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汉中 » 第三十九章 雒阳巨变——董卓废帝

第三十九章 雒阳巨变——董卓废帝

    ...

    待应声回到房舍,杨景就让俩二八之年的小鬟帮其褪下衣物。

    后以一声‘退下’,便一头摊倒在床榻。

    遭今日这一趟的折腾,可把杨景累的不行,而这其中的累,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里上的。

    累的他直接就躺在床榻之上闭目养神。

    回想今日种种遭遇。

    虽有惊无险,但光看那会想杀自己的步卒甲胄,就把自己整的不行呢。

    不过想想也没事,往日可没有见识过这种三百多号甲胄想冲杀自己呢。

    感觉虽然不好,但经历的多了,就会习惯成长。

    慢慢来。

    ...

    ——况且,赢家或许不是我,但输家也未必是我。

    ——该死会死,该活会活,时间还长,等着吧,袁绍、王允之辈,我杨景记住你们了。

    在杨景的念念叨叨之中,很快就于下午是日进入了梦乡。

    ............

    直到酉时日沉,傍晚时分。

    若有所思一直望着不远处床榻的一俏丽小鬟,壮起了胆子,怯生生的落到杨景的床榻跟前,轻声细语的喃语:

    “少君,少君。”

    睡的较浅的杨景闻声,拖着干涩酸胀的眼睛渐渐转醒,倦乏的问道:“怎么...何时了?”

    小鬟:“少君,已酉时,宴会将至,然主君使人令婢呼少君!”

    “嗯。”坐在床榻之上的杨景轻哼了然,顺便用手理了理耳边凌乱的发丝,小坐了一会,才起身道:“更衣吧。”

    房舍中。

    杨景‘大’字一般的摊开双手,让其俩個二八之小鬟还有俩个年纪颇大的老嬷整理衣装。

    其实杨景是知道祖翁的深意的,光现今的俩個二八之年的小鬟,就是想要他来选一個当通房丫鬟,当然若是想要俩個也是成的。

    以前他在汉中年纪小,身体不好,都是老嬷嬷照顾。

    而等到现在,身体养了许久,加之,过一俩年就要娶正妻了,而其生理上的也该要有人教了。

    ——就真是每一步都有祖翁其深意啊!今晚于雒阳赵府的晚宴怕也是吧!

    毕竟邀请来家里府中参宴的人,想不是较为亲近的人都难。

    ...

    待整理好衣装,着纯黑的衣袍杨景大步迈出房舍院落。

    走到门槛的时候,杨景回头看了一眼一直守在门沿的钟离,寻思了一阵,然后问:

    “此前,得了什么请赏?”

    钟离:“少君,离得一匹健马,一万赤钱乎!”

    杨景沉吟一会,道:

    “不多不少...嗯......吾替祖翁拔擢汝为曲之军侯,比六百石。待晚宴结束后自去领吧,届时我自会提前替你阐明。”

    杨景觉得贴身之人还是屯长就显得太小太小,就连甘宁都是军副司马了,当然也不包括祖翁可能是属意想要他来给钟离提拔。

    ...没办法。

    随着祖翁赵祐升为一州之牧,杨景他手头上的权力也是水涨船高。

    别说是個小小的军侯了,就连军司马、都尉,他杨景都有提名权。

    而且要不了多久,杨景家的祖翁就要开府集权了。

    一切也将向好的方向发展。

    门槛边,杨景跟钟离交代了俩声便没再说了,继续迈着步子朝着晚宴的客堂而去。

    .......

    其实宴会也没什么好说的,人多的宴会都是互相联络一下感情,吹吹牛,聊聊天,夸夸人。

    ...

    顺便站队的问题。

    凡是来了这里的,基本就代表想以示亲近,想跟着杨景家祖翁跳到凉州去的。

    而且赵祐领着其孙杨景,也是想让杨景多了解也多混混雒阳的顶级士族圈子。

    而不是大族的圈子,大族跟世族完全不是一個量级。

    像甘宁,甘宁巴郡大户,但是甘宁接触的圈子都是较为底层的游侠,或跟他类似的大户庶子之类的。

    混不到士族的圈子上。

    像曹仁,曹操的从弟,曹仁就是庶出,家中遗产分到不少钱的曹仁就纠集了一千余人在淮、泗周旋,游荡瞎转。

    但是呢,曹仁的这個瞎逛还不跟甘宁一样,混的层次不一样吧。

    曹仁家底好,祖上厉害,即便曹仁是庶出,但他在淮、泗周围地带也跟個小主公类似,单独有一票人马,上千余人。

    估摸着189年八月多的这会,曹仁怕是还在淮、泗这周围混呢,等到曹操混的还不错,要打袁术的时候,或说曹仁把遗产败光了,没饭吃了,曹仁就立马带着他那一票人跟着老大哥曹操混了。

    所以说圈子很重要。

    而杨景出身又好,其祖翁赵祐又愿意带着他,只要按部就班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景后面会慢慢消化掉这些人脉的。

    ..................

    晚宴毕。

    翌日。

    第二天的一大早,杨景刚起床准备去吃食,就得知了一件惊天大事。

    ......

    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仰望。

    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得既彰,有忝大位。

    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

    永乐太后暴崩,众论祸焉。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

    陈留王协,盛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修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

    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

    董卓扶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谓汉献帝!

    董卓自拜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夜宿皇宫,秽乱内廷。

    引起了满朝共愤,天下同仇。

    .................

    刚于早上朝食,杨景就得知了这一惊天巨变。

    这发生的实在是太快太快了。

    理论上讲不应该还要一段时日么,怎么会这么快?

    ...

    当然,杨景也听说了。

    因昨天夜里,也就是晚宴的时候,有部分董卓的西凉轻骑快马加鞭的赶到了雒阳,于雒阳城外驻扎。

    从探子来报看,其连夜赶来的轻骑也就不到万人。

    而由西凉兵、并州兵还有精锐官兵组成的西凉军大部队,也仍需四、五日才是。

    董卓怎会如此着急?

    这应该不符合他那种老辣精明的老兵油子吧。

    ...

    还在吃碗中稀粥的杨景,撇着因货物过多而时常来回搬运存留货物的家奴。

    杨景就知道祖翁的计划有变了,看来,他们要提早离京了。

    也要起风了。

    .ps:感谢淮仪大大的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