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知否开始搜集气运 »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第四十章 暗流涌动

    脆弱啊,你的名字叫女人。直到现在,盛长梧才明白莎翁这话有道理,特别是用在王若弗身上。

    前段时间,因为如兰被墨兰撺掇到前厅去偷看梁家六公子,一时不慎被墨兰偷袭,在人前失了礼数被罚跪了祠堂。

    那段时间,王若弗是每天哭天喊地,特别是经常对着盛长梧数落盛弘的不是。

    面对中年妇女的哭诉,长梧是受不了。于是给王若弗指点迷津,让她去求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一出手,就是不同凡响。

    说两个姑娘既然失了礼数,不如请个教养嬷嬷来家里教如兰和明兰礼数。

    还说华兰之所以在袁家过不好,主要原因就是她不懂插花弄玉这些高雅技巧,让袁家大娘子看不起。

    如果如兰想嫁入高门,这些必须先掌握好,才能让她日后不受罪。

    一阵忽悠,再加上盛老太太说的教养嬷嬷是先皇后的侍女孔嬷嬷时,王若弗眼中立马露出璀璨的光芒。

    能把皇家内,有名的嬷嬷请回家里教自己女儿,那得是多大的脸面啊。

    在本朝,为什么那些选秀失败的秀女们为什么能身价百倍,还不是因为受过皇家礼仪训练吗!

    孔嬷嬷又是皇家老人,闻名贵妇圈的礼仪大师。有她为自己女儿背书,王若弗自然是喜笑颜开,满心欢喜。

    于是后面这几天,盛长梧又惨了。

    因为王若弗又开始对盛长梧念叨起了这件事情来。导致他上课都没了精神。

    课间休息,顾二又缠上了长梧。

    “七哥儿,要不我们再去试试?”

    顾二自从被盛长梧施针后治疗暗伤后,感觉浑身轻松。就想着自己只练了十几年家传武功就这样,那练了一辈子的父亲岂不是危在旦夕。

    于是就求长梧,想让他来家里给顾侯爷治病。

    长梧当时不敢拒绝,毕竟都将牛皮吹上天了,要是不去,肯定会让顾二感觉自己又是在忽悠他。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门。

    想着,老人吗,特别是武将,身体上总会有些毛病,要是实在不行就帮顾侯爷拔个火罐。

    这玩意,能弄出不少的淤血来。

    可叹啊,这人算不如天算!

    顾侯爷脾气火爆,也不听劝。人也是一根筋,见盛长梧年幼,又是和顾二混在一起的,以为他也是个浪荡子。

    “什么,你说我有病,我看你有病。”

    根本没给盛长梧说话的机会,直接抄起大枪就打,顾二只能掩护盛长梧狼狈的逃出顾侯府。

    至此,盛长梧就不敢登门,可顾二和他老子一样,性格执拗,认死理,一直想让盛长梧去看看顾侯爷。

    现在一听顾二开口,盛长梧就知道他要说什么,想拒接,但肯定又会被顾侯爷打出府门。

    被顾二弄烦了,盛长梧只能继续忽悠。

    “仲怀兄,不是我不去,实在是顾侯爷的大枪厉害,要不这样,等我考中科举,当了进士,到时候穿着官服去。

    你想啊,你爹爹不信我这个小孩,难道还不信官家赐封的进士吗。人靠衣裳马靠鞍,换身官袍去,你爹爹肯定会心平气和的听我说的。”

    顾二思索片刻,感觉长梧这话有理,于是退了回去。

    可他一走,齐衡又上来了。

    “七哥儿,这几天怎么不见六妹妹他们来上课啊,是不是生病了?”

    长梧摇了摇头。

    “不是,这事原因我不好说,总之现在我的姐姐们都和宫里来的孔嬷嬷们一起学礼仪去了。”

    听到这话,齐衡心里莫名的感觉一阵心痛。

    “那我是不是很难~再见六妹妹了!”

    …………

    孔嬷嬷来教礼仪后,王若弗像是找到了灵魂寄托。

    因为这里礼仪错综复杂,特别是插花,调香和品茶,里面的门道实在太多了,弄的如兰是苦不堪言。

    如兰每次一闹,王若弗就来了精神。

    因为管教孩子的乐趣,不是父母很难体会其中的美妙,特别是像王若弗,她的其他孩子都很听话,总算有个蠢的如兰,能让她感觉到智商碾压的快感。

    孔嬷嬷来了后,期间又发生了不少的事情,比如扬州小姨妈来看明兰和长梧,如兰墨兰两姐妹对撕,王若弗和林噙霜对撕,总之就是纷争不断。

    而孔嬷嬷不愧是宫里出来的,宅斗段位就是不同,明兰和王若弗在她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明兰是青出于蓝,学以致用。

    而王若弗,学的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但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都让长梧感受到了,这内宅里的斗争是升级了。

    等孔嬷嬷走后,明兰三人又回到庄学究的课堂读书。

    同一时间,朝廷之内也是暗潮汹涌。

    至于这导火索,则是鄂王的病。

    也不知是从谁那里传出的消息,说鄂王虽然病好了,但病根未除,很有可能复发。

    而且一旦复发,就是神仙也难救!

    事情传播的是有鼻子有眼,不少人都信以为真。余老太师听到后,更是直接问了官家。

    官家是个老实人,不愿意说谎,最后点头承认了。

    “盛七郎说了,只要认真调理,曦儿肯定不会有事的!”

    “那这就是真的了!”

    余老太师一下怼的官家哑口无言。

    因为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一个国家最怕的就是主少国疑。官家本来就年事已高,鄂王还只是个小孩,根本就没有执政的能力。

    本朝皇位本来就是欺负孤儿寡母得来了,将来鄂王继位,其他人难免会动些歪心思。

    更何况鄂王有病,随时都会死。

    如果鄂王夭折了,那谁人能继承大统了?到时候又会是老大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大端外,还有辽人和西夏人虎视眈眈,大端皇位一乱,很可能会导致灭国的危机。

    现在大端讲究士大夫于皇帝垂拱而治。

    余老太师位居三公,又是两朝重臣,地位非同一般,为了大端的安危,于是他也不顾危险,直接在早朝时硬怼官家,让官家过继宗嗣,克继大统。

    这可把官家气坏了!

    他儿子都没死,你们现在就想让我把皇位让给别人,这不可能!鄂王是他的孩子,就算是死,也必须死在皇位之上。

    文官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大部人都站在老太师身后,而软弱的官家这次也终于是硬气了一回。

    以前的他被文官骑脸骂也不敢吱声的他,现在为了鄂王,差点当场叫人杀了余老太师。

    闹到最后,终究是各退了一步。

    余老太师辞官养老;鄂王的皇位继承权不变,但官家写下诏书,如果鄂王有什么不测并且还没有儿子,就要从宗室里挑选贤良继承大统。

    而现在宗嗣里呼声最高的是兖王和邕王。

    兖王贤徳,能力出众;邕王年长,毫无政绩,但他有一个优点就是子嗣繁多,不用担心后继无人。两人是各有各的好处,但终究选择谁,不止朝堂,就连汴京城里勾栏瓦舍也是争论不休。

    就算是庄学究这里的课堂清净地,也开始讨论起了这件事情。

    立贤还是立长?

    最终还是以长梧用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与其无谓争执,不如做个纯臣给结束了话题。

    不过两个王爷的暗中争斗还是没有停歇。但随着时间推移,另外一件事又占据了汴京城中的热度榜首。

    这事就是科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