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黄帝的后裔们 » 第三十六章 成功破解密码

第三十六章 成功破解密码

    又是一年草长莺飞的季节,云龙团队的DNA记忆信息量子技术复原系统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

    云龙团队始终认为DNA有足够的空间存储大量的信息,如果可能,某所大学图书馆所藏全部图书的信息都可以记录在一个DNA中。人类从一出生开始,大脑就已经不是一张空白盘,我们的DNA中早已存储着各种各样的认知。它们用分子的排列组合表达着我们生命的信息。遗传和变异就是它的记忆过程,会把昨天的信息遗传到今天并且今天又会增加一些新的信息传递到明天。只不过和大脑记忆速度来比,DNA记忆的速度是龟速,而大脑记忆的速度是光速而已。DNA是以“代”来算,一代人保存一次更新一次,然后下一代人再继续。人类通过后天学习,对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思维等右脑开发的练习,激发出或者是唤起大脑对这些记忆信息的回忆。

    DNA记忆信息量子技术复原系统是利用大脑神经元群存储序列记忆的编码机制,通过量子纠缠通讯系统把被测试人员DNA记忆信息编码储存下来,在被测试者睡眠时,把这些信息用与脑电波同频率的电波回传被测试者大脑,刺激他(她)做梦,从而在梦境中了解到DNA中储存的信息内容。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磁盘、光盘等等不同的介质来存储这些获得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电或者光来传递这些信息。当信息依附于某种物质之上时,它就要受到某种物质的物理规律的束缚,虽然它又可以跳脱这个物质转而利用其他物质形式来表达自己。但是,脱离开具体生命体单纯的研究这些信息,是十分晦涩难懂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很好的诠释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比如说,你现在穿越回到秦朝,直接与秦人对话,估计你一句话也听不懂,弄不好会被当做奸细斩首。

    而通过被测试者的大脑回放这些记忆,他会一代人接一代人的在大脑里把远古信息翻译过来,成为现在人能够看明白读明白的信息。

    在月球天河基地,云龙就已经通过量子纠缠通讯系统获得了志愿者DNA中存储的信息。但是一直没有破译出来,后来通过两年多的科研攻关,利用被测试者的大脑储存的知识储备当做介质,把远古信息化解成现代人能够读懂的内容。

    这个系统研制成功,接下来就是投入实际应用了。

    云龙不光是用它帮助失忆症患者恢复记忆,他还有一个宏伟目标,那就是利用DNA记忆信息,复原六千年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找到科学依据。

    如果想了解六千年前中华文明发展历史,轩辕家族无疑是最好的样本。

    生命科学研究院以官方名义与轩辕家族沟通、交流,最后确定轩辕怡霏以及她的哥哥、父亲、姑姑、堂妹和舅舅作为志愿者进行研究。

    轩辕怡霏的舅舅虽然不是轩辕家族的,但是利用他的DNA中储存的信息来纠正怡霏与她哥哥记忆中不属于轩辕家族的部分。

    比如说,怡霏与她哥哥记忆里都有在某年某月打猎,射杀过一头野猪、一只鹿的记忆,她父亲、姑姑的记忆里只打到过一只鹿,她舅舅的记忆里打到过野猪。那么,射杀野猪这件事,应该是她舅舅所在家族里的记忆,而不是他们轩辕家族的记忆。

    研究了三个月,有关六千年前的历史还是有些断断续续的,云龙只好按照黄帝有25个儿子的传说,分别寻找不同的样本,每个民族都各找男女两人进行研究。

    经过云龙他们不懈努力,六千年前的华夏古文明终于呈现在了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