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超炫!我在三国快快乐乐当皇帝! » 第0138章 神奇的鸳鸯锅

第0138章 神奇的鸳鸯锅

    张全的表弟吴平,是涿县人,他从涿州赶来看望张全一家,正巧遇上神医华陀父子拜访张仲景,张仲景将吴平叫来,给神医华陀父子介绍涿县的情况。

    吴平志得意满,兴致勃勃地给神医华陀父子介绍,听得华陀父子是惊诧万分,他们仿佛像听天书一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大汉朝几百年来,还从未出现这样的新奇事。

    神医华陀听后是一脸惊奇:“仲景兄,我大汉朝几百年来施行新政的人,还的确有一人,可他又不是刘姓,他就是王莽,他可是堪称奇人,建立新王朝后,立刻着手改革,制定一系列新的社会政策。

    比如改革官员制度,实行土地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冻结奴隶制度,强迫劳动,专买专卖和货币、自然资源归中央,建立贷款制度,还征收所得税等,也是闻所未闻的新政。

    可是,王莽新政彻底以失败告终,他的新王朝连同他本人的生命也在被他的变革所激起的民变中毁灭。

    如今,听吴平兄弟这一说,我感觉这位汉献帝跟王莽有点像,但又不太一样,他能成功吗?”

    神医华陀想起了王莽,也就怀疑起汉献帝这些新政的结果,是不是会以失败而告终。

    “嗯,元化老弟,你说的有道理,王莽的确是个奇人,这个人施行了诸多新政,也是非常有前瞻性,不过他的确失败了。”

    “但是,我感觉汉献帝又与王莽不同,他所施行的新政,那是跟百姓密切相关,并是一步步脚踏实地而为,并非是那么不现实。”

    “反正怎么说呢,我们也说不太清楚,我们也只是听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没有见到真实的,那我们也不敢枉论。”

    “嗯,仲景兄,你说的没错,不是亲眼所见,那的确也是道听途说,不能枉下结论,还是等到了涿县,我们才能下结论。”

    “两位神医,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汉献帝,我们涿县百姓那是对他尊敬有加,可以说是非常地佩服,已经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他还发明好多先进的东西,比如石灰、水泥,还有石油呢。

    现在涿县是万民修路建桥,那场面要是你们看到,那真是非常地壮观,修的那路叫什么沥青路,建的房子用水泥,里面还放什么钢筋,真是非常地神奇。”

    “两位神医,汉献帝弄的这些东西,我从未见过,我们百姓也从未见过,真是太神奇了,怎么过神奇的法子,等你们到了涿县,那就会大开眼界,一饱眼福啊。”

    吴平说得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就像决了口的河堤一样,那是不停地在说,而从他嘴巴里出现的都是新词,两位神医都听得直瞪眼,惊奇万分。

    什么石灰,什么水泥,什么沥青,这些别说吴平没见过,两位神医又何尝见过,同样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也将两位神医深深吸引住,都想立马飞到涿县,看个究竟。

    “吴平兄弟,你坐下来说,你慢慢地说,什么是石灰,什么是水泥,什么又是沥青,还有什么石油,这些都是怎么发明的啊,它们有些什么作用?”

    两位神医兴趣盎然,拉着吴平的手,让他慢慢跟他们说,吴平笑了笑。

    “两位神医,我给你们做一个神奇的美食,咱们一起边吃边说,你们稍等片刻,我一会就好。”

    吴平说完拉着表哥张全去了后厨,两位神医就更加好奇了,不知道这吴平要做什么样的美食,还是神奇的美食,那能神奇到什么地步,真要好好瞧一瞧。

    也就半个时辰的时间,吴平端来一个锅,这个锅还是分隔开来的,锅中有两样的汤汁,一面是红通通的,一面却是清汤,锅下面的炭火正旺,烧得锅里的汤汁热气腾腾。

    张全端了个大盘子,盘子里装满了各种菜,有丸子类,有蔬菜类,还有肉类,非常地丰富。

    “两位神医,你们先猜一猜,我端的这锅叫什么锅?”

