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汉中 » 第三十三章 雒阳之水(四)董卓霸京

第三十三章 雒阳之水(四)董卓霸京

    ...

    杨景撇着熟悉的身影,好像突然明白了祖翁所言的串联与孤立了。

    也忽然明白了,之前祖翁为什么提起祖叔公赵谦当过汝南太守。

    因为祖翁赵祐想摸出他杨景個人对袁氏的看法。

    到底是亲近还是远离!

    他们弘农杨氏跟成都赵氏现在都挺尴尬的,一個跟袁氏联姻,一個当过汝南太守,甚至可以理解为是跟袁氏站在一块的。

    而这也就导致了杨氏有部分的子弟已经在跟袁氏混了。

    怎么说呢,挑不出毛病又有毛病。

    从世族角度上没毛病,以防万一分散投资,而且有的时候还能当小内、老六来用。

    但有毛病的是如此再难翻身咯,只能当個几百年老二;而且资源上过于分散,从杨景有利的角度上,他从杨氏上获取的资源太少了,没分到多少给杨景。

    “哎。”一想到此,还有周边不断攀谈的数位官吏,杨景不免的长吁短叹。

    “景侄,吁何气叹?”就在杨景还在客堂发愣的时候,杨琦走了过来,轻轻的拍着杨景的肩膀。

    早有准备知道伯父将来的杨景作揖,笑着摇头回道:

    “已无,先前此堂诸君,吾皆不知也不识,颇为忧虑之,但,好在伯父犹在,景侄已然无忧。”

    已不惑之年的杨琦闻言,轻笑的又捏了捏杨景的肩膀,对于眼前这位五六年都没见的子侄,真是熟悉而又陌生,刚又摸了其肩背,确也壮实不少,实为好事:“善,无事便好,稍会吾带汝多认认些人,等晚些宴会吾去交代一下,让汝坐至汝旁...边...”

    杨琦还未完全说完,他们身旁就响起了嘈杂的议论声。同时,杨琦的身旁凑近了好几個人,或说是凑近他杨景的。

    不知名的老臣凑到了杨景他们俩这边,面显急色,道:“杨琦...不不...公挺呐...汝...哎呦!”凑上来的老臣看着杨琦,又撇了一眼才年不大的杨景,只觉无奈的轻挥土黄色的衣袍,欲言又止。

    好像猜到了些什么的杨琦,同撇了一眼杨景,又面色凝重,追问:“王允兄汝这是为何?若有要事,就请快快直言乎!”

    注意到眼前的王允还有自家的伯父都特意瞟了一眼自己,杨景也察觉到了有点不对劲,这看自己干嘛?

    还为河南尹的王允焦急的左右都不是:“...这...哎...那赵谦没来否?那恶斯...”

    ...

    “董公到!”一声董公到,替王允解答了他的焦急,同时,也解答了杨景察觉到的不对劲。

    也将原本还有些纷乱的客堂整的寂静无声。

    “奥,老夫来迟,失礼失礼,哎,袁公举如此之宴也不记得早些请老夫,于是就有些来晚了,失礼失礼。”满脸络腮胡的董卓也是笑容满面的作揖,向杨景身旁的一众官吏鞠躬行礼。

    “来,坐,坐,坐。”

    生性刚烈好不要脸的董卓大手一挥。

    就领着身后的轩昂八尺,细腰扎背膀,双肩抱拢,面似傅粉,宝剑眉合入天苍插额入鬟,一双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怀,之——吕布——吕奉先,坐入了客堂上首首位!

    没有听错,自封太尉的董卓,大大咧咧的一把坐到了袁府客堂的上首首座!

    同时,董卓带来的兵卒也闯进了这袁氏的三公府,也包围了太傅府。

    ...

    杨景精光一扫,瞅见了吕布就已经明白了大概的意思。

    满脸络腮胡长在西凉,臂力过人,能左右开弓的董卓现在可不胖,既然善于骑射的董卓既然敢来袁府,还带了個吕布,那就证明吕布已杀丁原,其部众已被吞并,大将军何进死后的残部可能也已被董卓吞并部分。

    “嗯......先找位坐吧!”杨琦偏转着身子跟王允道了一声,就拉着杨景的肩膀找位坐了。

    人家都带兵冲进来了,不找坐还能干啥。

    坐于伯父杨琦身旁的杨景,学着在场的诸位士大夫,于左右俩侧座位上微低着头,一直都不曾言语,或说是不愿言语。

    因为在场的士大夫有的翻着白眼,一脸的不情愿,似乎众人都在内心腹诽:早知就不来了。

    也只有坐于上首的董卓面露喜色的左右观察。

    直到董卓开口打破了平静,笑着言:“诸位,自西凉来到京都,还未略作薄酒请之诸位关照一二,今就借太傅袁府略备之薄酒,请诸位欢饮!”

    “今能与诸君共饮,真不胜荣幸...哈哈...诸位...请!”

    杨景也跟着给自己使眼色的伯父杨琦一起,跟着堂内的士大夫一起举杯:“董公请!”

    别说,直到接下来大概要发生的杨景觉得特有意思,一直都憋着笑呢!

    杨景也就作势小酌了一点,就尝了個酒的味,根本没敢喝多少,因为他要跟大势一起,不喝这碗酒,不给董卓的面子。

    而首位上浊酒大口的董卓看其下的士大夫近乎皆不给这個面子,光举杯而不饮,顿时就大怒。

    一把就摔过酒碗,溅之剩于酒水四处飞溅。

    而其下闻之皆放下了酒碗,有的扶须静观,有的冷眼旁观,有的斜眼鄙视。

    董卓见觉差不多时:“诸位,莫惊,老夫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杨景飘忽,准备撇着四周周围的动态,大头精彩的要来了。

    董卓:“自古以来,天子为万民之主,万乘之尊,无威仪不可以奉宗庙,承社稷。”

    “而当今圣上,懦弱少威,君仪失度,不如陈留王聪明好学,精明强干。”

    “我欲废少帝而立陈留王承继大位。诸位...以为如何?”

    其下众人闻之无不色变,但目前也仅仅只是色变,暂无发作,只是风暴之前的平静。

    而上首的董卓见其下之平静无言,趁热继续言道:“如若诸位无有异议。”

    刚说完,‘大英雄’袁绍就从跪坐之出跳了出来:

    “当今朝廷初定,召尔等入京,以为扶佐天子,安定庶民,而你,却几次三番,妄议废嫡长而立庶,岂不是蓄意而谋反么?”

    “呼。”董卓瞥向台下之人,怒目道:“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只见袁绍冷笑讥讽:“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诸位忠臣,你,只不过是一篡逆之辈又待怎样?”

    “尔要试试我宝剑是否锋利否?”

    “我剑也未尝不利!”

    如此诸怒,吕布提起长矛,作势就要冲上去。

    而其下诸位士大夫有人见势不妙,立马就有人冲上前去替袁绍打圆场,劝道:“董公,今日饮宴之处,不谈国政,不谈国政。”

    “本初息怒,本初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