人入主。

    此时,正是机缘巧合。

    操,愿持旄节,为陛下谋百年好合。若成姻眷之国,再谈合约,出兵之事。自然事半功倍!”

    山阴公主,楚玉妹妹。

    那是面首低于三十,都不好意思出门的人呐!

    曹贼!

    你的口味是真独特!

    炎山也不想开口,心中默念。

    三,

    二,

    一!

    果不其然,王莽接过话来:

    “陛下!臣以为和亲之事,不应操之过急。

    当今森国朝政,多为富商巨贾暗中把持。若行通商之事,巨贾有利可图,出兵顺其自然。

    再求其公主,恐要劳费甚多,又未必得实用。

    若陛下真想以中宫之位,求兵甲来援,莫不如求鑫国建宁公主。

    鑫国地处北境,兵不多但极为彪悍,若是此时能出兵与我大军,前后夹击。

    垚国贼寇,必败无疑!”

    曹操马上反唇相讥:

    “笑话,鑫国离我境千里之外,此时战事已起,就算鑫国肯嫁,谁又能把她送过来?”

    “未必没有才思机巧之士……”

    二人又开始斗起嘴来。

    王,曹二人,短暂的和谐之后,涛声依旧了。

    其实没有皇上想放开贸易。

    朝贡体系本身就是各国皇族之间垄断贸易的游戏。

    但是焱,森两国总有一股力量在推动这事。

    再说焱国以农为本,高粮价是基本国策。更受不了森国的鱼米之乡的冲击。

    尤其这曹丞相,就在森国边境,要是他纳入了森国的经济圈,早晚要魏武挥鞭的。

    但是没有办法,此时看来,不谈是真不行了。

    于是在那二人争吵之中,捡了个空隙,插话道:

    “二位爱卿,朕意已决,和亲之事后议,开埠之事先行。

    既然二位都认为应当通商,那就速速派遣使团!

    但两位卿家都是朕的肱股,此时国事有急,朕身边万万少不了两位周公。

    还请一同商议,使团人选。”

    这么紧急的时候,朕是绝对不会让两个老贼跑出朕的白帝城的。

    那俩人也不废话:

    曹丞相推荐了,郭嘉,荀彧,刘巴,曹洪。

    王莽推荐了,桑弘羊,王舜。

    看了这人选,炎山也知道两边都是认真的了。

    双方又为了这谁当主使,争夺了半天。

    本来桑弘羊实至名归,但曹丞相坚决抵制,炎山钻了个空子,直接任命张松为主使,这才平衡了双方。

    当然,双方也都不满意。

    最后,王莽私人又拿了六千多万钱。加上国库还剩下的三个多亿,打个把月的仗,还是能撑下来的。

    曹操又出了一些,家丁家将。尤其是十员上过阵的大将。

    但大多数没听过名字,认识的就俩人,一个潘凤,一个马谡。

    说是可以和廖化形成三叉戟,挡住北垚三路兵马。

    炎山无奈,假装信了。

    一切讨论结束,天已近了午时。

    炎山颁了三道圣旨。

    一道圣旨责令成军,最后阵容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前锋三叉戟:廖化,潘凤,马谡。

    中军主将:朱祁镇。

    军师:赵括。

    监军:蔡伦。

    押粮官:淳于琼。

    另外一道圣旨是定了出使森国使团。

    大使:张松

    副使:桑弘羊,王舜,郭嘉,荀彧,刘巴。

    武官:曹洪。

    第三道圣旨是让赵匡胤和杨坚带领本部军马,一起到北屯去驻防,算是接了禁军的班。

    朝中众人,大都对前两道圣旨心存不满。尤其是英王朱祁镇,更是意见颇多。

    但既然已经是三位大佬商量出来的结果,也没有办法。

    只得各司其职,忙碌了起来。

    大军出征前前后后的准备极为繁杂,众朝臣昨夜无眠,但也必须打起精神,继续操办。

    炎山跨出宣殿的门口,眼见日头已上了中宫。

    他一边沐浴着日光,一边仰头看天,心中默念:

    “高祖啊!您可千万靠点谱啊,这次真要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