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掌舵山河 » 130章 一第下天

130章 一第下天

    当初传书给千秋岁的人是不是昭稷王,这一点暂时还无从得知,但从这个基础上来推理倒也可以说得通。

    昭稷王知道弃子一直寄养在公子华府上也不算奇怪,向上官鹫与千秋岁传达消息的如果是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也肯定可以算他们会在准在眉城相遇,在事情发展的方向偏离预想的时候,只要派人去稍加引导也有很大可能会如意。

    在加上司马错说曾经在焕云的府上见到过上官鹫,想来也不会是巧合。

    现在想到这一层也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想要瓦解景和的攻势就需要各方势力的联合。由于向各方传达昭稷王的野心的任务剑乐府不方便出面,只好交给了刘玄来完成,他是剑乐府的快婿,也是温天竹钦定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他的警告自然不会引人过多遐想。

    刘玄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也并未太过与着急,再过不久就是秋长道那边会举办一个华清江湖中的盛大集会,并在集会中确定名剑“一第下天”的归属,到那时再公布也不算迟。

    同为名剑,“一第下天”却与银釭、至剑无锋之流不同,它并非由水铸苏慕容打造,而是一代一代传承而来,至于他的铸造者是谁已经无人知道。

    差不多每间隔五十年到七十年的样子秋长道的冷家都会举办一次盛会来确定这口名剑的归属,说是集会,到了最后也还是以剑术论高低,最终剑挫群雄者就有资格拥有这口“一第下天”,拥有资格直到剑主身死为止。

    冷家举办的盛会,最后夺魁者自然多半会是他们自己,不过也有很多例外,“一第下天”被外人拿走,到剑主死的时候还不知道会把剑遗失在哪个角落,有时候找剑都要几十年。

    因此,集会从来没有一个固定的举办时间,这次会召开完全只是一个意外,有个蒙眼剑客将促成这次集会的名剑送回了秋长道。

    刘玄说是不着急,等其琛山之乱平息了不久就带着南云回道州了。有了万剑无疆的补充,张小闲的神指也能够发挥至巅峰,按理说他应该继续去寻找《太上三篇》的踪迹,然而却在此时销声匿迹。

    不久之后江湖中流出传言:《太上造神篇》从前就一直潜藏于楚国王宫之中,并在后来楚国破灭被武王所得,收纳于皇经阁第九层。前不久在黄仲永的协助下被张小闲取得,而黄仲永也自知事关重大选择了辞官隐退,而景何大军之所以会围攻其琛山,也只是想从张小闲那儿拿回《造神篇》罢了。

    后来张小闲在到了其琛山之后,又在乐海无涯中以剑气破地,偶然发现了牧少尘之乱后被当时剑府之主封在地下的《太上创世篇》。后来也有人证实乐海无涯的地缝下确实有一块空洞,像是从前埋藏的东西被人挖出来了一样。

    也就是说,《太上三篇》张小闲已得其二,一时间张小闲的名字传遍怒江南北,第一次到了家喻户晓的地步。

    因为这两件事,其琛山又迎来了短暂的繁华,剑府趁着这个机会大肆选拔天资与品行良好的后辈。剑乐府收徒之门多年不开,一旦敞开山门必定都会被人踏破,尤其在最近让景何十万大军铩羽而归,江湖中的其它势力扪心自问可都没有这个本事,让整个江湖对于剑乐府的敬仰程度顿时蹭蹭蹭得上涨不停。

    只是对于众人关于《太上三篇》的问题,剑乐府一直保持着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的状态,在有心人看来这无异于默认。

    张小闲也趁着剑乐府收徒的机会让张小晚拜在山渐青的门下,希望这位对晚宝具可以对付这个小鬼,可惜一直一来都是傻儿子对于山渐青单方面的害怕,而山渐青一点也没有要帮助张小闲教育孩子的打算,每天自己练自己的剑,小晚不跟着他也不强求。

    一听说张小闲要走,傻儿子连续几天都泪眼婆娑,想着以后他爹要把他抛给山渐青就食欲不振,日渐消瘦,让千秋岁实在是于心不忍,把傻儿子郑重交到张小闲的手上,叹了口气:“孩子还小!”

    这句话听得张小闲默默无语,敢情孩子还小是个万能句式是吧!

    没有办法,铁骨铮铮、刚正不阿而且没得感情的张大侠只能带着傻儿子一起下山,在他离开的那天夜里,剑府的后山一道剑光拔地而起,璀璨星云被这一剑破开!

    次日,剑府的代理府主千秋岁让位,风归云成为剑府第四十七代府主。此后千秋岁透露自己当年并没有通过剑府的剑术试炼而直接进行了剑心试炼,所以只能够算是代理府主。

    夜凉如水,风过生寒。今年的雨季比往年稍晚,来得晚就势必大,便只是作为先锋的风都可以飞沙走石,带动衣裳猎猎作响。

    然后让张小闲感到寒意的并非是风,而是处在狂风尽头的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