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太史信列传 » 一百四十八、回家过中秋

一百四十八、回家过中秋

    帝都西城门口。太史信望着空中盘旋的一群乌鸦发愣。离京几个月,他太史信又回来了。太史信经常离家在外,以往一年多不回帝都也没什么感觉。今日再来,他没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的豪气,只有罪臣回京的苦涩。这一路上,宁秀伊带着他轻装简行,给全戎省下了不少经费,却几乎是昼夜兼程。这么急着赶路,定然是女皇陛下的意思,至于其中的缘故,太史信并不关心。

    宁秀伊抬头看了一眼乌鸦,淡淡笑道:“相传,我族先祖出行遇险,被乌鸦搭救。先祖传下话来,今后不许捕杀乌鸦,反而要时常供奉。很多人不喜这些乌鸦,它们对我却是喜鸟。”

    太史信点点头:“殿下回到了帝都,自然会有好事发生。咱们进城之后直接面圣吗?”

    “回家,”宁秀伊宠溺地摸摸“金龟子”,“今日中秋,陛下的意思是你直接回家,不得有误。”

    太史信抱拳:“遵命。”怪不得赶得这么急,原来是要回来过节。太史信心底对陛下有了一丁点感激。至于女皇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安排,他就不去想了。

    进城之后又走了一段,太史信就向宁秀伊行礼道别,把马也还给她,径自回家去。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深深呼出一口浊气,打量着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街景。从家门口到路口的这段距离,原本就不红火的店铺依然冷冷清清,卖卤肉的店面缩小了一半,养了一群托尼的剃头铺子则直接关门大吉,那家汴梁包子铺倒是稀稀拉拉还有几个食客。

    太史信走到家门口,伸手在门上轻敲了三下。

    院子里很快有动静,两个人过来开门。太史信从脚步声发现来开门的并不是自己父母,眉头微微一皱。

    院门慢慢被打开。开门的人看到太史信,都是满脸惊喜,一个欠身行礼,一个直接伸手过来揽太史信。

    “公子!”

    “弟弟!”

    太史信连忙后退两步,又仔细看了看面前的两个人:“你们俩?!”

    原本应该在并州的拓跋青儿和李霜,此时正在太史信家里。

    “儿子你回来了?”来到门口的太史夫人看到儿子,直接把太史信拉进院里。她很不见外地把两个姑娘也拉过来:“臭小子回来了,你们俩可甭忙活了。一会儿让他给你们捶捶背揉揉肩。”

    拓跋青儿和脸上戴着面纱的李霜得意不已。太史信不甘心地看着她们,轻声说:“做梦。”

    拓跋青儿在太史信手上使劲拧了一下。

    “你怎么跑回来了?”闻讯而来的太史德打量着儿子。

    “皇上口谕,让我回来。”太史信向父亲行礼。

    “啊,”太史德连忙扶住儿子,“回来好,回来好。”

    太史信看向拓跋青儿和李霜:“你们俩怎么在这儿?”

    “哦她们啊,”太史夫人亲热地拉过李霜和拓跋青儿,“她们一个说是你姐姐,一个说是你的贴身侍女,要来照顾你爹和我。啊呀,娘这么大人了,还会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咱家地方小,就让她们住你房里了。”

    “她们住我房里,”太史信揉了揉自己的额头,“那我怎么办?”

    太史夫人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儿子:“你当然和她们住一起。怎么,臭小子,人家都不嫌弃你,你还敢不乐意啊?那你住茅房也行。”

    “妈,”太史信无奈地看看父母,“我这儿子是不是买菜送的?”

    太史德似乎想起了什么:“你是买肉送的。”

    虽然李霜和拓跋青儿不好意思在太史信父母面前开怀大笑,但她们即使捂着自己的嘴依然没能忍住:“哈哈哈哈。”

    “你看呀,”太史夫人突然语重心长地说,“这两个姑娘,长得这么美,性子还好,这些日子你不在家,多亏了她们照顾我和你爹。她们愿意跟着你,是你修来的福气。你就把她们一起娶回来吧。”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太史信一头浆糊,忽然想到了终结话题的好理由,“咱们太史家有祖训,不准娶侧室。”

    太史德一脸茫然:“有这祖训?爹怎么不知道。”他没有管目瞪口呆的儿子,转身去厨房烧菜了。

    “别听你爹瞎掰,”太史夫人过来看看儿子,“确实有这样的祖训。你爷爷当年说过,这祖训管到你爹,管不得你。”

    太史信觉得自己一定是被算计了。他有点怀疑眼前的爹娘是不是别人假扮的。

    太史夫人塞给儿子几两碎银,又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脚:“愣什么,添几个菜,打点酒回来,快去!”

