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朕,崇祯!挽明求长生 » 第1章:朱清羽

第1章:朱清羽

    “崇祯十七年,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崇祯实录》

    ……

    “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

    “见则死,至有灭门者!”

    “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

    瘟疫初过,京城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百姓人心惶惶,闻鼠而色变。

    即便是皇宫,大明门之后巍峨的宫殿群由于年久失修,在初冬的清晨显得暮气沉沉。

    “陛下昨夜在哪?”

    一身材高挑、雍容华贵的宫装妇人晨起梳妆,轻启朱唇问道。

    “奴婢听说,陛下昨晚都在中和殿批改奏疏,连晚膳也未用。”

    “什么?为何不早报!”宫装妇人黛眉微蹙:“不行,本宫得去看看。”

    “奴婢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周玉凤亲手端着一盘点心,莲步轻移往殿门走去。

    突然,“啪!”的一声,周玉凤停下了脚步。

    只见桌上零乱的摆着一大堆文书奏疏,而方才的声响,居然是皇帝自扇了一记耳光。

    “你哥交给你的阉党实为帝党,你不知道吗?”

    “没了九千岁替你捞钱,你被忽悠得只知加赋?”

    “诛杀魏忠贤后,你怎么敢‘众正盈朝’?你不能再造一个孙忠贤、马忠贤的吗!”

    “崇祯二年,你被孙承宗忽悠去关外码地堡,却停了扩充勇卫营。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后来又被袁嘟嘟哄骗五年可平辽!袁崇焕杀了也就杀了,但坑死孙传庭这就不能忍了!”

    “传庭死,大明亡!”

    “若现在就开始百官捐助,拿谁开刀?”

    “周奎还是陈演?”

    门外的周玉凤听了,吓得连退好几步。

    此时,身后传来“嗒嗒嗒”的脚步声。

    “奴婢王承恩叩见皇后娘娘!”

    “王公公,你来得正好。陛下正在批改奏疏,本宫也不便打扰,你将这些点心拿给陛下。”周玉凤松了一口气,将点心递给王承恩,有些慌乱的走了。

    ……………

    距离明亡的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刚好三个月!

    求生欲爆棚的朱清羽研究了一晚的奏疏、文书,头脑中千头万绪,脸上还颇疼痛。

    是的!朱清羽不是这个世界的人。

    他原为蓝星北华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现在却成了大明的亡国之君朱由检。

    对崇祯帝朱由检,朱清羽很熟悉。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知识储备的年青人,意外的登上宝座,虽勤且俭可惜能力太差。

    至于大明,朱清羽多次被“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风骨所感动,对之后清王朝的奴颜卑膝、闭关锁国不忍直视。

    但研究历史久了,朱清羽也悟了:任你文韬武略、芳华绝代,可得长生否?

    “为何我一心想修仙,却到了这?”

    突然,“轰”的一声巨响!

    中和殿上空,平地起惊雷。

    朱清羽耳边响起一道声音,宛若黄吕大钟。

    “求仁终得仁,你若能重现大明荣光,就给你一份长生机缘又有何妨?”

    “然有所得,必有所失!是福是祸,你日后自能明白。”

    …

    “陛下!”

    朱清羽,不,朱由检扭头一看。

    进来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提督勇卫营王承恩。最后陪自己上煤山的,唯此一人。

    “王大伴,朕正要找你。”

    “万岁爷,这些是皇后娘娘亲自送过来的点心。陛下先用一些,待会就要上早朝了。”王承恩将点心放到桌上,轻声道。

    “王大伴,朝议不急。朕想先和你关起门来说些体己话。”

    “陛下,奴婢不敢。”

    “王大伴,你心中是不是还有些怨恨朕?”朱由检心中轻叹,崇祯一出生就由王承恩照看,两人名为主仆,实同父子。

    但崇祯十六年,当时的内阁首辅周延儒进言:司礼监王承恩结党擅权,恐成前朝魏忠贤。崇祯听了半信半疑,王承恩见状心如死灰,自请还乡。

    后来周延儒冒功事发,崇祯才想起召回云南的王承恩。

    “奴婢不敢心存怨恨。老奴打小伺候陛下,只愿陛下内平流贼,外除鞑虏,建不世之功。”王承恩跪下开始哽咽。

    朱由检温言道:“王大伴,当时是周延儒诋毁于你,也是朕一时不察,竟被小人蒙蔽。”

    “陛下,都只怨奴婢办事欠妥,老奴万万当不得陛下如此恩宠。”王承恩泪如雨下,膝行叩首道。

    朱由检起身搀起王承恩道:“不,你当得起!若非你,朕可真成孤家寡人了!”

