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下鱼鹿谈 » 第二章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第二章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顾耀之突然发现这汝阳城变得无趣了起来,东市的酒肆虽然热闹,但都是些撒泼打混之徒;西街的灯会也着实炫目,但似乎少了什么能让他兴奋起来的东西。这才是回京的第二日,他便开始怀念南方的日子了。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盘算着怎么能让他老哥放他回断水。突然房梁上似乎有些细小的声音,顾耀之一个激灵从床上翻了下来,梅花枪已然握在手中,踮步蹑脚走到屋檐下,闪身躲入阴影中。片刻后只见一黑影从房檐下摸了下来,顾耀之并未着急出手,黑影也是十分小心,先是只闪出半个身子探向屋内,见屋内并无声响,一个后翻便从房檐上跳了下来,这几丈高的房檐,跳下落地竟然几近无声。顾耀之在心中为其叫了个好,看样子功夫不弱,黑影从腰中抽出单刀,轻挑开门后的木栓,一个前跃滚地便窜到了屋内,还在地上尚未起身,单起一直脚,轻轻踩住那根木栓,好让其不发出任何响声。黑影慢慢站起身来,一步步的向床榻走去,突然手中单刀落下,一刀便砍向床榻之上。单刀落下但手感不对,黑影心叫不好,刚要转身,忽觉得身后一股劲风,来不急抽刀只能身子向床榻扑去。刚躲开第一枪,第二下便又追到了自己的后心,单刀握在胸前,想要当下这一击。哪知这是虚招,枪尖向下一转,刺向了大腿,黑影身形灵活,双脚用力双腿一抬便躲过这一刺,两脚撑墙人便悬于半空之上。这枪似乎会追踪一般,突然又向上一挑,对着黑影的前胸便来。黑影见来势汹汹,不敢硬接,于是壁虎游墙几个身形转换就上了房梁。

    顾耀之握着枪,掐着腰望向房梁之上,“功夫不太行,这轻功倒是不错。”

    放上的黑影死死盯着顾耀之,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柄飞刀,直射向顾耀之,顾耀之枪杆随意一摆便挡下了飞刀,然后摇了摇头,“暗器也不大行!”

    那黑影依旧不出声,手中单刀向天花板戳了一戳,顾耀之笑道:“我小时候淘不爱读书,总是偷跑出去,我哥为了锁住我,把这屋子弄得铁桶一般。”

    黑影尝试了几次,果然这天花板弄的密不透风,四处张望了一圈,看来只有打败顾耀之才能出去了。用力攥紧了手中的单刀,先又打触一击飞刀,接顾耀之躲挡的的间隙翻身跳下了房梁。

    顾耀之嘿嘿一笑,“怎么?舍得下来了啊!”说罢手中长枪一挥,扫向对方面门,黑影单刀反握于臂前,欺身先滚,以刀为盾撞向顾耀之小腹。顾耀之枪交左手,右手成爪使出了擒拿的功夫,伸手便钳住了对方握刀的手腕。那黑影眼疾手快,左掌拖地撑起身体,双腿腾空连环两脚踢向顾耀之,顾耀之右手变掌,迅速两掌击出,刚好抵住了对方的两脚。黑影单刀再出,对向顾耀之腰间砍去,顾耀之以掌为刀,后发先至切到了对方的手腕。黑影手腕吃痛,单刀险些把握不住,他灵机一动,顺势单刀脱手,仅以大拇指扣住刀柄,随后手腕一转,单刀便绕着其手腕转了一圈,刚好划开了顾耀之的袖子。

    顾耀之后退几步,“哎呦,这招不错!叫什么名堂?”

    黑影还是不答话,握紧了单刀,便向前冲。顾耀之铁枪一横,挡住其路径,右手出拳砸向其面门。黑影以刀铺路,一刀砍向砸来的拳头,哪知拳头砸到一半改为抽掌,只听得啪的一声,一记耳光打在了黑影的脸上,黑影吃痛向后退了半步。这一耳光着实不轻,打的黑影脸颊火辣辣的,抬起手揉搓了两下。顾耀之也不上前,就是站在原地挡住门口。

    “这一下怎么样,换了你刚才那一刀!”顾耀之还不忘调侃几句。

    黑影摆出架势再次上前,单刀劈斩,左手攥拳找寻空隙偷袭顾耀之。顾耀之依旧左手持枪,右手化解着对方的招式,眼见对方单刀砍来,也不躲避,右腿疾出,一脚踢到了对方的小腹之上。这一脚有余距离稍远,所以吃的并不算重,但对于黑影来说已算是败了一招。黑影不服气,单刀飞刀一起上,眼见就是搏命的架势。顾耀之不敢托大,先是左右闪躲过两发飞刀,然后身形一转垫步拧腰,一记势大力沉的轰拳打向对手。这个时机抓的非常的巧妙,本来黑影这一刀对着顾耀之的胸口砍的,顾耀之先前跨了半步,然后身体下沉,便将这一刀躲了过去。黑影想要再变招已是不及,只觉得胸口一痛,身体便飞了出去,挣扎着爬了起来,又突出了一口鲜血,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才幽幽的醒了过来,只觉得浑身疼痛,头晕目眩,似乎有人不断的在往她口中送着汤药,胸口似乎也不再那么痛了,但眼睛还是睁不开,只得沉沉的睡去。这一觉睡了好久,再次苏醒才发现自己躺在一处厢房内,虽不奢华但极其干净。见到她醒来,身旁的一位嬷嬷紧忙迎上来扶住了她,“小姑娘,你可算醒了,这都睡了五日了。”

