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知否开始搜集气运 » 第六十五章 第二件礼物

第六十五章 第二件礼物

    官家在内监的搀扶下,做好,喝了口茶,平复心情后,就对盛长梧说道:“小相公,你这第一件礼物还真是重啊~”

    盛长梧听到这话,摇了摇头,说:“陛下,和臣接下来的上贡的礼物相比,这金山银山根本就算不上什么!”

    “什么~”

    听到这话,官家心脏再次剧烈跳到,呼吸也再次急促起来。

    “比金山银山还重,莫不是长生不老药?”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到了一定地位,钱财就真是身外之物。

    而现在盛长梧说接下来的礼物比眼前这金山银山还重大,再想着盛长梧医科圣手的名声,官家心里一下就想到了长生不老药来。

    于是敢忙说:“快快呈上来!”

    盛长梧听到这话,走到一辆大车上,从一箱子金银中拿出一个小箱子出来。

    “官家,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金山再大,终有花完的一天,想要不缺钱用,就得学会赚钱的手段。不知陛下可曾听闻,臣之前问庄学究关于土地传承的问题。”

    “土地传承,土地传承~”

    官家念叨了几句,忽然想了起盛长梧问的是什么问题了。当初盛长梧在家中读书时,曾经问过庄学究关于土地继承的问题。

    题目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农户家中有二十亩地,足够一家子生活。但后来农户生了孩子,需要将土地分配给儿子,那等儿子长大,家里粮食就不能吃,要是有了孙子,这家中粮食就更不够吃,甚至无法活下去。

    当初盛长梧提出这个问题后,庄学究也问了其他人。但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没好的解决办法。

    因为土地有限,而人在正常情况下会慢慢变多,除非遇到兵祸,或者是其他的天灾,不然人口不会减少。

    可用这些消减人口,无疑是说要改朝换代了。而改朝换代在这个皇权至上的年代,谁人敢说,说了那不是找死吗!

    所以这个答案,大家都不敢提。而不说这个答案,就将这个问题解决,那不就是说,能造就一个万世的王朝出来。

    想到这,所有人都心动了。

    特别是官家,因为他是皇帝,做皇帝的当然希望自己的位置能永远传承下去。

    可汴京城中有名望,有学识的人争论许久,最终也没得出一个答案来。

    渐渐的也就无人提及这个问题了。

    现在听盛长梧再次提及,官家心里不由想着莫不是盛长梧找到了答案,于是赶忙说:“小相公,有话不妨直说!”

    盛长梧点了点头,随后从身后大车中找到一个箱子,打开箱子后拿出三册书和几幅画卷来。

    “陛下,请看,这就是臣找到的答案!”

    “快快呈上来!”

    对于让皇朝延续,没有谁比官家更为上心。可官家拿到书册,打开一看,瞬间懵逼了。

    “这写的是什么,怎么像鬼画符一样,难道是什么仙术吗?不,盛小相公一直都说,人不要相信鬼神之说,虽然他最为神异!”

    书看不懂,官家就让宫娥将画卷展开,想着书可能过于深奥,那看画卷总行了吧!

    画卷在两个宫娥手中缓缓展开,等完全展开后,官家终于是看明白了。

    “官家请看,这是臣画的沧海桑田人道变迁图,上面展示了自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到如今,百姓们的生活变化。

    从最开始,万民以渔猎为生,到神农尝百草,教导万民耕种……这里还有周王朝的井田制,还有古人炼制青铜器。你看这里是近代炼制铁器……

    官家,您再看着卷尾,这是如今百姓和古人生活的不同。和古人相比,如今百姓们使用的农具已经大有不同,五谷也在更替变化,还有我们耕种的方式……”

    官家听着盛长梧的话,再看着图册上的简画,心里顿时感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像是穿越历史长河,见证了人道的变迁,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时代。

    “真是沧海桑田,人道变迁,朕还真没注意,原来和上古时代相比世界变化如此之大。

    和三皇五帝时期相比,太祖皇帝的事迹像是昨天发生一样。此画卷虽然简单,但朕看它都能比肩《清明上河图》了!

