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黄帝的后裔们 » 第五十九章 炎帝部落的历史

第五十九章 炎帝部落的历史

    呼延教授根据卫中华等人DNA中的信息整理出的炎帝部落族谱:

    公元前5000年左右,在古昆仑山、祁连山、不周山及秦安大地湾一带的少典氏和有蟜氏逐渐兴旺起来,他们迁徙到秦岭的常羊山一带,重建观天祭祀中心,发展和繁衍了“炎黄氏族”,先后建立起了炎帝政权和黄帝政权。

    炎帝政权又分为两大支脉,一为炎帝魁隗氏政权,一为炎帝神农氏政权。

    炎帝魁隗氏政权起于公元前5008年,发祥于秦岭常羊山,兴起于赤水(今贵州赤水市),取代伏羲女娲氏政权,建帝都于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传六帝(即:炎帝魁隗、炎居、节并、戏器、祝融与共工)而失政,被炎帝神农氏取而代之。

    炎帝魁隗氏政权在公元前4766年时虽然失去帝位,但其宗族所属部落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一直与执政的神农氏相对抗。共工失去帝位后,仍为本部落大酋长,继续执政二十五年后去世,卒于公元前4740年,终年六十岁。其后还有后土、噎鸣、姜信、姜赤召、姜墙夷、姜捷个、姜大笪、姜大汉、姜夸父等历任大酋长。

    公元前4513年该部落融入于黄帝族大家庭。

    炎帝神农氏政权的先祖为伏羲女娲氏政权的柱下史,世居秦岭以南的华阳地区。

    神农氏的先祖与魁隗氏的先祖同源,皆出自于少典氏,他们早期共同居住在姜水,因比皆以姜为姓。

    公元前4766年,炎帝魁隗氏被击败,第六任炎帝姜共工被迫让出帝位。神农在中原各大部落联盟的支持下坐上了帝位,正式建立炎帝神农氏政权。

    该政权共传八位帝:神农,临魁,姜承,姜明,姜宜,姜来,姜克,榆罔。

    炎帝神农政权的统治区域,鼎盛时期南至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区),北至幽都(今北京市一带),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东至旸谷(今东海沿岸地区)。这是中国远古时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统一,东西南北大小数千个部落共尊炎帝神农氏,史称“万国共朝”。虽然这种统一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但也足以证明炎帝神农氏政权当时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