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江湖险恶我先撤 » 11下山

11下山

    邹老道走了几圈,便叫任光来学,任光有了前面的基础,绕八字也不是很难。

    和原来不同的是,过去的一年,任光都是自己绕树,邹老道来过几次,教给他十形桩的桩法,剩下的时间都是任光自己在练,现在老道单足点地,跳将起来起来,脚尖连点几下树干,飞身而起,坐在一根粗大的树枝上,离地几丈高,给任光看功。

    任光含胸拔背,摆好桩形,胸口微露一道铜光。

    任务来了!

    奈何任光这任务只能从这个牌子看,没有系统提示音,他要是不注意,完成了都不知道。

    任务:完成绕树拾万圈,提高拾五点轻身,获得成就:金蛇缠丝,于对手靠近时,身法额外提高拾点。

    邹老道嘴中不断让任光不断变换桩形。先前交给任光的都是基本功,从这天开始,交给任光的就是步法。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绕来绕去,绕去绕来,过了三年。

    为什么后面的绕八字练了三年,因为第一年,每次只练一形,只需熟识即可,后面三年,练得是变化,十形变百形,百形变万形,千变万化。

    此时任光已将十种桩法练得炉火纯青,任务也已经完成,别看任光现在只有十九点,但是有成就——金蛇缠丝的加持,跟人近身短打的时候,身法额外的快,日后任光在江湖之上扬名,仰仗的就是身法之能,任光的身法算得上江湖之最,只是现在他仍浑然不知。

    任光这就是井底的蛤蟆——没见过多大的天,他不知道自己这十九点的轻身到底多强,等到要是跟人真近身打了起来,二十九点轻身,放眼江湖,比他高的没有几人,可是他自己现在不知。

    邹老道见任光身法已然大成,就要传他掌法,但自己不敢独传,又叫来师哥毕云长,两位仙长各取所长,传给任光一套掌法,是二位仙长独创,叫做八卦游身掌,又叫缠丝磨身掌。

    这套掌法,是内家拳,讲究身捷步灵﹐随走随变﹐与对方交手时身体起伏拧转﹐敏捷多变,总共是八八六十四式。

    有道是:形如游龙﹐视若猿守﹐坐如虎踞,转似鹰盘。

    另外又传给任光一对兵刃,一对护手双钩,另有一套八法神钩,是内家兵器。

    自此任光在山上白天习武,也里二位老师给他讲江湖之上的成名之士,各大门派,包括自己的门户,还有行走江湖的术语黑话。

    任光这才知道,这个世界的武学分为八个等级,上四级是生、死、休、伤;下四级是惊、景、杜、开。每个等级又分三品,

    但是这上四级中,能达到“休”级的人具都是隐世不出的剑客,若是能达到“惊一品”级的人,都是江湖之上了不起的人物。即便是只有惊二三品,也能独当一面。要是再往下,就不值一提了。

    除了武学修为,还有身份地位,若是有伤惊之武学,行走江湖又行侠仗义之人,便称作侠客。

    这人要是有了伤一品以上的能耐,便叫做剑客。

    倘若能到了生死两门,便是剑仙,敢说羽化登仙。

    任光的两位老师,都是休三品的剑客。

    简短解说,这一日,已是任光在山上十年光景,秋风萧瑟,树木凋零,任光在院子走了一趟自己的八卦游身掌,看着满园飘落的枯叶,不由得思绪万千。掏出自己的铜牌,现在自己的四维属性也大不相同。

    第一排还是空着,最后还是任光两个字。

    第二排开始,是四维的属性:

    力量:十三

    轻身:十九

    悟性:十三

    根骨:十八

    武功等级:伤(三品)

    武学:八卦游身掌,八法神钩,混元一气法

    成就:至空至明,抱残守缺,糙手之法,金蛇缠丝,八卦磨身,左右逢源,混元固体。

    八卦磨身(精):八卦游龙掌自带,与人贴身近战,每拾点轻身,提高奥义几率一成。

    左右逢源(绝):八法神钩自带,奥义离恨相逢触发后可以再次触发。

    混元固体(精):混元一气法自带,混元一气法每提高一重,增加根骨一点,混元一气法五重后,可增加两点。

    毕云长教给任光的混元一气法,每一重修炼的时间都要比上一重修炼的时间翻一倍。

    第一重要两年,第二重要四年,第三重要八年,第四重要十六年。

    任光有额外二十年的功力,所以现在混元一气法,正好第四重。

    任光现在若是和人比较拳脚的时候已经有四成的几率可以触发奥义。只差一点身法,就能够有五成的奥义几率了!

