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知否开始搜集气运 » 第六十一章 官家也缺钱

第六十一章 官家也缺钱

    见王若弗心安,盛长梧就对华兰说:“大姐姐,你是不是又受委屈了?”

    华兰小声回复:“没~没有这事!”

    “怎么没有!”

    听到华兰这样说,王若弗坐不住了,直接站起来说:“你是不知道那袁家大娘子有多可恨。

    你大姐姐多端庄娴静的一个人,但那袁家大娘子总是乱挑你大姐姐的毛病,不仅如此他袁家最近还做出特别没脸皮的事情,用了你大姐姐的嫁妆!”

    “什么,用了姐姐你的嫁妆!”

    这年头,嫁妆是女子的私产,男子要是用了就会在女子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看华兰这样子,那袁家不仅用了,甚至还理直气壮的欺负华兰。

    “这袁家还真是软饭硬吃啊!”

    想到这,盛长梧冷冷的对华兰说:“大姐姐,您放心,等过几天,我会找个机会帮你狠狠出气的!”

    华兰听到这话,心里很是温暖,但还是说:“不,七哥儿,你千万别冲动,我这都是经历女人该经历的。

    倒是你,现在都是小相公了,马上二哥儿也要娶亲了,你也该准备准备了!”

    “对!”,王若弗赶忙附和说。

    到了王若弗这个年纪,最关心的就是儿女婚事。长柏和华兰有了着落,现在家里就只剩下如兰和长梧了。

    而长梧是王若弗手中的杀手锏,是她最大的底牌。毕竟汴京城里都知道,盛长梧是个优质股,已经疯狂飙涨。

    嫁给他,自家女儿将来肯定是能当宰相大娘子的!

    所以王若弗也是挑花了眼,不知选择谁当自家媳妇,她问盛长梧,可他总是回复说:“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母亲决定就好,我也相信母亲,肯定不会找个丑的来!”

    长梧这的回答,一点也没有现代人婚姻,恋爱自由的观念在。至于原因,因为盛长梧上辈子是个寡王,到了死都没碰过女孩子的手。

    他就特别希望,有一天家里邻居过来,和他说:“长梧,你要老婆不要,你要是要,我送你一个!”

    可惜,上辈子他没邻居,是有室友。

    而本朝妹子质量都高,娶谁当老婆盛长梧都高兴,特别是老婆还能帮他娶小妾。

    想想,长梧就激动万分!

    所以这次面对华兰的询问,盛长梧还是老一套的回答,但这样的答案王若弗很是不满。

    “母亲,现在还不是讨论儿女婚嫁的时候,父亲现在还被官家扣在宫里,您是当家主母,目前最要紧的就是看好家门,约束下人,安定人心!”

    “这我当然知道,老太太都和我说了。再说了,我都管了这么些年的家了,这些小事情我还不知道吗!”

    盛长梧点了点头,随即说:“母亲知道就好,孩儿只是提醒一下。哦~对了,母亲,家里现在还有多少现银和交子,您能和儿子透个底吗?”

    “你问这个干嘛?”

    王若弗有些疑惑,她知道长梧虽然年轻,但这些年也做了不少的事情,特别是水泥厂,他赚了不少钱,明白他是一个不差钱的人。

    “不会是生意亏了,现在周转不过来吧?”

    孩子一问这个,作为父母,王若弗心里难免会想歪,会认为孩子出了事情,就算孩子已经功成名就,但在父母眼中他还是没长大。

    “不可能,我怎么会生意失败。问家里的银钱,我这是为了父亲的仕途顺利!”

    “仕途?!你刚刚不是说官人没事吗,怎么还需要银钱打点?”

    “父亲自然会无事,但他现在被官家扣在宫中,虽然我不清楚父亲是因为什么而被官家责罚,但母亲您想,要是您遇到犯了错的下人,您会怎么对他?”

    王若弗立马回答:“打一顿,然后将他放到别院做苦工,要是犯错严重,就找人牙子来将他发卖!”

    “那如果那下人不想被做苦工,也不想被发卖了?”

    “他敢!我可是当家大娘子,难道下人还不敢听我的话。”

    王若弗说这话时,气势十足,有那么一股当家大娘子的味道在,可她没听懂盛长梧话里的意思。

    华兰在老太太身边长大,自小就聪明,一下就听出盛长梧话里的意思。

    “七哥儿是说将功赎罪!”

    长梧点头。

    “还是大姐姐聪明!”

    见姐弟两人在打哑谜,王若弗有些生气,说:“你们这是在说什么,就不能说些我听的懂的!”

    华兰听到这话,笑着说:“我的傻亲娘,你还不懂七哥儿的意思吗。官家就像是当家大娘子,而父亲就像是那下人。现在父亲犯错,官家虽然仁善,但总是会将这事情记在心里,摸不着就像您那样处罚父亲。

    要么将他放在外地当官,要么将他贬官。总之官家很可能会处罚父亲的。而现在想要父亲不被处罚,就得将功赎罪,做出功绩来抵消父亲犯的错事!”

    “不错,就是大姐姐这样的意思。只是短时间内想立下大功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送银钱!”

    “不能吧~”,听到说要送银钱,王若弗有些诧异。

    “都说官家富有四海,这全天下都是官家的,官家难道还会缺钱吗!”

    不止王若弗,华兰此刻也有这样的疑惑。

    在众人看来,全天下都是官家的。官家不仅有大量的皇庄,而且每年全国各地都要上供无数的奇珍异宝给官家,按理来讲,官家应该是全天下最有钱的人。

    可实际上,官家其实很缺钱的!

    虽然官家赚的多,但花销更大。本朝和古代宋朝类似,朝廷有三大难题,第一是冗官,第二是冗兵,第三是冗费。

    官员多,士兵多,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费用多!

    这些每年都要消耗朝廷大量的钱粮,要不是本朝商业发达,朝廷早就破产了。

    像朝贡西夏和大辽的岁币,这东西看上去多,但和上面三个问题一比较,根本就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这也是本朝相公们为什么不愿意打仗的愿意之一。

    古代战争就像绞肉机,而文人听多了君子远庖厨,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话,又是在一个舒适圈里长大,性格上说好听的,叫仁善,说不好听的,那叫软弱。

    这就像是现代高中学生,你能在学霸中找出几个心理健康,又敢杀鸡的人出来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说什么寒门贵子,这种人是因为稀少,才会被大家传颂。

    这就像是你家邻居生小孩你不会感觉稀奇,但要是夫妻两个生出一个黑皮来,你肯定会到处乱说一样。

    都是稀奇惹的祸!

    相公们见不惯血肉模糊的场景,又知道只要送上点岁币就能维护边境安定,自然不热衷于打仗了。

    毕竟战争一旦打起来,他们就又是要想破脑袋去搞钱,而且就算是这样,那些搞钱的人也不会有一丝功劳。

    毕竟和平时代,是不会给做后勤的文官封爵位的。

    也因此大后方文官心想,老爷我累死累活的为你们搞钱忙事业,可战争结束了,你是一点功劳都不分给我,还说我怕死。

    好,你有种,老子不干了!

    就这样,后期得不到保障,前方士兵士气低落,打输了战争。负责打仗的相公心想,还是算了,给点钱了事吧!

    这大概就是本朝打仗一直输的原因。

    (这是作者自己想的,不够严谨,大家不要心里吐槽,想喷的,直接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