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知否开始搜集气运 » 第五十七章 全是套路

第五十七章 全是套路

    包拯一脸苦笑的望着盛长梧说:“盛小相公,这开封府衙门现在都被你弄成菜市场了,多少有失朝廷体面啊!”

    “朝廷体面?”,盛长梧疑惑看着包拯说:“没有啊,我看这样做还帮朝廷挽回了不少的颜面!”

    “愿闻其详。”,包拯有些不解的问。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包大人应该懂这句话的含义吧。

    前朝太宗常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说明白了就是讲君王的权利来自于百姓爱戴。如果失去百姓爱戴,君王的权利就会丧失。再说直白点,就是得民心!

    如何得民心,需要做的就是急民之所急,这就是范文正公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具体做法。包大人当官久了,可还记得庶民百姓如何过活的?”

    “圣人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男耕女织,士农工商,各行其道。庶人如此过活!”

    对于这个回答,盛长梧点了点头,但随后又摇了摇头。

    “圣人的话自然是对的,但不够具体,今天我就和包大人说些具体的吧!

    比如说一个菜农,他辛苦种菜,到了收获时,他就将菜送来汴京售卖。走的是崇文门,进门时,需要交十个钱的关税。

    等他进门后,到了菜市场,就会遇到泼皮无赖,然后被勒索了二十个钱。而本来他这菜只值一百个钱,现在被这样一克扣,就只剩下七十钱。

    七十钱,只够这菜农一家吃喝,但没余钱供应他家孩子读书,或是嫁女。

    可要是多了那二十钱了,忍一忍,说不定菜农儿子读书和女儿出嫁两件事都能搞定!

    现在我做的,就是让菜农能少损失那二十钱,这样做能帮官家收拢民心,只要民心在官家,那朝廷威严不仅不会损失,还会增加!”

    “原来如此,这还真是能在地上捡钱啊~”

    包拯感叹了一句,心里也算明白了盛长梧话里的意思。

    “他这是想要巡城司的兵权,用来整治汴京街头的泼皮无赖啊!”

    汴京城中军队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大内禁军,汴京城外东西大营和巡城司。

    一般情况下,东西大营的军队不得进入汴京城,而大内禁军则需要护卫皇宫。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巡城司来维护汴京城中安定。可巡城司的兵马只有三千,而汴京城又实在太大,只靠三千人,要管理起这偌大的汴京城多少有些困难。

    但如果增加巡城司的兵力,那官家可就睡不着了。毕竟巡城司可是受开封府管辖,万一开封府府尹叛变,那官家可就危险了,这也是东西大营的军队不得随意进入汴京城的原因。

    可现在盛长梧都提及起这件事,包拯明白盛长梧心里肯定是有了计划。从今天盛长梧开堂审案的过程,包拯明白盛长梧不缺智慧。

    只是治理街面和开堂审案不同,因为审案时,一切都在可控范围之内,再怎么犯错,犯人终究是不能翻天。

    可治理街面上的泼皮不同,汴京城太大,可能用的人太少,如果一时不慎造成了人员伤亡,那可就真是翻天了。

    一个不慎,盛长梧很可能被流放。

    经过接触,包拯心里也算是认同了盛长梧,知道他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不然也不会放弃翰林院来开封府当通判。

    但年轻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思虑不周,容易犯错,所以包拯此时虽然心里支持盛长梧的计划,但还是想提点他一二。

    “七郎刚刚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今天开门断案,难道就没想过,万一你判断错误,又或者罪犯做了丧尽天良的事情,引起百姓愤恨导致冲撞公堂的后果?”

    听到包拯这话,盛长梧哈哈大笑。

    “哈哈~包大人说笑了,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盛长梧心里暗自补充了一句:“因为场上裁判,观众,甚至是扫地阿姨都被我给买通了,这球你让我怎么输?”

    门外看热闹的百姓中,有一部分人是姓盛,盛长梧的盛!

    这些人吃盛家饭,自然知道盛长梧的意思。会帮着盛长梧带节奏。

    都做了提前安排,知道什么时候喊青天大老爷,明白什么时候让别人不要乱说话。

    而所审理的案件,都是盛长梧精心挑选的。

    他又不是嫩头青,知道现在还处在一个吃人的社会。明白有些案子是不能公平审理的,也知道那些案子是不能公开审判的。

    今天他审理的案子,都是有挑选的,比如涉及权贵的案子不能审理;恶意杀人案的不能审理;没有教育意义,不能弘扬真善美的案子也不能公开审理。

    这些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而且他盛长梧审案,也没大家看上去的那样轻松,实际上很多案子他都有暗中派人调查过。

    比如兄弟争地案,他其实早就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不然也不会选择这件案子。

    因为现实中,家庭纠纷很难调解。就没谁能说明黑白对错,谁是谁非。这点作为一个经受过网络大信息洗礼的现代人都明白。

    还有像那毛驴案,审理的时候,大家听的是一个豁然开朗,感慨盛长梧智计百出。

    像毛驴蹄子这种细微末节都看的清楚,还会利用罪犯的贪心。

    可实际,要是有人真敢这样判案,极有可能导致冤假错案。

    因为人心复杂,盛长梧又不是专门研究这些的,怎么可能像写小说那样将罪犯的心理摸的是一清二楚呢!

    他敢说李四是罪犯,主要是他私下问过两人的邻居。因为有些话,在公堂上不好说,不能说。但只要下了公堂,只需要几杯酒,这些难说,不好说的话,就会不由自主的讲出来。

    因为在公堂上,邻居肯定会为了邻居说假话,毕竟是人之常情嘛!他们现在是住在一起的,将来两个人的儿子和孙子也会住在一起,要是现在在公堂上不帮忙说话,还揭短,那他们今后还怎么样相处。

    毕竟是低头不见抬头见,邻里之间总是需要互相帮助的。

    至于说有恩怨就搬家,可别逗了!

    这是古代,谁家房子不是住好几代人,哪里是说搬家就搬家的,你当是现代打工人吗!

    包拯在听完这些后,直接愣住了!

    “没想到,盛七郎你~”

    包拯其实想说他如此奸诈,但这话像是骂人,不好说出口。毕竟这事情做的,虽说是用了计谋,但终归是好事情。

    因为在审案时,盛长梧说了不少有教育意义的话,比如兄弟不得相争,有问题及时沟通,做人不要作奸犯科,要清白做人等等。

    总之,今天看了盛长梧审案的百姓,今天心灵都得到了净化,宛如喝了几大碗的心灵鸡汤。

    虽然现代社会人都感觉心灵鸡汤有毒,但刚听的人,心里总是会被感动到。

    这些也是包拯这类文人希望看到的。

    毕竟儒生做官的目的就是教化百姓,而盛长梧现在做的就是这件事。虽然手段不够光彩,但事情做的确实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