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水浒朱元璋,造反咱是专业的 » 第四十一章 剑拔弩张

第四十一章 剑拔弩张

    济州官兵刚到郓城县,朱元璋便已将梁山精锐悉数布置到了方圆八百里水泊之中。

    此事自是瞒不过那董平的暗哨,得知朱元璋的布置后,那董平鄙夷一笑,当即点了县衙三名都监,领着数百喽啰,直奔梁山镇。

    古有四渎,长江、黄河、淮河以及济水,这四渎之一的济水,发源与河南济源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到了后世早已不见踪影。

    虽自唐末开始便已有端倪,但此时仍有近一里来宽的河面,在定陶北入巨野泽,出泽流经梁山东至安民亭南接汶水,又北经戴庙东、埠子头西,至鱼山向东北入渤海。

    正因如此,这济水上来往的客商可谓是络绎不绝,河南、河北甚至山东多地的客商,都从这济水往东京运输货物。

    得益于这济水,往西不到十里地,便有一座小镇,因靠近梁山,因此百姓称其为梁山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此这梁山镇便成了来往客商的落脚之地,酒家客栈数不胜数。

    虽面积不大,倒也算得上是宾客不绝,热闹非凡。

    这梁山镇距离郓城县却有百余里路程,那县衙的乡勇自是临时招募,因此别说日行百里,便是日行数十里也是难事。

    县衙都监领着数百乡勇,行了不过十余里路,那乡勇便面露苦色唉声叹息不已,无奈之下众人只得就近寻了个村镇歇息一番。

    此番朝廷出兵剿匪,最为高兴的莫不过梁山周遭的那些乡绅地主了。

    上次朱元璋大败朝廷官兵砍杀了那陈应龙后,虽带着几人下山而去,但梁山对这周遭的乡绅恶霸可是全然没有消停,数个月来不知几多乡绅恶霸惨遭那梁山之手。

    以至于如今尚未被波及的乡绅恶霸,那是人心惶惶,对于佃户也不敢大声呵斥谩骂鞭打了,就怕那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梁山贼人杀来。

    那梁山就如同一把尖锐的大刀,时时刻刻的悬挂在这群乡绅恶霸的脑袋上,若是不除掉以绝后患,他们便寝食难安。

    因此眼见这朝廷官兵再次剿匪,这群乡绅恶霸那是极其配合,不消吩咐,便主动杀鸡宰羊犒劳那些在此歇息的朝廷官兵。

    那数百率先出发的乡勇,哪见过这等场景,一时之间竟是不知如何是好,只感叹民心所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也不过如此了。

    数百人胡吃海喝一顿,次日再行出发,又行了二十余里地,便又停下歇息。

    此时距离那梁山镇左右不过一日的路程了,倒也有那精明之人,知道上次梁山便因提前设下埋伏,导致大败。

    但这群人不知道的是,从他们离开郓城县开始,这一路上,便早已被梁山尽收眼底了。

    兵马几何,行到何处,朱元璋更是一清二楚。

    这段时间以来,朱元璋对于锦衣卫的筹划构建早已初具雏形,那朱贵便成了第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

    区区百余里历程,这数百乡勇硬是走了三天三夜,才到达了那梁山镇。

    而此时,原在郓城县的董平也终于领着数千厢军以及禁军,开始朝着那梁山镇出发。

    那董平的目的地倒是并非梁山镇,而是往西约十余里路程的吴庄,那吴庄便在梁山水泊之侧。

    董平思虑周全,选择在此地驻扎,二者互为犄角,可攻可守。

    数千官兵,无数辎重船只,又过去三五日,才终于到达了那吴庄。

    那董平到得吴庄之后,当即下令构建营地,水陆均可使用,更让麾下十二时辰轮流巡视,一旦发现梁山贼人的踪迹及时上报。

    三日后,那营地终于搭建完毕,中军两营禁军,外加一千厢军,余下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则各有数百厢军。

    此时距离他们从郓城县出发,已过去了快半月时间,但那梁山贼人却是消声觅迹一般毫无动静,董平觉得自己应该主动刺探一下。

    当下领着百余亲兵,到了那水泊边上。

    “将军且看,那梁山贼人便在那岛上,因四周水泊纵横八百余里,因此那梁山贼人才如此目无王法!”

    这董平闻言,循声看去,倒是首次如此近距离观摩这梁山。

    但见那梁山在水泊以北,而济州的方位则在水泊以南,二者之间相距约莫两百余里路程。

    原以为不过是一群落草为寇的乌合之众,剿匪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此时看去,但见梁山水泊一望无际,芦苇荡层层叠叠,不免眉头紧锁。

    “如此局势,若是贸然进攻,怕是有去无回啊!”

    麾下闻言,也不由点头道:“将军所言在理,那梁山天险极其出名,尤其是那芦苇荡,如同迷宫一般,若非熟知之人,一旦进去怕是连方位都辨不清了。”

    这董平却不是陈应龙等草包,倒也算是有点脑子的人,此时眼见这梁山天险易守难攻,瞬间明白,想要剿匪怕是少不得水师。

    此时董平手下征用的船只倒是也有百余条,带着千余人杀将进去倒也不是不行,只是此举太过冒进,风险极高,除非万不得已,董平并不想行此险招。

    “那梁山贼人如今龟缩岛上不出,咱们先以静制动,若是那梁山贼人一直龟缩岛上,咱们再领着大军杀上梁山!”

    董平话音落地,那麾下亲兵也不由点了点头。

    “将军所言有理,不如点上数十探子,去那水泊之上刺探一下情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也好出兵之日不至于一无所知。”

    董平闻言,点头道:“如此也好,此事便交由你去负责。”

    此时双方隔着水泊,剑拔弩张,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