    正在偷笑的李霜和拓跋青儿互相看了一眼,心有灵犀地做好了分工:

    “阿霜去给伯父打下手。”

    “青儿和公子一起买东西去。”

    太史信正要开口,忽然听到有人敲门,转身就去开门。

    来的人是女皇身边的女侍郎殷大侠。她进门没看到身在厨房的太史德,于是跟太史夫人行礼:“夫人,劳烦跟老太史说一声,一会儿陛下过来用膳。”

    “遵命。”太史信和母亲一起行礼,心中暗暗骂个不停。这时候跑过来捣乱,连个中秋团圆饭都不让吃好。他对女皇的一丁点感激荡然无存。

    “夫人和老太史不用费心,”殷大侠又补充,“做几个家常菜就好。一会儿御厨会带饭菜过来。”

    太史信心中继续骂个不停。

    御膳房里的御厨,功底自然不同凡响。但是御厨水平高超不耽误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不佳,问题出在太医院。为了保证君主身体健康,太医们要求御膳房的菜肴清淡平和。毛血旺可不能吃,那么油腻上火的东西,陛下吃了口舌生疮;烤肉吃一小块就行了,这东西吃多了对陛下身子不好;早膳也别想炸糖糕啦,又油又甜,陛下小心消渴症。等御膳端上来了,还要经过层层试毒。那些原本应该趁热吃的菜肴,被放凉之后才能入口,味道自然差多了。

    “我帮着你爹烧菜,”太史夫人看了一眼儿子,“你抓紧时间跟媳妇儿们聊聊。”

    太史信刚想开口,被走向厨房的母亲狠狠瞪了一眼,只好闭嘴。

    “公子,”李霜明亮的眸子闪过一丝妩媚,“你外出多日,陛下命奴婢来照顾老太史和夫人。”

    “我也不知道弟弟你什么时候才回上郡,”拓跋青儿狡黠地一笑,“就跟着霜姐姐一起来咯。”

    太史信忽然想起了之前的事情,看向拓跋青儿的脚踝:“青儿你的脚没事了吧?”

    拓跋青儿在太史信脚上踩了一下:“早就没事儿了,多亏了霜姐姐。”

    太史信恭恭敬敬地行礼:“多谢你们俩这些日子照顾我父母。”

    李霜连忙拉住太史信:“公子见外啦。”

    拓跋青儿倒是一点也不客气:“确实得多谢我们,明天就带我们出去玩一天好了。”

    太史信还没做出反应,就看到一人推门进来:“太史将军和红颜知己久别重逢,好热闹啊。”

    太史信一听声音,直接跪下叩头:“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霜和拓跋青儿也连忙跪下行礼。

    太史德和夫人听见动静,也从厨房跑出来行礼。

    女皇秦峻扶起太史德夫妇:“伯父伯母请起。朕就是过来和家人吃个团圆饭。你们也平身吧。”她今天是紫色唐褙子加襦裙的搭配,淡化了年轻帝王的凌厉,看起来仿佛郊游回家的闺秀。

    太史信起身,看到女皇身后跟着小羽和墨儿。墨儿一身墨绿劲装,表情严肃。小羽穿着淡黄的交领上衣和红色马面裙,冲太史信眨巴眨巴笑成月牙形的大眼睛,算是打招呼。

    一群宫女鱼贯而入,把桌椅、食盒搬进来。太史信家的正堂不大,那些宫女就直接把桌椅摆在小院里。太史信看着那些食盒被层层打开,看到瓷盘的下边露出点燃的蜡烛,心情稍微好了点。有了蜡烛,从宫里远道而来的菜肴不至于那么快就凉透。