    小姑娘刚要开口,发现自己似乎说不出话来,比划着想要询问这是哪里,嬷嬷看她手忙脚乱的也不知要做什么,于是说道:“你切莫着急,老婆子这就去喊夫人过来!”转身便跑了出去。

    不多时一位小衣襟短打扮的妇人走了进来,并未开口先摸了摸她的额头,然后说道:“看来是无大碍了。”又给她掖了掖被子,“但还是要多休息。”

    似乎太久没有人这么温柔的待她了,眼角不自觉的流出了泪水,张开双臂保住了这位妇人,妇人略微有些吃惊,但随后还是温柔的抚摸着她的头发,“睡会吧,在睡醒也就好了。”她虽然想多享受一下这种温柔,不过身体的疲累还是让她进入了梦乡。

    这次醒来身体就好的更多了,一只胳膊可以撑起自己靠在床榻上,妇人见到便笑盈盈的走了过来,“小姑娘今日感觉怎么样了。”

    “多谢夫人,已经好很多了。”声音虽然虚弱沙哑。

    “这就好,有什么想要的便和我说。”妇人的声音依旧温柔。

    小姑娘点了点头,“夫人大恩没齿难忘。”

    那妇人眉头微皱,“小猴子把你打伤的,我照顾你算不得恩。”

    “小猴子?顾耀之?”

    “除了他还有谁,把人打伤,还要我们医,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谁。不过你放心,他哥已经打了他一顿,也算是替你报仇了。”妇人看似抱怨,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的淘气。

    提到顾耀之她不免有些怨气,眉头一皱不发一言。

    妇人似乎看出来她的心思般,摸了摸她的头,“姑娘姓氏名谁,家住何处?”

    小姑娘似乎并不想回答,妇人也不逼问,而是自己说了起来,“我姓童单名一个悦字,是顾耀之的嫂嫂。”

    “你姓童?”小姑娘似乎对这个姓氏极为敏感。

    童悦点了点头,“我是誊王女儿,陛下的堂妹。”语气平淡,似乎说了件寻常之事。

    “是哪,听说渤海王娶了县主。”小姑娘自顾的说道。

    “你对我们家倒是蛮熟悉的嘛。”童悦微笑道。

    “哼!仇人家自然是要调查一番的,再者渤海王顾明之的名头,在我大楚...”说了一半发现自己说露了。

    童悦微微一笑,“姑娘是南楚人士啊,难怪这般可人。”

    小姑娘哼的一声转过身去,似乎在生自己的气。

    童悦继续笑道:“那你为什么与小猴子结仇啊?”

    说到顾耀之小姑娘又来了精神,“他杀我军将士!夺了我家城池!还...还看...”说到后面脸腾的一下红了起来。

    童悦虽然不知道她为何会脸红,但已猜出她大致的出身,“姑娘是姓李吧。”

    小姑娘十分惊诧,“你怎么知道?”

    “小猴子又说起过,在秣陵城内跟你打过一架,如今你有这么说,想必你定是李家的人。”

    小姑娘又气起自己来,“猜到猜到了,我就不瞒了,我叫李香澄,家父是李旭。”提起父亲小姑娘似乎并没有什么情绪。

    童悦神情略微有些悲伤,“听说令尊...”

    “战死了,我知道。”李香澄满不在乎的说到。

    这让童悦有些诧异了,李香澄看出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我妈就是个随房的丫头,不得我爹爹疼,我自幼便被送上山学艺了。虽然嘴上叫他爹,但心里只有师傅才是我的父亲。”

    “那你母亲哪?”

    说到母亲李香澄有些悲伤,“一个没人管的小妾,死了几日才被人发现的。”

    童悦没有说什么,只是温柔的看着眼前的这个孩子,想必她这一路走来也不知经历了多少心酸。

    李香澄揉了揉眼睛,抬头问道:“顾耀之哪?”

