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终极召唤 » 第二十一章吴用出世,荀家荀攸

第二十一章吴用出世,荀家荀攸

    刘旭看着刚刚抽中的五人候选,心中分析道:智多星吴用沉着冷静,神机妙算,足智多谋。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巧用双掌连环计、智赚玉麒麟、在二打曾头市中巧用“番犬伏窝”之计

    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有领导才能,能巧妙分拨梁山好汉,以达成自己的目标。吴用是个对主公忠诚至死不渝,水浒结局中和花荣在宋江墓前了结自己。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代表作:《不第后赋菊》《题菊花》《自题像》《菊花》是唐朝的著名诗人。

    包拯北宋名臣,杰出清官代表,包拯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不阿,其出任公职时,务求忠诚厚道、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不爱乌纱只爱民”,深受百姓敬仰。他断案英明刚直。

    和珅的智力政治也有一流水准,证明其虽然是个贪官,但能在乾隆手底下官越做越高,他的政治比智力高正常。

    李莲英太监,著名大太监,作为一名太监,陪伴慈禧35年,能让慈禧用他35年,还是有点真才实学。

    “系统去掉和珅和李莲英。”刘旭心中想到好聚好散,和珅以后有机会再选你。到时候一定把你和纪晓岚召唤出来,看着你们俩扯皮,一定很有成就感。

    “去掉和珅和李莲英,剩下三个随机抽取中……恭喜宿主获得人物吴用,植入身份寒门教书先生去太原途中被山贼掳上山,以才华征服山贼,被山贼请当军师,吴用没同意被关起来请宿主尽快去见吴用。”

    刘旭瞬间感觉到这个世界对他的恶意,心中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他心道尽快解决洛阳之事,去见吴用。

    刘旭先去趟蔡府,刘旭和蔡琰说自己要去雁门要蔡琰一起去雁门关,蔡琰担心却他父亲蔡邕,要带他一起去雁门关。

    可蔡邕说什么都不去雁门,他不去蔡琰也不去,刘旭没办法,派一队暗卫在蔡府附近保护蔡邕父女。

    刘旭心中道:吴用还有段时间才能见到他,自己不如趁现在去找荀攸,现在他正是自己现在最好的选择。

    刘旭马上提几壶酒带着颜良去荀府,来到荀府,向荀府递上拜帖,随后刘旭终于见到心心念的荀攸。

    刘旭满脸的笑意道:“公达,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荀攸带着几分喜色,拱手道:“我说几日门口怎么天天喜鹊叫,是那阵风把你吹来了。”

    刘旭接着说道:“公达自从上次蔡府相别,旭对公达神交已久。今日旭来访,还请公达见谅,带上品茅台来与你共饮。”

    荀听到此言惊喜道:“子明,你说是局雅阁每天限量购买的上品茅台?”

    刘旭居雅阁卖的茅台分极品上品中品下品四个品级的酒,每个品级的酒味道不一样。

    洛阳城中世家高官身份显赫的人都喜欢喝上品茅台。因为上品茅台代表着身份的象证所以去人家拜访,请人喝酒,你摆出上品茅台,人家都会羡慕。而上品茅台不同其他两种,上品茅台每天都限购二百瓶。每次上品茅台售卖,都会一扫而空。

    极品茅台只给皇上供应,其他人都没有人喝过。

    刘旭谈谈笑着回答:“正是你所说局雅阁的上品茅台。”

    荀攸作为荀家人,喜欢品酒细品其中滋味。当他看到刘旭带着上品茅台,也欣喜万分,立即叫下人摆宴招待刘旭

    刘旭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荀攸请刘旭入座,酒过三巡,两人的关系熟络。

    刘旭淡淡笑道:“公达,皇上令我不日前往并州雁门关。”

    “攸却是听说,那雁门乃一苦寒之地,战乱不断,攸观子明,却是欣然之色,莫非不惧乎?”荀攸忍不住问道。

    “为将者,自当平定战乱,安定边邦,还黎民一朗朗乾坤,纵是苦寒又如何?子明宁马革裹尸,也不愿享那富贵,淡百姓疾苦!”刘旭正色道,

    “子明所想所做,真百姓之福!”荀攸站起身,对刘旭一礼,道:“然子明只言黎民,为何不言大汉朝廷?”

    “旭虽汉室宗亲但大汉朝廷,观天下之乱,自古以来无外乎帝、臣两者。帝若贤,则朝堂清明,多君子,少小人,上行下效,政绩显然,乃是首重之重。

    若君昏而臣贤,好比一木,枝粗而杆枯,日后必有大祸。

    若是君臣皆贤,便是百世强朝,诸般不敢犯。

    反之,则是祸期不远,徒苟存也。东汉前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到了中期以后,外戚、宦官势力逐渐抬头。

    在这一历史时期,世家以自己的活动为东汉政治的巩固和清明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世家又以自己的私学教育为东汉政权笼络和培养了大批英才。

    东汉‘贵名节、重义气’,处于社会上层的世家们却是为社会起了表率的作用。

    然后期社会形式日益严峻,政治黑暗腐朽,在这种情况下,世家也产生了分流,他们中的一部分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同黑暗腐朽势力斗争;

    而另一部分则明哲保身,甚是同豪强勾结,囤积居奇,割据称雄;还有一部分选择了隐居山林,以获自己精神上的纯洁与安宁。

    此也世家、彼也世家,大厦将倾,便是言此也,旭所想待黄巾起义后,等待时机,重振山河,浴火重生。”

    “子明直言不讳,世家之患,我亦知天下乱世黄巾不久起义,乃至于此。然中兴言大汉之忌讳,不怕我告发?”荀攸试探性端着酒杯问道。

    “公达你会吗?”刘旭轻笑的看着荀攸。

    “知我者,子明也!来,为你我二人相熟,喝此杯酒!”荀攸看了刘旭一眼,微微一笑心中甚欢此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