    那《清明上河图》也就是画工好,画卷长,描绘了汴京清明时节的景色,但小相公这画,却画出了历史的痕迹。”

    听到这话,盛长梧吓的赶忙摇头说:“陛下谬赞了,臣这画只是新手涂鸦之做,比不得那清明上河图。而且臣画这个,只是想说明一下臣对于土地传承问题的回答。”

    (备注,《清明上河图》是宋徽宗时期的作品,本书为架空历史,如果真要细究,可以比对宋仁宗,而仁宗是宋朝第四代皇帝,宋徽宗是第八代皇帝。这里架空历史,所以是乱写的,大家不要当真!)

    官家盯着画卷,思索了片刻,最后说:“这画,朕似乎看出了名堂,感觉到了一丝思路,但那就感觉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又像是高山上的云彩,虽然看见了,但好像摸不着一般。

    盛小相公,还是你来和朕解释一二吧!”

    “臣遵旨!”

    盛长梧拿出一根戒尺,指着画卷说:“从古至今,人道其实一直都在变化。如远古时期,大家都是渔猎过活,只靠这个,想要养活一个部落,上百口人,需要特别上几千亩的土地。

    但到了神农氏教会大家种植五谷后,百姓农耕过活,养活一家人,可能只需要一百亩左右的土地。

    而到了现在,有的人只需要五亩良田就能过活,官家想想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

    官家听到这个问题,又看了看眼前的图画,再看了看一旁的简介,忽然像是想到什么。

    有些惊喜的讲:“朕明白了,是耕种的方式在变化!上古时代,书中说是刀耕火种,百姓都是用火烧山,然后在种植谷物;而如今,百姓是精耕细作,良田五亩就能养活一家人。还有~”

    官家有些激动的指着图卷上的几张画说:“五谷在变化,还有二十四节气和历法的编修,以往百姓都是只种一季谷物,但如今谷物每年是种植两季的!

    如此在不改变土地大小的情况下,就能养活更多的百姓!盛爱卿,你说朕讲的对不对?”

    “不错!”,盛长梧肯定了官家的话,随后赶忙说:“这就是臣给出的答案,改变生活方式!

    官家,您再打开臣画的另外一副百工图,那上面就是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

    “快快打开!”

    困扰皇朝更替的问题马上就要解答,官家此刻有些迫不及待了,要是在本朝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就能自豪的面见祖宗了!

    第二幅百工图,再次展开,可前面一部分,官家看明白了,但是后面的画面就越来越复杂。

    特别是那个叫【蒸汽机】的,官家看的头有些发晕,于是就对盛长梧说:“爱卿,这次就别引到了,直接说吧!”

    “臣遵旨!”

    盛长梧拿出戒尺,指着上面的图画解释说:“官家,汴京城中,有上百万的人口居住。而汴京周围土地没有百万亩,那汴京城中没有地的人是如何过活的?”

    “汴京城中有勋贵,有百官,还有禁军,这些人不需要耕种,靠朝廷俸禄过活。除此之外……”

    官家面露喜色,直接说:“小相公的意思是做工!”

    盛长梧点了点头,说:“就是做工,官家您想,汴京码头每天的货物云集,养活了多少码头工人。还有城中的铺面,街边的小贩,他们都不是靠耕种过活。

    这其实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只是我们从来没有关注到。没发现他的潜力,但仔细品味,我们就能发现这种生活方式的优势。

    就像臣献给您的这座金山银山,就是臣利用自己发明的水泥赚取回来的。而想要百姓们不依靠土地过活,工业就是未来。

    而臣献给您的三卷书和这张百工图就是基础。只要弄明白,我朝必定能万世永存!”

    听到盛长梧的这番话,官家瞬间明白他刚刚为什么不让禁军检查这些礼物了。

    不是怕禁军被钱财蒙蔽心智,做出什么错事,而是盛长梧想要变法!

    “原来如此啊!”

    上次科举,官家心里明白,盛长梧有变法的想法。但官家原本以为他要积蓄力量,等到新皇帝时再行变法之事,毕竟他年纪大了,早就失去了雄心壮志,现在只想皇位顺利交付到鄂王手中。

    除此之外,官家已经不想做任何事情了。

    对此,是个人都能看明白!

    可官家没想到,盛长梧忽然间图穷匕首见,打的他一个措手不及!

    “那第三件礼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