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汉造手机 » 第三十五章 小试牛刀

第三十五章 小试牛刀

    吴名刁眼珠子转了转,他知道这个时候可不能得罪了汉青,一定要好生配合。

    “大人,我们铜官坊每周都要去一趟窦府。”

    “去窦府做什么?”汉青已猜到他们送私钱的勾当,故意问道。

    “送铸好的铜钱——”

    “这铜钱不送宫里去,怎么还送到窦府去呢?”

    “这个,大人,下官就是个办事的,上头要我送哪儿,我就送哪儿?”

    “放屁!我看你你这是送私钱吧——”汉青直接戳穿吴名刁,看他怎么回应。

    吴名刁明知理亏,于是也就不敢说话了,心里暗暗地直喊苦,这菩萨在这,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下官倒是有一计划,不知当讲不当讲。”

    “快说!”

    “这邓大人就藏在窦府,您只要乔装改扮跟我的送钱的士卒一起进到府内,再寻机会。”吴名刁献计道。

    见吴名刁如此说,汉青也没别的好办法,于是叮嘱尽快备齐所需材料,吴领命前往,那黄工头也被当场撤职当了旷工,祝常山成了矿区的工头,屁颠屁颠的走马上任去了。

    安排完了,汉青开始用手机搜索伏打电池的制作方法,虽然他的物理知识大致知道电池的原理。但是要做成一块稳定输出的电池,却还需要一些脑补,但是目前来说,有一块伏打电池也就足够了,所以他迅速的画出一张图纸来。

    只见他设计了一个矩形装置,由十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一块铁片和铜片组成,每个单元之间用盐水浸泡的吸水棉布隔开,然后用一根铁棒贯穿单元中央,棒的两端就是正负两极,这样一个简单的伏打电池就制作出来了。

    对,还需要电线?汉青马上想到将铜片做成电线,铜官坊出品的赤铜五铢钱不就有现成的吗?虽然那个铜边比电线稍微宽一点,但是再处理一下不就可以了,想到这里,汉青胸有成足的走出屋去。

    这五百里的铜绿山,真是个产铜的好地方,从矿区望去,铜红色的土体裸露在外,铜矿就蕴藏在五色石当中,只要稍加提炼就可以产出纯铜,不仅如此,在铜矿的下面几十米的地方,还可产出铅矿、锡矿和磁铁矿。

    看着力者们辛勤劳作的场面,汉青唤来吴名刁,他要对矿区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第一项:按力者的产量定报酬,由日佣金改成计件佣金,力者可自由组合合作社;

    第二项:增加力者的伙房标准和住所标准,让力者衣食无忧;

    第三项:派人成立鼓风机制作小组,五天内制作出铜炉鼓风机。

    吴名刁听令马上安排去做了,一时间矿区内力者奔走相告,特别是计件计酬的举措,可是闻所未闻啊。

    几天的工夫,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各合作社迅速成立,纷纷打出旗号,旗帜上写着各个合作社的队名和口号,号子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产量也成倍的增长,令吴名刁佩服得五体投地。

    “神仙神仙,刘大人真是神仙啊,此盛况吴某是全未见过啊,就算是大汉所有的矿区,也不及铜绿山的十分之一啊!”

    “吴大人,你等着吧,五天后,我们还会迎来巨变!”

    正当汉青踌躇满志的时候,一个噩耗即将到来,长沙刺史李周和王福堂的马车正夜以继日的朝资水赶来,他们带来了刘忠才被害的消息。

    五天后

    汉青正在和匠师们商量电池的制作,只见在屋子中央摆放一个巨大的矩形物体。

    为了确保盐水充足,汉青还令匠师准备了一个巨大的圆筒,筒中装满海盐水。

    他们将整个矩形物体,放置在筒中,将抽成细丝的铜线分别在铁棒的上下部分绑上。

    汉青再用多余的铜线,制作了一个线圈,围绕着矩形,线圈的上下两个头,接在铁棒的上下两极。

    当他松手的那一刻,线圈居然飞速的转动起来。

    屋子里传来雷鸣般的掌声,匠师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东西还能自己旋转起来,纷纷称赞汉青是天神下凡。

    “刘大人,你真是天神下凡啊!”

    “是啊,现在整个铜绿山,都在传言刘大人是天神,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要我说,刘大人就是个菩萨,你看,咱们每天的工钱是不是翻倍了?”

    “是啊,是啊,真是天神菩萨呀!”

    汉青见大家看稀奇,干脆还给你们整个厉害的。

    他一把将桌上的大蒲扇拿起来,他用绳子将蒲扇绑在线圈上,只见蒲扇跟着转动起来。

    一股凉风吹过来,汉青坐在电池旁边,满意的享受着。

    “大人,长沙郡刺史大人李周和湘城县令王福堂大人到!”一个士卒进屋向吴名刁和刘汉青禀告。

    “哦?”两人赶紧出门迎接。

    只见,李周和王福堂正从马车上下来,他们褪去了棉衣,只穿着一件春衫。

    都是六十岁的高龄了,五天的行程让他们有些疲惫,但是下来一看整个矿区,斗志昂扬,彩旗飘扬,甚是惊喜,旅途的劳累此刻也化为乌有。

    刘汗青和吴名刁速速上前行礼。

    李周看了看眼前的汉青,见他温文尔雅,气度不凡,于是询问王福堂:

    “福堂兄,这位是不是刘汗青啊?”

    “汉青,还不叩见长沙郡刺史李周李大人!”

    汉青移步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李大人,小民刘汉青!”

    “快快请起,汉青!真是后生可畏啊,我早听说你在湘城的事迹,现在可是名声在外啊。”李周开心的称赞道,然后又朝吴名刁说道。

    “吴大人,这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啊!”

    吴名刁马上回道:“谢刺史大人的赞言,这一切归功于刘汉青的精妙改革?”

    “哦?”李周侧身看了看汉青:“快,说来听听!”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屋子里,吴名刁和李周汇报矿区进度。

    王福堂把汉青拉到一边,神色凝重地告诉了汉青湘城火灾一事。

    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汉青顿时悲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