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悔恨苏醒 » 第十九章:坚守执念

第十九章:坚守执念

    四月,无比美好的四月,她是春天中的春天。

    BJ的四月,更是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地悄然告别了淅淅沥沥的春雨,娉娉婷婷、清清浅浅,翩迁而至。散发着春天缕缕浓郁的气息,无声无息地轻滑过人们的指缝,轻滑过人们心中的梦想,轻滑过人们内心的寂寞,轻滑过人们深藏在心底的悲伤……

    严为国和妻子翠翠,一起给儿子终于做完了第二阶段的最后一次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大夫微笑着,双手缓缓移开训练器械,严为国的儿子,竟然颤巍巍地站在了他们的面前,慢慢伸起了自己的小胳膊,嘴里有些含糊不清地呼喊着:“爸爸,妈妈!”几次三番,竟然缓缓地又抬起了右脚,移开了步子,却瞬间失去了平衡,一头栽向冰冷坚硬的地面。康复训练大夫眼疾手快,在严为国儿子的身体即将接触到冰冷地面的一瞬间,伸出双手拦腰轻轻抱起了他。

    严为国又一次泪流满面,他亲眼目睹了儿子创造的第二个奇迹!“他严为国的儿子,终于能站起来了!”严为国在心里反复呐喊着。严为国的妻子翠翠,在儿子即将摔倒的那一刻,满脸的惊喜瞬间变成了惊惧,她大张着嘴,脸颊开始不断扭曲着,一声发自肺腑的惊呼,活生生卡在了她的嗓子眼,迫使她紧闭起双眼,任由汹涌的热泪,在脸颊上开始肆意流淌……

    “孩子的康复训练,可以说已经创造了医学奇迹!我们反复会诊研究,康复训练最好给停一段时间,让孩子再长长,等长到五岁以后,再看看他的发育情况!另外,Y省医院的小马大夫,他打来电话,说你们Y省医院已经购置了整套康复训练器械,你们完全可以在Y省医院做后期治疗!哦!按摩,全身按摩,我建议还是不要停下来!对孩子的康复的确是有很大的益处!我——我也期盼着——孩子能彻底康复的好消息——早日传来!”K主任抖动着一头白发,和蔼可亲地对严为国夫妇仔细分析着,下一步对孩子的康复治疗的具体建议。

    “儿子!我们终于可以回家喽!我们终于可以回家喽!”严为国紧抱着儿子在欢笑,翠翠急忙收拾着医院里的东东西西。严为国和妻子翠翠分头辞去了各自承担的工作,领了工资,给儿子办了出院手续,回旅馆交了房租,一一告别了邻居,踏上了开往Y省的长途汽车……

    “我娃回来了!为国他们回来啦!”严为国的母亲,正半跪在屋外冰凉的门台子上,弓着瘦削的背烧炕。她突然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急忙颤巍巍地转身扭头,发现小儿子严为国背着行囊,儿媳翠翠抱着孙子,已经到了院落门口。严为国的母亲惊喜地匆忙爬起身,双手不停地挥舞着,拍打着粘在黑粗布棉裤腿上细碎的麦草屑,大声呼喊着。

    “哦!为国回来了啦!”严为国的父亲,磕磕绊绊地跨出屋门,惊喜地颤声询问。

    “爸!妈!我们回来了!”严为国带着一路风尘,站在了父母面前,热泪早已盈满了眼眶。

    “爸妈,咱娃儿都会站了!”翠翠急忙把怀里的儿子递给婆婆,一脸惊喜地颤声告诉着两位老人,儿子创造的第二个奇迹,又一次喜极而泣。

    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看着孩子颤巍巍地站在大炕中央,他们轮流笑着,哭着,喊着,拍着手,呼唤着孩子能迈开脚步,奔向他们温热的怀抱。在孩子努力抬起脚的那一瞬间,他们就急匆匆地伸出胳膊,紧紧拥孩子入怀,不断地轻吻着他的小脸,在他的耳边呢喃:“我娃好棒啊!我娃好心疼啊!”

    严为国仔仔细细地给父母诉说着,近四个月的BJ生活情景,讲述着儿子康复训练的细枝末节。慈爱的老父亲,一双深陷在褶皱里的大眼,湿润润地望着小儿子严卫国和小儿媳翠翠憔悴不堪的笑脸,无比心疼地呢喃:“为国!翠翠!你俩,真是不容易啊!”严为国的母亲,更是哽咽着摸摸小儿子严卫国粗糙的大手,又抓起儿媳翠翠已经皲裂的手指,心疼地又一次出声哭泣。

    “爸!你一个人是咋把地给种上的?我和翠翠回来的路上,都看到了,麦苗都开始冒丫丫啦!”严为国突然抬起头,望着父亲布满皱纹的脸,盯着他温热湿润的眼睛,低声询问,语气里夹杂着无法形容的沉重。

