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汉中 » 第二十五章 不一定

第二十五章 不一定

    ...

    任安也有任安的追求和畅想,只是他这个愚人已经老了。

    ...

    杨景视线中的草庐非常的繁忙。

    任安作为益州的大家名士,家中的藏书何其之多。

    而且任安可不是一個小人物。

    杨景的老师任安可是任过——益州治中的。

    别驾、治中,这俩个官职非常重要。一般都是当地的豪族和有威望的人,才能当上,别的一般想当都还没机会。

    此外别驾、治中这俩职位又都挺奇怪的,说不上来。

    但也可以一定的理解为‘副州牧’。

    ...

    而且纵观整个汉末三国的史书上,但凡能留名的基本都是有家传学说的;在或者就是家有余钱,富裕家庭,地方豪强,土财主。

    似乎也就只有马贼郭汜被明确出生底层。

    ...

    而且。

    有些时候,不是有钱有书卷就能读书的,地方豪强这一阶层想上升世家也很困难。

    读书困难,并不是有书就能行,这时候的书是有注释的,得去找出这个书的世家大族或者找像任安、卢植、郑玄那样有名望的人学,才叫真正的读书!

    不然就算你我看了书,朝廷不认,其他读书人也不认!

    这也是祖翁赵祐这么热衷给自己找名师的原因,同时也是去赵氏本家,带几位比赵祐还精善族学的族学良师的原因。

    ....................................

    所以,这一趟,于赵祐的设想来说。

    是富有意义的。

    瞧!

    于赵祐从容的远眺视线中,渐渐映入了一众从山岗路而驶来的任家人,既任氏族人。

    这一众收拾好行囊的车队,都是将跟随任安一同随他赵祐归于汉中的。

    好友任安已经六十有五了,这次的远行,怕是好友人生的最后一次追寻。

    至于下次回家?

    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所以不得不说,好友下的这个决定,真的是用了很大的决心。

    连带着家里的一些子弟,也会跟随任安一同去往汉中。

    而这也会促使车队一致达到三千之众,是一只多么庞大的青壮车队啊!

    ......................

    换而言之,杨景真的不敢想象落于跟前半步距离的祖翁赵祐。

    其威望及其手腕能力,不敢想。

    真就祖翁想想办法,就整成!

    还是说祖翁跟他们有什么利益互换之类的?

    这个落在赵祐身后踩在灰色木制地板上的杨景,无从得知。

    总归是好的就好,相比祖翁,他自己在家里搞的就是小打小闹了。

    ..............

    这时候的天气真不比往后。

    冷的时候冰天雪地冻的要命。

    热的时候,烈阳高挂,晒的人汗水直流。

    重新整理好出行的杨景,这次就没有坐在马车里,那辆费力改造的马车就只有一辆,算的上是失误吧,没算到这点。

    于是,杨景就骑着高头大马留在马车的旁边。让祖翁跟老师坐于马车内,毕竟这路途确为遥远。

    而且这一路上,车队还遇上大虫、野狼、狗熊,不过大部分野物还没靠近就被浩浩荡荡的一群人给吓跑了,不怕死的大虫也被甘宁和一众青壮给围猎,香的不能再香了。

    队伍中也不用担心像‘逃兵’的这种行为,大荒地原始森林跑不到那去。

    何况车队中大多都是赵氏自家的人,包括家生奴,就跟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一样,就算杨景带着连体的一众赵氏子弟兵去打仗,那些子弟兵也会嗷嗷的往前冲。

    当然,随着杨景他们一起的师兄们就不一定了。

    ..................

    在杨景他们还在回往汉中的路上。

    雒阳的一场大戏已然开始上演了。

    “参汤。”一扇朱红色的大门被一阉人轻轻的推开。

    而门外守着阉人也很快就送上了所需的参汤。

    “我看...皇上也就只有这一俩天了,你我怎么办?”于房间中密谈的三位十常侍之一的宦官慢慢提起了案几上的茶杯。

    “皇上喜欢刘协自然是要立他为帝。”

    “嘶!可是刘辩这边......何皇后与国舅何进能善罢甘休么?”

    “当今之计,只有先除何进,何进一死,何皇后她还不是我们抬举起来的。”

    转瞬间,三位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刚刚说道完,微微一偏头,不经意间骤然发现了窗口探留了一人影,不由得一声惊呼:

    “谁?”

    不等多来得及反应,前来偷听的人影早就逃的无影无踪。

    而且此时他们这间房门外,已经传来了熟悉的脚步声,应该是其他的同僚要来了。

    “嗯...汝三人原来在此!刚好吾有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