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怒怼李二,他还跪求我出山 » 第二百零七章 三观

第二百零七章 三观

    “孔圣然当初一开始推崇的礼仪的意思是,礼从本心,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圣人已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礼仪了,我们怎么还要去给人家的意思更改扭转了呢?

    老祖宗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到底就是让你们谦虚懂礼仪,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即使别人有的地方可能是比不过你,但是肯定也有值得你去学习的地方。

    孔师,其实我说句真正的心理话吧,什么南学北学的都是糟帕,只有糟帕才会不断的产生延续出糟帕,之前的时候在朝堂上总嚷嚷要陛下嫁个闺女去安抚外邦的那些,就是那些觉得自己饱读诗书,学习了孔孟之地的读书精英。”

    说起了这些,江云卿站了起来,对孔颖达他们问道:“请问,孔圣人说的是,别人在你家里的地方上作恶多端,杀人放火,侵略你的家园,还叫你去找你家陛下,送个女儿给他们来维持边疆和平?”

    哈哈哈哈哈哈!!

    孔颖达听了江云卿的这番话以后,笑道:“我们的圣人说的是礼尚往来,我大唐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尽管也有平和以礼相待之心,可有的人得寸进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哪怕孔某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要上去奋勇杀敌。”

    “是啊,这不就是圣人们也说过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圣人之学的意思不是都已经很明显了吗?圣人的话,就是那个意思,就是那个道理,何必非要加上那么多的解释去曲解圣人的意思呢?到时候只会画虎反成犬。”

    江云卿越说越来劲了,“所以,孔师,您想好好的整合儒学,把圣人的意思重新拔乱反正,学生是非常赞同的,成书之时,江家印书局愿意免费为孔师印刷,让真正的圣人之言,圣人的意思好好的传播天下,让其他的那些什么糟帕之说,歪理曲解,通通都消灭吧,是时候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圣人之说了。”

    一下子,大家都一言不发了。

    “我懂了,我懂了,我都懂了。”方括就好像突然明白了一个什么很重要的事情一样,激动不已的道:“我明白了,我都明白了,明白了江郎君让我来这里教授学生之前说的三观了。”

    孔颖达他们一个个的都看着方括,一脸不解,“三观?什么三观?”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括说的激动兴奋不已,可是孔颖达等人还都是一脸的不解,所以方括继续说道:“教书育人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着孩子们的三观,良好向上的三观,可以现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看待不同的问题。就是帮孩子们养成换位思考的能力,提升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人生观?就是告诉世人活着和生存的道理,到底是为了什么的。

    打个比方吧,我在来到江家庄教书之前,对于这些庄户们人家,都是很看不上的。甚至是觉得教育这些庄户们人家的孩子,是很不屑的,因为在我的想法里,即便是他们可以断文识字又能如何?

    到最后,没有举荐和科举,也就是一个识字的庄户而已,以后还不是要种田耕地。

    可是,江郎君也说过,这就是阶层眼光,鼠目寸光!

    我和那些庄户们对比,也不过就是有了这点子断文识字的能力而已。可是庄户们都会把自己家里舍不得吃的,攒下来的白面,鸡蛋,做好了拿来给私学里的先生们,一开始我还觉得自己吃不下那些东西,现如今看来,错的错的彻头彻尾的人是我方括,我方括简直不配为人师表,不配在江家庄的私学里面教书啊。”

    方括说到了这里一脸的羞愧不已,“我自己本人都没有形成良好向上的三观,自己都没有一个标准的看待事情的价值观,我居然把人生中,做人资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了,江郎君,我以后没有课的时候,也想去田地里劳作劳作,去天地里面看看那些给我衣食的庄户们,帮他们干点活,要是没有他们在辛苦劳动,我们又怎么能坐着在教室里好好给学生们上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就好比孔颖达眼里的三观就又是不一样的了,他想整理儒学,想要弄清楚这些圣人之言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可是圣人的意思就已经是明摆着在哪里的了,不用在画蛇添足的多说那些多余的话了。

    所以,孔颖达觉得现在只要把这些圣人之言直接翻译成大白话文就可以了,越简单越好。

    而其他的几个人也好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一样,特别是陈安,之前的她一直不知道自己到为什么要做官。

    其实很多当朝的为官者都是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官的,但是陈安现在明白了,做官就是圣人之言里面说的非常简单的:为民做主。

    “孔师,刚刚您说的那个不成熟的想法,学生现在觉得大有可为,而且还有必要为之。”陈安看着孔颖达说道。

    “云卿啊,我的父亲孔安,也是我的半个师父,他的这辈子都没有一个嫡亲的弟子,所以现在暮年之时,想叫我帮他找个可靠的嫡亲传人。”孔颖达整理了一下衣服,“今天听你一言,听你对儒学的理解,和家父还有我本人的理念很是一致,刚好今天杜大人,段大人,陈大门,还有出自我孔家书院的方括都在这,我想替我父亲收你这个徒弟,不知你是否愿意呢?”

    意外吧?惊喜吧?

    江云卿就感觉自己好像是中了一个千万级别的大奖一样,这幸福啊,这快乐啊。

    就好像是你刚丢了一个果6手机,然后有人给你送来了一个最新款的水果十三香手机一样。

    五姓七宗,他们很厉害吧?

    可是他们到底也只是一个氏族而已。

    可是孔家不一样,那是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点一滴的积累下来的士族,而不是氏族。

    之前,一个《百家姓》就已经让孔颖达是大开眼界了,觉得江云卿是才华过人。

    如今,江云卿还是这么的懂儒学,和自己的理念一样,都想把发扬光大。

    本来,以孔颖达的身份,一直觉得自己站着的位置太高了,有的话不方便说,或者不好说,因为他说出来的话,也是可以代表圣人之言的一部分的,他要死反驳了南学北学的那些,不就等于反驳他自己祖宗了。

    之前孔颖达还一直在死磕这个,现在江云卿的话一下子就让他明白了过来了。

    圣人之学,圣人之说,来来回回的其实也就那么几句话而已,哪有那么啰嗦?哪有那么复杂?

    在加上三观的认知基础下,好好的这个好儒家学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自己的父亲孔安这一辈子都未完成的心事,顺便也可以一起的解决了,这是好事啊,大好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