    “唉!骈工呗!还能咋样?哦!我一个人跌绊着,只给咱种了几亩口粮,实在是弄不动喽!没办法,索性就把剩余的几亩地,租给了你的同学兵娃种喽!兵娃说,等秋天有了收成,给咱再分一点粮食。”严为国的父亲,低着头,猛吸了一口旱烟,待旱烟从他的嘴角溜出,缕缕升腾而起,瓮声解释着。

    “哦!我和翠翠在BJ,想到你一个人,牛又给买掉了,咋耕地呢?唉!我是干着急,就是没办法呐!唉!”严为国的叹息,杂糅在父亲吐出的烟圈里,缭绕在屋子的角角落落,覆盖着大家沉重的心事儿。

    “爸!妈!我和翠翠还想和你们商量一下!娃儿的病,看到今天这一步,我和翠翠说啥也放不下了。我俩打算去Y省打工,挣娃儿下一步的治疗费用。我和翠翠仔细计划过了,我先再找找我哥,看他给我能不能找个能干的活。翠翠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可以继续找个近一些的护理工作。我们可以就近租间房子,两个人交叉着操心照顾娃儿。抛去生活费用,等孩子长到五岁,我们也差不多能攒够他的下一步的治疗费用。再说了,我们就住在Y省,下一步去Y省医院做康复训练也方便。只是——只是咱家里——我们——爸妈——您二老看呐?”严为国在父亲低头抽烟的时刻,打破了屋子里的沉闷,低声说出了一路上盘旋在心底里的打算。涌动在心中的执念,不仅让严为国的肩膀,变得宽厚,而且让他的眼神也变得坚定起来。

    “我看行哩!你干脆先去找你哥和你嫂子一趟,把你和翠翠的打算给他和你嫂子梅梅好好说说,让他俩心里先有个准备,先想想法儿给你俩再找找活,最好等活找好了,你再找着租房子。你和翠翠——你们俩只管一心一意地照顾好娃儿。家里,咱家里的事儿,你们就别再操心啦!我——我和你妈,还能动弹,还能照顾好自己。能治好娃儿的病,才是我们心头——最大的事啊!”严为国的父亲,吸完了旱烟,把旱烟管顺手丢在炕桌上,缓缓抬起头,一字一顿地对小儿子说。

    “爸!妈!谢谢你们!农忙的时候,我尽量再赶回来!看着收拾好农活。”严为国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老父亲这么理解自己的心思,如此痛快地答应了自己的打算,完完全全是站在为儿子,为孙子考虑的角度,唯独没有考虑他们自己。严为国有些愧疚地不知说什么好。

    周末,严为民和妻子李梅梅,又早早地坐大客车赶回了老家,一脚踏进熟悉的院落,发现弟弟严为国和弟媳翠翠已经回到了家,一家人难得地欢聚一堂。

    “好!我和梅梅回去就想办法,尽量给为国和翠翠先找工作,对!等找好了工作,再就近找着租房子呗!”严为民的老父亲,当着两个儿子的面,仔细地把小儿子严为国的下一步打算,告诉了大儿子严为民,并一再请大儿子严为民得想法儿给弟弟严为国帮忙。严为民急忙连连点头应承。

    严为民很快就给弟弟在下属单位找到了工作,后勤人员。严为民勤快肯吃苦,不到一年就顺利招了工,转正成了正式工。工资待遇自然是翻了好几番。

    李梅梅吞吞吐吐地和下属小李闲聊,假装无意说有亲戚打算找份护工工作。下属小李却大笑着说:“找什么护工!那多辛苦!我觉着,你这亲戚适合干钟点工,那多好?只要会做饭,就可以!我们小区太缺这样的大姐喽!我家对门,一对老夫妇,正在找一位会做家常饭的钟点工呐!一天只负责做三顿饭,老两口都是老干部,素质高!”严为民的弟媳妇翠翠,随即就成了钟点工,她掐着时间点哄儿子睡熟,抽空去给雇主家做一日三餐,顺带收拾屋子。闲暇时,认认真真地给儿子坚持做着全身按摩,期待着他能再创奇迹。

    严为民和李梅梅,一有空就来弟弟严为国的出租屋探望孩子,吃得用的,每次都大包小包地领着,变着法儿地给弟弟严为国和弟媳妇翠翠贴补家用。

    严为民的父母,抽农闲时,结伴来小儿子严为国的出租屋看望孙子。农村院落里喂养的一只只土鸡,大田里种的各种时令蔬菜,亲手磨的米面,榨的胡麻香油,每次都恨不能把农村家里的好东西,尽可能地都搬给两个儿子和儿媳。

    无奈,两个儿子的出租屋,窄小得都无法容身,老俩口只能早早赶坐着大客车,来到Y省城小儿子严为国出租屋,下午再踏着夕阳,恋恋不舍地告别孙子,坐最后一趟客车再赶回农村家里。

    严为国和妻子翠翠,渐渐在Y省立足。夫妻俩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坚守着心中的执念。严为民和妻子李梅梅尽力维护着他们的执念,期待着美好早日到来。他们的父亲和母亲,用他们特有的方式,传递着力所能及的关爱,期待着唯一的孙子能早日康复,小儿子严为国和儿媳翠翠能放下心中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