    “王大伴,现眼看流贼势大,朕想问你,京城里现在能上城御敌的将士有多少?都在哪些衙门?战力如何?统领为谁?其对大明是否忠心?”

    王承恩以袖拭泪,定了定神道:“陛下,京城主要战力在京营、御马监、锦衣卫、东厂………”

    随着王承恩的讲述,结合史籍上的资料、原主的记忆让眼前的朝局愈发清晰。

    突然,耳边传来“咚!咚!”的响声,这是钟鼓司太监在鸣钟召集百官上朝。

    若没有记错,三个月后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

    结果无一人至!

    谋定而后动?

    明显来不及!

    ……………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总理京营戎政、襄城伯李国桢轻咳一声,出班奏道:“陛下,前番京城大疫,京营亦未能幸免,将士死伤无数。此虽为天灾,然京营久缺钱粮,将士大多体虚赢瘦亦是主因。”

    “因长期拖欠饷银,京营将士现已人心浮动。微臣担心若闯逆或建奴突然兵临城下,既便是朝廷再拨下银钱,京营也恐无人愿意出战。”

    朱由检点了点头问道:“兵部尚书何在?现京营欠饷几何?”

    “臣兵部尚书张缙彦启奏陛下,京营将士已欠饷六月有余,合计欠饷将近壹百万两白银,微臣请陛下速拨银两以安军心。”

    听得“壹百万两白银”,太和门外的群臣有些骚动。

    忽然殿外传来一声轻响,一青袍小吏竟晕倒于地。

    “宣御医!”

    “启禀陛下,赵御史只是腹中少食,长期体虚所致。微臣已为他服下参汤,暂时已无碍。”御医诊治过后,有些迟疑的说。

    “卟哧!”殿外传来讪笑声,更多的则在冷眼旁观。

    朱由检摇了摇头道:“来人,赐银十两给赵御史,以嘉奖其清廉之德。”

    左都御史施邦曜拜而泣道:“陛下,朝中官员己不食俸禄久矣。请陛下赐下禄米,以全官员体面!”

    朱由检心知,明实亡于财政!朝廷现四处急需用银,但内库存银仅余七万,至于户部大仓,早已见底。

    “现朝廷无银,内阁可有主张?”

    首辅陈演出班言道:“陛下,臣以为可加剿饷,亩输六合,石折银八钱,即可得饷银二百余万两。”

    “微臣附议,江南百姓大都富裕。此次加饷只是临时摊派,百姓们苦上一年就好了。”

    “微臣以为,此次不若三饷同时增派,朝廷准备好充足的钱粮,方能以雷霆之势扫出个朗朗乾坤!”兵部给事时光时亨言之凿凿道。

    “臣附议!”

    朱由检看了看,饶是朝堂中的东林党大多打发去了南京,此时附和加三饷者仍十有五六!

    朱由检皱了皱眉,问道:“众卿可还有他策?”

    大殿内外,百官寂静无声。

    朱由检将目光转向内阁辅臣魏藻德。

    历史上四月十日太原、宣府失陷后,正是由此人在朝堂上提出百官捐助。

    但现在,魏藻德目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难道发中旨?

    亦或缓一缓?

    ps:

    新书启航,求追读、投资、推荐、收藏及…………

    明朝很精彩,但轮到崇祯手上,内忧外患叠加天灾连连,实积重难返。

    朱由检苦苦支撑了十七年,明亡!

    就当时成功概率言,作者认为流贼>明皇>南明>清廷。

    而从个人品行看,朱由检胜过李自成、多尔衮等多矣。

    最终却是只有二十万人口的满清入主中原。

    多少人掩卷而叹,意难平!

    故有此文。

    注:本书有玄幻元素,但仅限男主个人长生,系正经历史穿越文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