    童悦紧忙微笑道:“小猴子哪里在家能待得住,谁知道去哪疯了。”

    “哼!他倒是逍遥,等我伤好了,定要将这一拳打回来!”说完似乎觉得有些对不住童悦,转头看着童悦继续说道:“姐姐你放心,江湖规矩祸不及家人,我跟顾耀之的恩怨不影响我喜欢姐姐。”

    童悦笑了笑,打趣道:“那便谢谢女侠了。”

    顾耀之这几日还真没有四处闲逛,而是每日想方设法进宫面圣,想让隆兴帝赐他个将军,好让他出去带兵打仗。隆兴帝第一次听到顾耀之提出来这个要求还是很欢喜的,“哦?小猴子知道上心正事儿了?”

    “陛下!恩赐个差事吧!”顾耀之跪地就是磕头。

    这事儿让隆兴帝犯难了,若是平时即便顾耀之没立军功,求到他这也会随便封个小官将军让他当当,但前几日大臣们才参奏了顾明之,自己也夺了他的兵权,倘若此时再封赐耀之官爵,怕是这群大臣又要闹事。

    “你这小猴子,休要来要挟朕。你大哥让你在家中老实几日,朕觉得你大哥说的有道理。”

    “陛下!我这都歇了几日了,身上的伤也都好了。”说着还要脱衣服给隆兴帝看。

    隆兴帝紧忙按住他,“你别来闹朕,同你哥哥去说,他若是同意了,朕便下旨。”

    看隆兴帝说得决绝,顾耀之也没得办法,但去求顾明之他是万万不敢的。站在宫门口眼睛骨碌碌一转,转头又去了皇后的坤泰宫。皇后见到亲弟弟来了,自然是高兴的,“你这小猴子舍得来看姐姐了?”

    顾耀之嘻嘻的笑着,“这不是回京便来了吗。”

    当今隆兴帝的皇后是顾家的女儿,顾明之的妹妹,嫁入皇宫已二十多年了,为隆兴帝生下了太子和长公主,和隆兴帝的感情极为要好。

    皇后用手指点了下顾耀之的额头,“你这个小猴子啊,这次没少给你哥哥添乱吧。”

    “哪有,我还打下做城哪!”

    “啧啧,瞧给你厉害的。”皇后领着顾耀之入宫坐下。

    “说吧,来找姐姐定然是有事儿了。”皇后早就看穿了耀之的那点小心思。

    顾耀之憨笑了一下,“姐啊,你帮我去求求陛下呗。”

    “恩?何事?”

    “让他封我一个将军坐坐。”

    皇后用手敲了下顾耀之的头,“要说陛下!”只言片语之间皇后便想明白了其中利害,武侯郡王之家,封个名头上的将军最自然不过了,但隆兴帝却没应允,定然其中有事。

    “你去求过陛下了吧。”皇后摆弄着双手。

    “嘿嘿,什么都瞒不过姐姐。”

    “陛下没答应,自然有陛下的道理,此事莫要再提,再提我就告诉你哥哥。”皇后佯怒道。

    皇后这条路也走不通了,这可愁坏了顾耀之,他这还是贼心不死,天天在宫门出转悠找寻机会。但又不敢让人看到,只能躲在远处偷瞧,看到有宫人模样的出来,便凑上去攀谈几句。连着几天毫无头绪,顾耀之都要放弃了,可事情却出现了转机。

    这日隆兴帝一早便急招顾明之进宫,进宫后只见兵部尚书和两位侍郎都已经在哪候着了。见顾明之进来后,隆兴帝皱着眉头,递给他一封奏报,“你先看看吧。”

    顾明之展开奏报,未读几行便觉得天旋地转,上面清楚的写道老将军周元奎病逝。顾明之强稳住心神,看向隆兴帝,“陛下,这是何时的事儿?”

    “今天一早送到的急报。”兵部尚书霍呈答道。

    顾明之又仔细看了看,字迹应该是徐亨的,这便是千真万确不会有差错了。顾明之看了看隆兴帝,尚未开口隆兴帝便抢先说道:“朕知道你要说什么,喊你过来也是想安排几件事。周老将军治丧之事,你与礼部商议吧;其二,时才朕也下了诏书,给老将军擢升三级,追封了少保;其三,兵部会下调令,让徐亨接任断水主将,顾耀之担任参将。”

    “让耀之?他才多大啊?”顾明之对这个决定十分反对。

    “你先别急,这个参将另有用处,日后榷场建成,这个参将是要去榷场驻军的。”隆兴帝自然是爱护顾耀之的。

    顾明之此时明白了隆兴帝的意思,顾耀之出身高贵,但资历尚浅,放在榷场这么一个是非之地最好不过。有渤海王府在其背后,别人不敢轻视于他,榷场之内若有纷争,只要他出面定然可以轻松化解;但他资历浅薄,年纪又轻,如若做事鲁莽出了差错,也好有个年少无知的说辞。

    “也当是随了耀之,这几日竟在宫门口骚扰内官了。”隆兴帝打趣的说道。

    “陛下何意?耀之又做下什么祸事了?”顾明之实在不知耀之所为。

    隆兴帝摆了摆手,“没什么大事儿,孩子心性的胡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