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真没想重生到高中啊 » 第十四章 野生的配货站小老板

第十四章 野生的配货站小老板

    镇上有不止一家黑网吧,而且现在这年代还不怎么查身份证,只要交钱就能上网。

    陈星随便搜了几个物流信息平台,用qq邮箱轻松注册了账号。

    陈星要做的跟那些配货站的老板一样,就是从繁杂的物流平台上筛选出合适的信息,然后卖给货车司机,从中赚取信息费。

    这事说起来容易,实际上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比如货源地在哪,货车司机把车开过去的油耗是多少,要运送的是什么货物,车子能不能装的下,送货的目的地是哪里,能不能走高速公路,高路公路的费用是多少,需要多花少时间,回来的时候能不能顺路再拉一些其它的货物……最重要的是要结合货主的报价,计算出这趟任务到底能不能赚钱,赚多少。

    这些因素对货车司机来说都是不可控的,里边坑很多。

    而且这些货车司机很大一部分都是四十多岁的农村人,互联网对他们来说是个很陌生的东西,他们根本不信坐在电脑前敲两下键盘就能找到货源。

    就算是有些人去过大城市涨了些见识,知道电脑这东西很有用,不过对键盘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按键天然就有一种畏惧感,根本不敢自己去尝试。

    他们更愿意有人直接把工作介绍到自己手里,靠力气和时间去挣钱。

    所以像配货站这种几乎没什么成本,单纯靠信息差来赚钱的行业直到2015年左右才大规模消失,因为这时候互联网已经大范围普及了,也就没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正因为开配货站没什么成本,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

    如果配货站的老板不靠谱,只想赚快钱,他就可以随便找个拉货的任务卖出去。

    只要能提供货源地的电话和联系人,货车司机也联系上了对应的人,确认了信息的真实性,那这笔信息费就算赚到手了,至于货车司机能不能赚到钱,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可是陈星不能这么干,因为他的目标客户是刘婶一家。

    如果刘婶家的第一单生意就赚不到钱,陈星这个野生的配货站老板也就做到头了。

    陈星把那些繁杂的物流信息一条条的整理出来,耐心的分析了两个多小时。

    黑网吧的环境很差,里边又闷又热,旁边的小孩们还在吵吵闹闹的打着CS,陈星几乎是强忍着把这帮小屁孩子痛揍一顿的冲动,傍晚的时候总算找到了几笔还算合适的生意,趁着天黑之前赶回了奶奶家。

    奶奶刚开门就忍不住数落:“你这孩子去哪了,怎么天黑才回来,你妈都打电话来问了好几回了。”

    “我就是出去转了转,这不是回来了么。”

    “好了赶紧吃饭,一会儿给你妈回个电话……”

    陈星根本顾不上亲妈,胡乱扒了两口饭又要出门,奶奶赶紧拦着:“天都黑了怎么又要出去?”

    “奶奶放心,我去斜对面刘婶家串个门,马上就回来。”

    这时陈星爷爷站起身:“陈星已经长大了,别把他看的太紧,而且他难得回来一趟,愿意在邻居间走动是好事,正好我也出去转转。”

    反正也是饭后无事,爷孙两个只当是饭后消食,散着步便到了刘婶家串门。

    刘婶家也是刚吃完晚饭,刘婶的男人也姓陈,在同一辈兄弟中排行第五,陈星爷爷可以直接叫他“老五”,陈星却是要喊一声五叔的。

    陈老五倚靠在坑上看电视,看见陈星爷爷来了,连忙起来递烟。

    “叔,您咋过来了,吃饭了没?这是大哥家的儿子吧,几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

    “五叔好,我今年十八了,还在上高中呢。”

    “好,好,一看就是读书的料,将来肯定像大哥一样有出息。”

    ……

    陈老五自己也点上一根烟,和陈星闲话几句家常。

    似乎村里的交际都是这套模式,先问对方吃饭了没,再夸一夸对方学习好,个子高什么的,走完这一套流程才能谈正事。

    当然,在陈五叔看来陈星根本没什么正事,就是跟着家里长辈来串个门而已。

    陈星却是有目的而来,故意把话题往那辆货车上引:“五叔,您家那辆车多少钱买的啊,看着真霸气,我看全村都没有几辆。”

    陈老五不好意思的笑笑:“不贵,买的二手车,我也是跟着人家学,搞些运输的生意。”

    陈星爷爷弹了弹烟灰:“我看挺好,咱们农村人不能光指望那一亩三分地,地里不忙的时候是要找点事情做。”

    陈老五听了直叹气:“谁说不是呢,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最近一直没什么生意,这都半年了也没赚多少钱。”

    陈星接过话茬:“五叔,您平时拉的都是什么货,都跑哪些地方啊?”

    “一开始是听人介绍,去津城那边的废品收购站装一些废旧的书本和报纸,拉回来卖给隔壁县的造纸厂,其实每趟也赚不了多少钱,最近几个月造纸厂那边环保查的严,听说是环保局不让用纸浆了,要改用木浆造纸,连带运输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陈老五毫不避讳,把自己的生意渠道一股脑抖了出来。

    陈星心中好笑,陈五叔也太没心机了,按理说这属于他家的商业机密,这么轻易就说给别人,难怪他赚不到钱。

    另一方面,陈星也知道了为啥陈五叔的车总是闲着,加强环保淘汰落后产能是整个社会的大趋势,不可逆转,陈五叔的这个渠道恐怕以后会彻底作废。

    陈老五满面愁容,摸过香烟自顾自的又点着一根,还问陈星要不要也抽一根。

    陈星笑着拒绝,而且现在时机合适,是时候谈点正事了。

    陈星捏着下巴,假装突然想起来:“对了五叔,前两天听我的一个同学说他家要用车,好像是要拉水果什么的,不知道您这车合不合适,要不我帮您问问?”

    陈星爷爷笑了:“你从哪听的这些没头没尾的消息,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你五叔做的是正经买卖,不要捣乱。”

    陈老五也只当陈星是人小鬼大,村里很多后生都有这个毛病,嘴上的毛还没长全,大人说话时总喜欢强行插嘴,故做成熟。

    陈老五笑笑的点头:“行,那就让陈星帮着问问,过几天给我回个信儿,说不定真能行呢。”

    他嘴上虽然这么说,脸上分明写着两个大字: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