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总有道友想害我 » 第二十五章 神识与术位

第二十五章 神识与术位

    锦衣上修侃侃而谈,将修炼一事,由浅入深,慢条斯理,层层解剖。将这些秘传简明扼要,掰开揉碎,传授给这位让自己十分欣赏的弟子,就差直接喂给林烨吃。

    境界高深的名师是十分关键的。与那些庸碌之徒不同。那些大佬总是能够指出关键之处,毫不拖泥带水,毫无细枝末节,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让人感觉逻辑缜密,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林烨睁大双眼,集中精神,一字一句丝毫不敢遗漏。事关前途,由不得他不重视。

    锦衣上修毫无停止之意,只见他继续开口说道:“谈起修士和凡人最根本的区别,还是神识的诞生。道身的蜕变和灵力的凝聚,实际上只不过是力量的外显。

    道身的蜕变来源于膻中与心脏的联通,从此你便是堪比拥有了两颗心脏且更甚之的身体,血气澎湃,犹如汪洋恣肆。经过膻中穴和心脏内两枚道种的洗练,寻常的血气会不断精粹。你对外界灵机和食物的摄入需求俞加庞大。直至你的血气烈如浆汞,生机蓬勃。由于这一阶段需要道种洗练,有神纹浸润,被称作血肉生灵。

    灵力的凝聚来源于道台的建立。道台是从无到有,由虚化实。看似漂泊无依,动若浮萍。实则巍峨崔巍,固若金汤。它会随着你实力的提高而成长,即使筑基修者尚未修行功法,也会被动地引发灵力潮汐,使修士沟通天地,吐纳灵气。这种被动吐纳会和能量潮汐共振,淬炼道身,同时会在道身身上留下痕迹,巧合的是,随着痕迹的清晰,先贤们发现这种痕迹是道文的一种。

    其实先贤们也观察过心脏和膻中内的道种,这两枚道种也是由道文组成,但还融入了许多命理变化。先贤们认为这和气运因果相关,便对此讳莫如深,不再强求堪破。像这种随境界突破而伴生的道文,因其巧夺天工,钟灵隽秀,可谓夺天地之造化,故被称作先天道文。

    先天道文为个人专属,得天独厚,独一无二,不可或缺,不可复制。

    血肉生灵,生生不息;神纹淬身,沟通天地;灵机搬运,调动伟力。

    这一切看起来是多么协调,错落有致,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但徒儿你想过没有,这难道是他本来就存在的吗?不,寻根溯源,其中的奥妙便在于神识的存在。

    神识勾连命运与因果,贯穿虚拟与现实。仰观天地之广阔,俯查品类之全盛。是心灵的映照,是沟通的神桥,解密的钥匙。

    神识诞生于泥丸宫,是神魂力量的具现。凡人的泥丸宫里,五蕴不全,六识蒙昧。神魂被先天镇压,浑浑噩噩,难得超脱。筑基之后,一点心光落于泥丸宫,犹如石子落入平静的潭水,又如同黑暗中燃起烛火,驱散弥蒙。有无量光,无量寿之感。虽然微弱如米粒之珠,但真灵得到初步解放,这是真理之火,希望之光。

    神识是神魂力量凝聚出的核心,是神魂力量由虚转实的外显,是神魂意志干涉外物的媒介。只有突破筑基瓶颈后,利用天地反馈带来的规则补偿,才能使得神魂力量被规则承认,凝结出神识并干涉物质世界。

    神识有着无穷的妙用。

    首先是感知的变化。神识是六识之外的第七识。神识诞生以后,可以感知更多肉体凡胎无法观察的事物,比如灵气灵机的浓郁多寡,道文的形象。筑基被称作修行之始,其中的一个要点便是可以通过神识直观的看到本源,使得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更深入地理解天地间的奥秘和规律。

    筑基之后,泥丸去昧,识海诞生。神魂居于识海上方,体内情形,纤毫毕现。同时,以修士自身所立之处为锚点,周身的部分空间会映照进识海深处,此处空间的种种情形在神识扫描下一览无余。

    这一空间被称为体外神识空间,是识海力量的映照,是神识能够扫描的范围。其与识海空间开辟的大小有关。一般的筑基修士,体外神识空间为方圆十丈左右,精英子弟为二十丈,上宗子弟可达三十丈以上,其中强横者,利用特殊秘法可以开辟到四十丈以上,但唯有完美筑基的子弟才可达到七七四十九丈。

    法则所限,先天所定,道途无悔。识海空间只有在每一次突破境界瓶颈的时候才会大肆扩张,虽然存在一些识海秘法,号称可以扩张识海空间。但只能算修修补补,无济于事。

    神识的强度取决于神魂力量的大小。筑基之后,识海空间的大小被限定,但神魂力量却需要不断积蓄,练气期的灵魂强度远远不够。没有神魂力量作为根基,神识的使用次数将十分有限,神识的强度也非常弱小。筑基阶段的修行,补充识海空间的神魂力量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为修士后,许多手段必须依靠神识才能施展。有些强力手段,需要等神魂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展现。修习法术,秘术等均需要在识海空间凝聚道文,术法才能在现世的映照,从而具有威力。凝聚出的道文要占据一定的识海空间,才能辐射到整个神识所笼罩的范围。

    识海空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一定境界下,修士所能凝结的道文数量也是一定的,在境界突破的刹那,已经被确定。通常,修士们将可以凝结道文的位置称为术位。

    识海空间的大小决定修士该境界能修习的术法数量上限。神魂力量的多寡决定术法的使用数量。不同威力的术法,需要消耗不同数量的神魂力量。因此,术法的选择一定要慎之又慎。不仅要考虑搭配,还要考虑修习顺序。

    此外,还有其他方面也要消耗神魂力量。比如修成神识后,便可以利用神识进行御物了。

    神识御物,于平地起惊雷,于润物细无声,御剑飞行、暗杀逃跑,斗法手段大大丰富。但代价就是对神魂力量的消耗。

    一般的物品,若要使用神识驾驭,不仅消耗大,威力也不出众。必须使用特别的材料,才能配合神识发挥更大更强的威力。为了减少神魂力量的损耗,增幅宝物威力,便需要在识海空间和宝物分别凝结特殊的道文呼应。在识海空间凝聚道文便要占据术位,因此这类宝物的数量也是十分稀少。

    数量的限制,带来的是宝物威力的巨幅提升,堪称为本命雏形。也因此,筑基修士使用的宝物和练气阶段有了质和量的差异。

    术位,导致了筑基修士的流派悬殊。

    比如我派的御兽流。除了本命御兽,筑基期每增加一位兽宠,均需要至少一枚术位。又比如体修流,他们血气澎湃,血如浆汞,需要消耗大量神识和术位才能自如的搬运气机。法力流同样如此,灵机的搬运也需要消耗神识与术位。

    每位筑基修士,他们的术位选择都是慎之又慎,精益求精的。也因此,除非特殊情况,只有筑基修士才能抗衡筑基修士。

    最后切记,因为神识的存在,筑基后很少有机会与敌人贴身对抗,你一定要学会对斗法距离的把控。身位拉扯是战斗的艺术,这是成为高手的必修课,你一定要勤加练习。在未来,斗法的方式越加多元,切记不可鲁莽大意。”

    林烨听了这些秘传,心神大动。见锦衣上修介绍完毕,暂停尊口。连忙将心中的疑问讲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