    桌子不算小,但只配了四把椅子。女皇秦峻也不客气,直接入座,伸手示意太史信一家三口也都坐下:“快坐下。还是这种圆桌好,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热热闹闹的。”

    小羽和墨儿各自拿出银筷子,把每个菜都夹出来尝了一点。

    太史信起身行礼,叫上李霜和拓跋青儿:“我带她们俩去厨房把菜端来。”

    女皇微微颔首,并不言语。

    太史信领着拓跋青儿和李霜进了厨房,轻轻把门掩上,从随身口袋里拿出一块油纸包着的酱牛肉,切成两半:“这顿饭吃不安生,你们俩赶紧吃点牛肉垫垫,我来盛菜。”

    李霜闻了一下喷香的酱牛肉,笑意盈盈,小声道:“谢谢公子。”

    拓跋青儿直接咬了一口牛肉:“你变聪明了,还知道随身带着牛肉。”

    太史信虽然烹饪技术极差,但盛菜非常麻利。他把一盘鸡蛋炒辣椒装到盘子里,头也不回地说:“出门在外,饭馆不好找,我不随身带着吃的,就该饿肚子了。”

    两个姑娘自然知道一会儿要饿上半天,自然也不讲什么斯文,迅速把牛肉吃完,又在太史信的提醒下洗了一下嘴,这才端起盘子和太史信出去。

    太史信和两个女生把短时间赶制出来的三盘菜摆在桌上。太史德歉意地笑笑:“臣愚钝,只做出来这几盘菜,陛下见谅。”

    秦峻看到那三盘菜,眼前一亮:“辣椒鸡蛋,早上还可以拌在粥里吃。清蒸茄子,酸味爽口。猪油炒青菜,小时候可以吃半盘。”

    太史信不打算听女皇忆苦思甜。他冲墨儿伸手:“银筷子。”

    墨儿心领神会,给太史信拿了银质碗筷。

    太史信可毫不客气,把每道菜都夹出不少,直接大口开吃:“我来试毒。”

    太史夫人打了一下儿子:“不像样,菜都让你吃完了。”她嘴上这样说,眼中却满是心疼。馋成这样,儿子是多久没吃家里的饭了?

    站在一旁的拓跋青儿看看太史夫人,又看看太史信,默默红了眼圈。这么温馨的家,真是让人羡慕呵。李霜悄悄握了一下拓跋青儿的手,以示宽慰。

    又有宫女端过来一个大月饼,切成几块。太史信也不客气,直接夹起一块就放入口中,尝出了椰蓉的味道。

    女皇拿起一块月饼,却并未放入口中,幽幽地说:“咱们好多年没吃过团圆饭了。”

    太史德谨慎地开口:“陛下日理万机,微臣实在不敢叨扰。”

    还没等女皇开口,太史夫人就轻轻握住她的手:“孩子,以后你什么时候想回来,提前说一声,我多做几个你爱吃的菜。”

    女皇看着太史夫人,露出了小女孩一样的笑脸:“伯母,那你可别嫌我来的勤。”

    太史夫人轻轻摸了一下女皇如云的秀发:“这么好的姑娘,谁会嫌你来得多呀。”

    太史信心里嘀咕:“我嫌弃。她一来,吃饭就变成了煎熬。”他瞟了一眼秦峻的背影,心底突然一震。

    那一年,还没改名的女皇也是穿着今天这样的紫色衣裙,梳着这样的发型,和太史信一家在这个院子里过中秋。那天晚上,伯父伯母睡下后,秦浣瑶还在和她的太史哥哥一起看月亮数星星。秦浣瑶仰头看着那隐隐约约的月桂影子,小声说,好想知道月宫里的嫦娥是什么样子的。太史信当然没见过嫦娥,也无法描述此前在画卷中看到的嫦娥形象。他想了想,认真地说,嫦娥长得很美很美,浣瑶这么好看,妈妈也一定很美,嫦娥和浣瑶的妈妈长得差不多。秦浣瑶沉默了一会儿,眼中淌下泪来,说,自己没见过妈妈。那一晚,太史信哄了秦浣瑶半夜,最后两个人在一张小床上互相枕着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