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超炫!我在三国快快乐乐当皇帝! » 第0125章 马均发明了指南车

第0125章 马均发明了指南车

    大家告诉刘波,这几天马均钻进研究室里,就没有出过门,只有薛灵芝陪着他。

    刘波可清楚搞发明的人,那股子钻研的劲头,真是实木头实芯了,身心都放在研究发明上,不把难题攻克,不把发明研究出来,那是绝不罢休。

    也跟现在的年轻人沉迷于玩游戏一样,恨不得钻进游戏里,那是不能自拔,而搞研究的人,可是搞研究搞发明,而沉迷于游戏的人,却是视游戏如生命,结果不一样。

    刘波也很感慨,这薛灵芸的妹妹薛灵芝来得及时,她与马均是一见如故,两人志趣相投,更能促进马均的钻研劲头,这薛灵芝也正好能照顾到马均,也真是天作之合。

    刘波一行人来找马均,在制作室的门前看到了马均与薛灵芝,马均推着一辆木制小车,从刘波一行人身边经过,马均竟然连正眼都没瞧大家一眼,全神贯注在那小车上面,大家都惊谔万分。

    “哎哟,这均哥怎么啦,连正眼都不瞧我们一下,全身心在那小木车上面,这小木车比我们还亲热啊。”

    “是的啊,均哥也太不给我面子了,我好歹也是特种部队的人。”

    四小龙与好少文正要喊住马均,被刘波给制止住。

    “小龙,少文,你们不要惊动均哥,他正在研究一种发明,他已经成功了,这种车子就是他新发明的,名叫指南车。”

    “指南车,是干什么用的啊?”

    “这小车怪有意思的啊,这名字也挺好听的,老协,你怎么就知道叫指南车?”

    四小龙与好少文闻听好生惊奇,这指南车是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他们不清楚,觉得这名字挺好听。

    “协弟,你真牛啊,阿均研究了好多天,饭不吃觉不睡,日夜都泡在这车上面,他说不研究出来,他就不吃不喝,可把我急的不行,现在他终于发明了出来,你看他多高兴啊。”

    薛灵芝也瘦了,面容憔悴,想必是陪马均熬夜熬的,她听到刘波说出指南车,她眼睛都瞪的老大,心里非常好奇,这刘波又没呆在马均身边,却能知道马均研究的是啥,就像马均肚子里的蛔虫一样。

    “芝儿,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的指南车成功了,我终于研究出指南车了,这样作战的军人就不会迷失方向了。”

    这时,却见马均狂喊起来,高兴得像个三岁小孩一样,那是连蹦带跳,推着那小车狂奔向薛灵芝,停下车以后,拉着薛灵芝的手欣喜若狂。

    马均旁若无人的高兴劲,完全把大家晾在一边,弄得大家伙都很尴尬,杵在那就像几根木头一样,大眼瞪起小眼来。

    刘波却面带笑容,毫无尴尬之色:“各位,这科学家都是这样子,他们一身心都放在钻研上面,我们习惯了就行。”

    “各位,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指南车,这指南车是利用齿轮传动来指明方向的一种简单机械装置。

    它的原理是靠人力来带动两轮的指南车行走,从而带动车内的木制齿轮转动,来传递转向时两个车轮的差动,再来带动车上的指向木人与车转向的方向相反角度相同,使车上的木人指示方向。”

    指南车就是马均发明的,这指南车在古代也作为帝王的仪仗车辆。

    其实指南车起源的具体时代未知,历代曾几度失传几度重制,但均未留下具体结构的资料,直至宋代才有较完整的资料。

    指南车,又称司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装置。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不用磁性。

    “车虽回运而手常指南”。

    现代的人对指南车的复原,只是提供给现代人一种参考和研究,不代表古代历史事实。

    斜面顶推结构的指南车结构简单没有用齿轮,应用斜面,杠杆、曲轴等,斜面顶推式指南车的内部机械传动比例可以很轻易的通过实验试出来。

    古人在生产实践中会发现同样大小的两车轮,当两轮间的轴长是车轮直径的一半时,以一轮不动为圆心,车原地转向一圈时,另一

    轮转了一圈,也就是这个车转向一圈,两轮间的差动正好一圈。

    刘波也佩服古人的智慧,能研究出指南车,而今这位发明家就在自己面前,那真是天作之缘,也要好生对待,让马均再发光发热。

    听着刘波的介绍,大家又试着推这小车,跟刘波说一般无二,这小车上的木人一直指向南方,非常的神奇。

    “厉害啊,这以后作战,只要推着这指南车,那就不可能迷失方向。”