    可是现在任光还不明白这个奥义到底什么东西。

    另外任光发现,自己的抱残守缺把糙手之法激活了,本来自己在山上之时习武十年,现在加上抱残守缺,自己就算是练了三十年的武了。要不是有这个逆天的天赋,自己恐怕也到不了伤三品。

    看着手里的铜牌,自己本是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不知为何要穿越到这里,举目无亲,幸好遇到两位老师,传我绝艺,可是什么时候能终了呢,莫不是要老死在这山中吗?

    想到此处,不由得任光任道远长叹一声:“唉!”

    这时节就听身背后有人说话:“道远,进殿来。”

    正是在正殿参禅的毕云长道长,听见任光叹息,便叫他进殿答话。

    任光进到店里,双膝跪倒在地,叫了声恩师,不再多言。

    毕道长微睁二目,旁边的邹道长面沉似水,并不多言,任光觉得奇怪,这邹老道平日见到自己的时候,像个话唠似的,怎么今天也这么严肃,不知为何。

    毕云长问道:“道远,你因何故叹息啊?”

    任光不敢隐瞒,只得将自己心中所想告诉给二位老师。

    毕云长听完点了点头,叫了声道勤,道勤进来伺候,毕道长说道:“你去把,我和你二师父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吧。”

    任光跪在地上,不明所以,不一会儿,道勤手机捧着两个包袱进来,一个圆包袱,一个长条包袱。

    打开长条的包袱,里面是一对钩,毕云长说道:“道远你看,这是一对宝钩,有个名儿叫吴鸿扈稽钩,想当初越王勾践坐薪尝胆,逃回越国之后,越王勾践请能工巧匠,打造三千对钩,已做复国之用,无奈打造出来的都是平平无奇的铁器,其中有一工匠,为打出宝钩,不惜将自己的两个儿子,吴鸿、扈稽投入冶炉之中,最后得到一对宝钩,紫薇薇一道霞光,钩到之处无不分离,这边是那对吴鸿扈稽钩,现在赠予道远你,以做防身。”

    任光跪走两步,双手接钩,捧在怀里,钩外有个皮套,打开皮套拉出钩来,一道寒光直逼人的二目,无由来的一股子杀气。

    又打开圆包袱,里面是一套衣服,几两碎银和一把剃刀。

    毕云长说道:“今日道远你已动凡心,说明你我师徒情分到此,明日你便下山去吧。”

    任光听到此话不由得一愣,说道:“师父,不知道弟子犯了什么错,您要赶我下山,我不下山,我还要在两位老师面前用功,光大我们的门户!。”

    毕云长笑道:“你这孩子,又说蠢话,终日在我这山上,如何光大我们的门户,此番叫你下山,游历江湖,才能光大我的门楣啊!”

    任光知道自己恩师主意已定,便不再说什么了。

    毕云长伸手拿过包袱里的剃刀说道:“徒儿,你要下山,为师还要给你理一理头发,好方便哦在江湖上行走。”

    说着话,一只手扶着任光的脑袋,一只手拿着剃刀,给任光理发。

    任光跪在地上,不由得二目落泪,十年时间,二位老师对自己恩重如山,如同再造的爷娘一般,如今就要下山,心中自有万千不舍。

    那一直未曾说话邹云觉道长,也是老泪纵横。

    理完了头发,任光心情也已然平复了许多,用手一模,嗯?我头发?脑袋上面怎么光秃秃的?后脑勺怎么好像有个辫子?

    这!现在不会是清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