    吴平还卖了个关子,笑眯眯地问道。

    张仲景与华陀互相看了一眼,张仲景先说道。

    “吴平兄弟,它是不是叫红白锅,我看这面是红的,这面又是白的。”

    吴平摇了摇头:“医圣先生,您这红白锅也的确非常贴切,不过还真不是这名。”

    华陀眯着眼睛道:“吴平兄弟,我猜它叫淡辣锅,我看这面是清淡的,而这面却有很多辣油,不知道对否?”

    吴平又摇头:“华神医,您这淡辣锅也好听,只不过还不是这名。”

    “哎呀,吴平,你就别给两位神医卖关子了,你赶紧说吧,这锅到底叫啥锅?”

    吴平的表兄张全眼一瞪,用胳膊碰他一下,让他别逗两位神医了,吴平就歉意而笑。

    “两位神医,不好意思啊,我只是觉得这火锅名有意思,才让两位神医猜猜看,这火锅叫鸳鸯锅,这名字也是汉献帝取的名呢,我们觉得特别的有内涵。”

    “哎呀,还是圣上圣明,这火锅的名字还真贴切,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是啊,皇上圣明啊,鸳鸯鸳鸯,这多有内涵,不像我们太过于直白与粗俗了,甚是惭愧啊。”

    面前这火锅叫鸳鸯锅,两位神医一拍大腿叫绝,这名字真是内涵到家了,把一个普通的火锅给叫活了,形象生动又有趣,真是一般人难以想到的。

    其实,这鸳鸯锅哪是刘波取的,而这鸳鸯锅也并非是这锅的名字,它是作为火锅锅底的一种,因其可使人享受不同的口味而备受顾客喜爱。

    鸳鸯锅可以满足不同口味人的需要,解决了众口难调的问题。

    吴平有些理解错了,他把这鸳鸯锅当成这火锅的名字了,其实是火锅锅底的一种。当吴平想起来时,他一拍脑袋道。

    “两位神医,不好意思啊,我说错了,这鸳鸯锅不是火锅的名字,是指这里面的锅底,鸳鸯锅就是一面是辣的,一面是不辣的,能适应喜欢吃辣的人,还有不喜欢吃辣的人,而这整个锅就叫火锅。”

    “两位神医,这火锅非常简单,就是把这些菜放里面烫食,而这火锅可是最好的御寒美食,这个寒冷之天,只要吃这火锅,我保准两位神医要不了一盏的功夫,你们就会冒汗。”

    “真的吗,有这神奇的效果。”

    张仲景与华陀有些质疑,面前这小锅还有御寒效果。

    “两位神医,请动筷子吧,喜欢吃辣的就吃这面,不善吃辣就吃这一面。”

    “好嘞,吴平兄弟你也坐下,张全也坐下,还有为儿都一起吃,我们尝尝这神奇的火锅,看看它到底能不能御寒?”

    “是的啊,大家都不要客气,我们围坐一起吃火锅。”

    两位神医也不讲究那么多,将袖子一捋,准备甩开膀子吃起来。

    时间不大,两位神医就冒了汗,两个人脱了外面的衣衫,又过一会,两位神医是热汗淋漓,吃得满脸通红,七窍皆通,酣畅淋漓,直呼过瘾。

    “哎哟,吴兄弟,你说的真没错,这火锅还真能御寒,刚才还冻的肌肉紧缩,现在都浑身冒汗了,毛孔顿开,好生爽快啊,这要是给百姓们吃这火锅,他们也不会被冻伤吧。”

    “仲景兄,真是没错啊,这火锅相当神奇,我衣服都脱了好几件了,再脱就剩下内衣了,这都没法好意思脱了,真是御寒佳品啊。”

    “哈哈,可不是吗,再脱都没法看了。”

    两位神医哈哈大笑,也顾不得自己的身份了,无拘无束起来。

    “仲景兄,我想明天就出发去涿县,由吴平兄弟带路,我们要见见汉献帝真人,我想这告示也一定出自他之手,您看怎么样?”

    又吃了两口,华陀把筷子一放,正色地看着张仲景,张仲景点头答应。

    “嗯,那我把差事安排妥当,我们就出发去涿县,面见汉献帝,就冲着这神奇的火锅,我也得亲自拜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