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朱元璋,造反咱是专业的 » 第五十六章 梁山崛起

第五十六章 梁山崛起

    如今梁山声势如日中天,每日投奔梁山的人越来越多,周遭村镇也都十分上道,主动上交钱粮。

    阮小五跟阮小七又将那水泊上的收费关卡修葺了一番,梁山声名在外,过往客商自是不敢有丝毫反抗,加之梁山收费倒也不算太多。

    若是遇到适用的货物,梁山还会按照市场价直接购买,倒叫过往客商省了不少事情。

    不仅如此,朱元璋又将那私盐贩卖的路子打通了,与梁山而言自是又多了一笔收入。

    加起来,如今的梁山可谓是日进斗金了。

    朱元璋有了钱,自是不会像北宋朝廷一般对麾下极近克扣,因此该赏的赏,能满足的尽量满足,尤其是武器装备,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梁山如此蒸蒸日上,自是吸引了更多的人来投奔。

    于是练兵变成了如今梁山最为重要的任务了,朱元璋按照大明的水平,要求麾下喽啰。

    洪武六年,朱元璋制定了明军的训练标准:

    1、骑兵必须:擅长骑马、擅长射箭、擅长使用枪、擅长使用刀

    2、步兵必须:擅长使用弓弩、擅长使用铳。(此时没有统,便就此作罢。)

    3、明朝训练射弓箭的标准:

    每12箭,其中6箭要达到下列标准:

    武官的标准:射到至少160步远。在50步距离射中。

    兵卒的标准:射到至少120步远。在50步距离射中。

    弩射击训练的标准:

    每射出12枚弩矢,其中5枚弩矢能达到下列标准:

    蹶张弩能射到80步远。划车弩能射到150步远。

    蹶张弩在40步距离能射中,划车弩在60步距离能射中。

    一个个规定下去后,基本上囊括了武器训练、体力训练、队列训练等全方位的训练。

    梁山不曾克扣喽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喽啰的层次也逐渐分明起来。

    那些归降的官兵,在训练上却是事半功倍,一开始就要比那些投奔而来的渔民乡民好的多。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少天赋异禀的渔民或者乡民,却渐渐超过了那些归降的官兵,及至后来,赶超归降官兵的人越来越多。

    朱元璋倒是清楚,这些归降的官兵大多都是兵油子,要么喜欢偷奸耍滑,要么怕苦怕累怕痛。

    而那些投奔而来的渔民或者乡民,大多都是因为在括田税的影响之下,连果腹都做不到,这才投奔了梁山落草为寇。

    如今这梁山管吃管和,好酒好肉还有银子可以拿,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天堂,因此自是奋发图强。

    何况只要努力训练,就有出人头地,成为小旗或者总旗甚至更高级别的将领,得到更多的奖赏,操练起来就更加卖力了。

    倒也不是说那些归降的官兵都是如此,但北宋朝廷不事操练,这群人已经习惯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现在让他们刻苦训练,自然没那么快转变过来。

    时间缓缓流逝着,梁山每月一次的考核也再次到来,那些喽啰们则会根据此次考核的结果,被分为三个等级。

    重新编入各个卫所,最下等的喽啰则被编入了辎重后勤部队中。

    此时梁山聚义厅中,朱元璋看着麾下一众头领。

    拿汤隆此去京东,连哄带骗倒也带回来数十名工匠,倒是有一部分人得知要落草为寇,极不情愿外,但架不住朱元璋出手阔绰,因此便也留了下来。

    有了山士奇自柴进庄子带回来的亲笔书信,那阮小二也带回了五艘千料级别的大船。

    朱元璋扫了一眼麾下众人,这才朗声道:“如今梁山已步入正轨,但日日操练,久了必然会厌烦,因此咱每个月考核结束后,便全寨举行一次表彰大会,酒肉管够!”

    朱元璋自然知道,练兵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兵需要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