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嫁郎君:郡主貌似不想嫁给竹马 » 第三章 不是世子,是将军(修)

第三章 不是世子,是将军(修)

    腊月,没几天是好天气,但不同寻常的今天晴日当空,云彩微卷微舒,京都街巷似比往常更加热闹,有街头卖糖的小贩叫卖吆喝,走街串巷;有生意昌隆的酒楼店小二招呼顾客,报菜名单;也有歌舞乐坊,名妓美人惹得过路人面红耳赤,春意微漾......

    “城门口是发生了什么?二丫你去瞧瞧。”一位拄杖老者指着城门方向,望向立于身旁的双髻女童。

    天真无邪的女童发现了热闹,也涌进了人身鼎沸的“浪潮”,顾不得拥挤,只听他们说道。

    “哦,听说是将军打了胜仗,班师回朝啦,你瞧瞧那阵仗,多威风。”

    “听说,那将军长的是玉面菩萨相,拿的是阎罗鬼斧刀。这能不打胜仗嘛。”

    “娘,我以后也想当大将军,也要打跑坏人。”

    “我家那口子,是在衙门里办事的,说是将军战事大捷,今儿回朝交代呢。”

    ......

    “快看,他们来了。”

    京都百姓在白虎大街两旁议论纷纷,不论是青年妇女,还是黄发垂髫,对这刚入城门的将军满是兴趣地打量。

    行伍阵仗缓缓驶进,最前头的是一位身骑棕红色马匹的将军,看起来年岁不大,但给人一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最前头的将军是何许人也?可是朝中新贵,看起来年岁不大啊。”面摊的一位食客询问旁边的同僚。

    “他是广平王世子,真真少年英雄,还在总角之时就上了战场,之后又立下了无数战功。”旁边同僚耐心地答解,眼中不乏透露对这少年英雄的钦佩。

    周围更有女眷为之动容,不知是谁压低了嗓子道:“这位小将军像是话本中的神仙哥儿,丰神俊朗,明眸皓齿,眉目传情,暗送秋波。”

    “人潮”的一角传来阵阵哄笑。大娘,后面两个词可不能乱用哦。

    回到京都,宋明原发觉原先景物一切变了,但好像又未曾改变.....街道青砖斑驳,偶有水渍洒扫尘灰,白虎大街还能听到夜半的钟声吗?

    ......

    宫城门外,宦官闫福利和一小内侍在此等候,宋明原见其二人,举手示意队伍停下,静等对方开口。

    “原世子,老奴在此恭贺您返京,您为陛下又护住了一寸江山,老奴是奉陛下口谕前来迎接大功臣觐见的,除原世子外,其余将领可暂代羽林军要职,明日可在军营上任,世子,请吧。”闫福利说完,就做了个请的手势。

    宋明原不作犹豫,翻身下马,期间望了望跟随自己多年的一兵一卒,生死兄弟。

    “公公可直接称我军职,带路吧。”宋明原大步快走,直越了闫福利,其甚是不屑不羁,又有几分潇洒自然。

    鲁阳王府,洛明轩内,女子闺阁。

    “广平王世子可是平安回到京都了?”顾嘉宁站在窗边,询问身后的闻羽,不再是往常的纨绔不羁,取而代之是云淡风轻,偏偏叫人看不清端倪。

    “宋将军及众将领已平安抵达京都,如主子所言,在城郊普济寺发现有三百精卫埋伏,许是世子提前知晓,改走水路,这才是使暗杀落空。”闻羽持剑,对着自己主子的身影报告今日情况。

    “啧,这是哪里的腌臜货,出了人力,竟忘了脑子。应该是京都有头脸的人物,势力不小嘛。”顾嘉宁先是一股极度嫌弃的嘲笑,之后淡淡而言,“闻羽,你还是处理京都之事吧,其余的我还未曾想好。”

    闻羽听闻,也就告退了。屋子里只剩下了顾嘉宁。

    要变天了,顾嘉宁一手伸出窗外,眉头紧蹙,郁事难解。

    “我可没遇到比这更棘手的大麻烦啊。”

    ......

    “三哥,你怎么还在树上,等一下爹和大哥就回来了,快下来干活,人手不够。”原本被心上人的不告而别气得忘乎所以的宋覃儿近日终于清醒。

    “小覃,我出府一趟,有事你先顶着。”少年继而向前一纵,找到支点,又是一旋,跃到了屋顶上。

    香玉坊内,美人如云,有一伊人执灯起舞,其绫罗披帛轻逸随着曼妙舞姿展示着不知人为的媚,三千青丝谁人怜,五尺红苕不应求。

    一间香阁中,一位紫衣华服的少年端坐在主位上,手中取一茶盏把玩,那人正是宋知星。香玉坊在外名头虽是风月之地,但人流客多,收集买卖各地情报最是容易,这也是宋知星当初设立香玉坊的缘由。

    “我想知道今日城郊人手埋伏的雇主是谁?”宋知星低头暗暗说道,不看前方站着的娉婷女子--流香。

    那女子听闻,连忙双膝跪地,让人看不出任何感情:“属下办事不力,尚未打探清楚,只知那位雇主姓白,至于他如何避免盘查,其中环节必出了差错,属下认为坊中已有内鬼,不然怎会认不出,找不全。”

    “所言不虚,你竟也这般认为,香玉坊是该整治整治了,它到底还是我的。这事儿交予你去办,熟人也不必留情。另外,择一支精卫暗中保护我大哥,不要让他发现。”

    处理完正事后,宋知星从暗道原路返回,没有错过宋明原的接风洗尘。

    宋明原和宋知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十年前,宋知星真实经历过“以兄作父”的遭遇,对于大哥宋明原,有信任,有敬重。

    广平王府的人因着宋明原的归来,欢喜常溢于言表,张灯结彩的望月楼阁,明盏高挂的曲回长廊,有着饭香飘溢的锦绣院亭。

    一切真是没变啊,一样有家的味道。

    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处了,这个地方是家,这个时候是宋明原的弱冠之年。

    ......

    宋鸿将自己的大儿子叫入书房,摒退下人,都在外守候,无急事不可冒进。

    “今日返京,又有陛下独室相邀,可是陛下有什么要紧事吩咐?”广平王为自己倒了一杯茶,自顾自地喝了起来。

    “并无要事,只是谈了些军中任职人选的事罢了。”宋明原自打进入书房,头就没抬起过一次,保持着垂头听教的姿态。

    一声老者叹气过后,年长者语重心长地开了口,

    “一切皆不重要,我只求继我之后,你能保全这个家,”广平王仰头一杯痛饮,尽显大将豪气凌厉,将杯子狠狠地砸到案上,只继续地说道:“将帅回京,免不了朝堂动荡,我与鲁阳王怕是要当权衡的靶子了。之后的朝堂纷争,望你谨慎处之。”

    话至于此,宋明原还是直盯着眼前的干涸而泛不起任何涟漪的白瓷杯盏,双手举于头顶,面向自己身前的长者,像是,立下这终身为此奔波的誓言:

    “儿明白,儿定不负阿爹嘱托,儿以后定会帮阿爹分担,广平王府也绝不会分崩离析,广平王府也不会走向没落,耻笑于他人。”

    用我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家。既是终生沙场,万里驰骋,万所不辞。

    宋明原掷地有声,将自己父亲的嘱咐转化为自己今后的承诺,万般珍重。

    “由此,便好,定要为我护住你娘亲,这是终生的誓言。”广平王第一次对自己的大儿子展露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