    “是的啊,这车真神奇啊,这小木人真可爱,它怎么就知道那里是南方。”

    大家对这指南车赞不绝口,佩服马均佩服得不得了,真是开了眼界,让大家看到这么先进的东西。

    “协弟,你是不是盯梢我了,你昨晚是不是听墙跟了。”

    大家正欣赏指南车,马均走到刘波面前,把小脸拉下来质问刘波,把众人都弄懵圈了,不知道马均为何这样说。

    “马均,你怎么这么说老协。”

    “小龙,均哥,说的没有错,我昨晚就是来听墙根了,正好听到均哥跟芝儿说指南车,你们的话我全部听见了。”

    马均这般对待刘波,四小龙立马就不高兴了,正要质问马均,被刘波给拉住,刘波给他眨巴着眼睛,四小龙虽然不明白刘波是何意,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刘波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这是有点喧宾夺主了,马均刚刚发明的指南车,被刘波给说破了,那心里那股兴奋劲,就被泼了盆凉水差不多,浇得马均很是失落。

    刘波心生内疚,于是赶紧制止四小龙,就着马均的话说下去,将错就错,挽回马均的面子。

    “均哥,你别生气啊,我是几天没见你,我可是想死你了,本来昨晚就想进门,想想这么晚了,也不好打断你的思绪,也就停下来听墙根就离开了。”

    “均哥,我刚才是相当兴奋,想把你的成果都分享给大家,就有些忘乎所以了,你可别怪我啊,我是替你高兴的。”

    “这还差不多,我想破脑袋才想到这个名字的,你不可能提前知道啊,你又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的心思你都了如指掌。”

    刘波的解释,马均也没怀疑。

    “均哥,你有没有再想想,把这指南车的体积再缩小,比如能拿在手里,那样不是更方便,用小指针来表示方向,这小指针周围还标上其他的东西,比如将八卦融入进去。”

    刘波跟马均接触了十来天,也知道马均的性格,他是个非常要强的人,并非像普通人那样要面子,他认定的事情,他一定要将它完成,钻研起东西来,也容易一根经,钻进去难以出来。

    再说,马均研究这指南车,可是耗费不少心血,能把指南车提前研究出来,那也是受刘波的启发下完成的。

    因此,刘波再想给他点启发,将这指南车往罗盘上引,罗盘就是指南针的前身,而指南车又是罗盘的前身,而罗盘可是非常精密的仪器了,就是现代人都有好多人看不懂罗盘的。

    中国古人认为,人的气场受宇宙的气场控制,人与宇宙和谐就是吉,人与宇宙不和谐就是凶。

    于是,他们凭着经验把宇宙中各个层次的信息,如天上的星宿、地上以五行为代表的万事万物、天干地支等,全部放在罗盘上。

    风水师则通过磁针的转动,寻找最适合特定人或特定事的方位或时间。尽管风水学中没有提到“磁场”的概念,但是罗盘上各圈层之间所讲究的方向、方位、间隔的配合,却暗含了“磁场”的规律。

    到了唐代,杨筠松将八卦和十二地支两大定位体系合而为一,并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除了表示中宫位置的戊、己二干外,全部加入地平方位系统,用于表示方位。

    于是,地平面周天三百六十度均分为二十四个等份,叫二十四山,每山占一十五度,三山为一卦,每卦占四十五度。

    二十四山从唐代创制后,一直保留。所以,地盘二十四山是杨盘的主要层次之一。

    北方三山壬、子、癸,后天属坎卦,先天属坤卦;东北三山丑、艮、寅,后天属艮卦,先天属震卦。

    “协弟,你真启发了我,这指南车就是体积过大,携带不方便,要是能把它改善成小体积的,能拿在手里的,就像一个圆盘一样,那真是太好了。”

    “协弟,我不跟你们说话,我要去改善指南车,将它变到一个圆盘里。”

    刘波这一提醒,马均那是两眼冒精光,扭头就往屋里跑,刘波赶紧冲过去,将马均给抱住。

    “均哥,这圆盘先放一放,我有几个重大的发明需要你,这可是非常急的发明,事关重大啊,没有你可不行,你必须跟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