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马踏祁连 » 第三十九章 主力杀到

第三十九章 主力杀到

    有形且能直观感受到的是,出征时高达2.5万的总兵力,经过连续失利和一路骚扰,已经下降到不足1.6万人。

    虽然有一些逃跑走散的前锋羌骑陆续归队,但是总兵力大幅度下降,羌骑蒙受巨大损失,就算是能够拿下马家堡,也是难以弥补的了。

    至于1千多被马家堡俘虏的羌骑,就算接下来的大战西羌胜利了,但是对他们来说,等待的只有未知的人生。

    在这个野蛮血腥、崇尚武力的时代,一个战士被俘虏投降,就算最后回去了,也是他人生难以抹除的污点,会被族人、甚至家人鄙视一生,死了可能都没办法埋进家族墓地,与家人一起长眠,在另一个世界都要蒙受耻辱。

    前锋大军的失利,让羌王完全冷静下来,马家堡实际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和防守能力,完完全全击碎了羌王和一众头人的乐观预计,给了在青海高原上苟了十几年、第一次出山的羌人们沉重一击。

    冷静下来的羌王,无疑是可怕的对手,开始稳扎稳打、稳步前进,不再给游击的义从任何可乘之机、

    中午时分。

    被连续骚扰阻击的羌骑大军,带着一身的疲惫,终于赶到了马家堡。

    人马过万,无边无际。

    马暃站在城墙上,看着原野上列阵和奔驰的羌骑大军,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刚刚经历一场大胜正在休息的义勇,匆匆忙忙的上到城墙,看着原野上的大军,每个人心里也都沉甸甸的,连只要不在自己父亲身边,就比较活跃的张越,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羌王站在大帐顶端高高的平台上,脸色阴沉、神情冷峻,仔细观察马家堡城墙良久后,对身边的一个头领发出了第一个命令。

    俄顷,2000盔甲齐整、兵器鲜明、背负长弓的精锐羌骑,打马出阵,直奔远方的城墙而来,距离一箭之地后,猛然向两边分开,避开城头激射而来的几根粗大弩箭,人借马力,手中的长弓持续向城头放箭,射程、准头明显比羌骑前锋更远、更准。

    这部羌骑直属羌王,本就精锐,穿过祁连山脉后,又得到了敦煌本地世家大族兵器和铠甲的补充,战斗力、战斗意志与其他羌兵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韩桐指挥城头弓箭兵反击,但距离较远、处于射程极限,羌骑骑术、射术精湛,弓箭不是射空,就是被羌骑击落。

    弩箭发射间隔时间长,准头比较差,好不容易射出后,这些羌骑还能准确判断落点,猛然加减速予以避开。

    就算是射中的,其他羌骑也能及时控马,防止出现连锁反应,充分体现了这支羌骑的精锐。

    双方都在极限距离远程攻击,效果都不太好,总体来说,马暃这边毕竟是义勇,士气再高也不能完全弥补技战术和战斗经验方面的差距,让羌骑占了点便宜。

    羌王又让人书写劝降书,四处射进城内,又让那些大嗓门的羌兵对着城墙喊话,要求马家堡绑缚马暃、献城投降,否则城破之日就是屠城之时。

    这种有枣没枣打三竿式劝降,不能说没有效果,确实有几个意志不坚定的,被吓得踹踹不安。

    还真有那脑残的,仗着自己的年龄和资历,竟然真的跑去找马暃,说什么城外敌军势大,不如投降以保全众人的性命,不然城破可就悔之晚矣,把马暃都给气笑了。

    不待马暃发火,身边的人就二话不说,用棍棒拳头一顿好好教育,确实是脑子坏了。

    张越这小子觉得还不解气,硬是把人打入囚车,满堡游街,把这一家人弄得就像过街老鼠一般,从此再也抬不起头来。

    同时,张越又组织人大肆宣传马家堡内部粮草充足、城坚甲利、义勇勇猛,外加老族长召集援军、不日驰援;那西羌蛮夷凶残愚昧、没有人性,投降一家人就要为奴为婢,房屋、积蓄就要被抢被夺,没有任何出路;马家堡大小族长宅心仁厚,让大家有田种、有粮吃、有房住、有学上,唯有跟随族长死战,方能保卫全家、保卫全堡、保卫自己的幸福生活,引起了全堡的共鸣,马家堡百姓同仇敌忾,民心可用。

    城外,羌王给了马家堡下马威后,见士气有所恢复,组织羌骑本阵陆陆续续撤离战场,仍然驻扎在荻柯原先选择的大营,毕竟此地靠近山脉,边上有河,伐木、取水、防御都有优势。

    虽然厂房被推倒了,但里面的窑洞还在,也可以住人且暖和。

    荻柯负责重新建设营盘,重伤的滇乌负责留守大营。

    荻柯虽然之前惨败,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武勇,但是在营盘建设方面,眼光独到、能力突出,马暃那日看了之后也啧啧称奇。

    尤其是经历败仗后,荻柯也更加谨慎小心,总结经验,找准问题,改进不足,使这次建设的营寨,面积更大,防守更强。

    大营虽然没有做到方圆高下、随事深埋、木根重复、弥缝其阙,但也是栅栏木墙林立,箭楼望楼高耸,营寨旁因天寒地冻无法挖掘深沟大壕,但也是堆积鹿砦、拒马,并学马家堡的做法,挖了许多一尺多深的陷马坑。

    营寨内,各个区域泾渭分明,区域之间相互分开,粮草后勤分开囤积,注意防火,如果马家堡攻打或者偷袭营寨,恐怕得吃不了兜着走。

    前锋败兵失了帐篷、铺盖等物资,羌王不许再给,只划定一小块区域给他们露天席地宿营,并经常有意无意组织各部羌骑前去羞辱,这既是树立反面典型,让各部羌骑引以为诫,也是激发羌骑战士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军心和士气。

    在后面的战事中,除小部分冻死饿死外,剩余的前锋羌骑也是拼死相博,算是知耻而后勇,用血洗刷战败的耻辱。

    大部羌骑撤回营寨参与修建和休整的同时,羌王在马家堡两头城门处留有充足的羌骑骚扰和监视,并用鹿砦和拒马等物进行围困,防止大部义勇突然杀出。

    城墙周围游骑日夜不间断巡逻,把马家堡围了个密不透风。

    马家堡晴空万里,但暴风骤雨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