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掌印太虚 » 第一章 宰相之姿?

第一章 宰相之姿?

    云雾山深处。

    在东城关东侧,由于群山阻隔,此峡口已与驻城雄关彻底隔离。

    “别让那个老小子跑掉啊!给我生擒他!”

    一声呼喊声响彻云霄,在峡谷里此起彼伏。几十个南蛮士兵,架着马儿穷追不舍。

    十月的天气,已近深秋,寒风吹过,发出一阵阵呜咽的声音。

    可这数十人体格彪悍,身穿简陋兽皮,大部分的身体都裸露在外面,手上拿着各种奇奇怪怪的武器,看着前方那个蓝色的影子大声吼道,仿佛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一丝寒意。

    “驾!”“驾!”“驾!”

    狭长的谷道中,传来一阵阵回音。

    蓝衣人身着锦衣,满头的白发散乱在胸前。

    驾驭着胯下的马儿焦急地向前飞奔着,不时回头看着身后紧追不舍的南蛮士兵。

    心中思忖着该如何甩掉他们。

    这次,他的任务是打探驼峰岭附近的情况。没有走城关大道,而是沿关外东侧羊肠小道悄悄走出关隘。不料刚到驼峰岭脚下,便见到南蛮士兵正在此巡逻。

    从他们时不时地沟通中了解到南蛮已经做好了疯狂攻打南峪雄关的准备。在境内驼峰岭上找到一条可直达南蛮王庭的天险小道。他们来到此地是为避免被大乾发现密道而事先在此布局,并安排一名练气中期队长确保此处隐秘不会被察觉。

    却不想被前来探听消息的蓝衣人识破。知道了他们的意图,心情激荡之下,无意中碰了山石,露出了响动,就被南蛮的探子发现。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穷追不舍。

    就这仅仅数十人的队伍居然有一个练气四重的武者,蛮人数量繁多,几个回合就让自己身上伤痕累累,见讨不到便宜,他就借着被击飞之机退出了战团,并驾着马儿及时脱险逃生。

    十万大山中。

    山上脉络繁复、群峰叠翠。

    狭窄的山间小路,只能容一马穿过。

    险峻的石壁上不时有锋利的岩石从山体中渗透而出,稍不注意,身体便被刺划得伤痕累累。隔绝了和官道相通。

    根本就没有一条路可通东城关方向,万般无奈只得再沿这条狭窄峡谷返回。

    ……

    小镇外。

    云雾山下的林间小道上,一个衣衫褴褛满头白发的中年男人,神色慌张,脸色惨白,嘴角还时不时的溢出一丝鲜血。

    “这群王八蛋!”

    回头看着身后那紧追不舍的数十名南蛮士兵,恨恨地骂了一声。

    不仅仅是在和这些人打斗的时候受了伤,回来的路上更是被凸出的山体划伤。

    而他有没有丝毫的时间去修整和疗伤。导致此时伤势越发的严重,失血过多,头也有些眩晕。

    金秋十月。

    明媚的阳光像是一缕温柔的青丝抚摸着大地,阵阵的歌声诉说着人们心中的欣喜和欢乐。

    散发着一股丰收的清香,田间到处都是忙碌着秋收的农民伯伯。

    三五成群,载歌载舞。

    镇上街头人头攒动,流露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节日气氛。

    农民伯伯手捧丰收的喜悦,在田间欢笑;商贩们也穿梭在街头巷尾,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小摊,也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农民的丰收,商贩得满足。

    无不透露出青阳镇的朝气和活力。

    宽阔的顽石道路两旁,耸立着一颗颗高大的胡杨,像是一个个戍边的卫士。

    让人心安!

    风渐起,尘扬漫天,秋天的落叶像是归根春泥,飘飘洒洒落在了这片厚重的大地上。

    云雾山脚,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金铁交击声。

    一个衣衫褴褛的蓝衣武者,奋力地击退了敌人。

    看着眼前的城镇,眼中透出了一点星光。

    总算是赶到了这里!

    秋收时节,老百姓还都在田中劳作,看着他们满脸的喜悦,蓝衣人欣喜的目光微微一窒。

    回眼望去,南蛮兵卒已经逼近镇子。

    闭上双眼,默默地回忆着这一生的一幕幕。

    自己本是汉阳书院的一名教习先生,资质有限,蹉跎一生。

    还记得那是小时候,自己的先生当时教导自己的情景。

    我辈武者习武,旨在保家卫国。武道是我们保护家人的利器,只有努力地修行,变得更高、更强,方能更好地庇护他们。

    如果有一天我们放弃了这个信仰,武道通天又能如何,与那些举起屠刀的蛮子又有何异?

    这次的任务或许真的完不成了。

    莫玄明心中默默地念道。

    双眼再次睁开,坚定的眼神中流露出了一丝死寂。

    绝不能让蛮人屠戮百姓!

    这是他的信念!更是信仰!

    “蛮人入侵,速回青阳镇!”

    “南蛮入侵!所有人速回镇子!”

    ……

    看着还在田里开心地收割着丰收果实的农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此时他们所遇到的危机。

    蓝衣人莫玄明竭力的放声呐喊道。

    此时他也顾不得什么谎报军情了,虽然只有数十名蛮族士兵,可是对这些百姓来说就是噩梦,他只想着将这些老百姓能够救下来,别无他念。

    青阳镇。

    位于大乾王朝东南部。

    是太平道清平府下辖的一个小镇。

    小镇西北,有一户红砖绿瓦的大户人家。

    雕栏玉砌,五光十色,阳光滑落,琉璃瓦上映出七彩光芒,璀璨夺目。

    浑厚高大挺拔的朱红楠木门外,耸立着两尊高大威猛的白玉狮子。

    大气磅礴!

    门首的匾额,龙飞凤舞,上书“杨府”二字。

    往来过往的行人经过这里时,无不双手合十而去,仿佛在祈祷什么。

    入门是宽敞明亮的庭院,周围长廊直通宅院深处。

    庭院里怒放的菊花迎来送往。

    花坛中间的昙花像是羞于相见,洁白的花骨朵缩成一团。

    蜿蜒游廊与阶下石子铺就的甬路互相连接贯通。

    山石点缀其间,中间庭院悬匾“高远阁”。

    杨府婢女下人,匆匆忙忙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过了长廊,到了一处人工小湖边,沿脚下甬路直达后院。

    举目四望,一泓碧波小湖横贯前后宅院。

    秋风将至。

    天上时不时飘来片片落叶,汇成一片绿色的涟漪。

    唯美而又宁静。

    小湖边上有一座八角凉亭,亭下石凳桌椅,一应俱全。

    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正端坐在石凳之上。小发髻上竖着一头黑亮的头发。

    白白净净的小脸上流露出一种严肃,望着石桌上的课本。

    杨吉星,杨府惟一的小主人。

    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30多岁的夫子。一袭洁白的素衣,面色从容,手里捧着一本圣贤之书。嘴唇微张,清澈的朗读声在风中响起,引领着小吉星诵读。

    ……

    “夫子,外面的世界美吗?”

    一阙看完,小吉星便放下手中书本,眼神里流露出丝丝向往。

    来到这个世界十年了,尽管出生的家庭生活富足,自己一开始还是非常高兴的,最起码重活一世,家境的改变让自己不用再去努力的拼搏了。

    当然,初来乍到,还是有些许想念前世父母;但随着岁月的推移,十年的风风雨雨,已使他对这里的一切已经习以为常。

    以前有好几次他都想出门去看看这到底是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怎奈父母一直警告,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禁止他外出。

    并且明确指出:自己只有成年后,继承了家业,才能外出游历。

    从那时起,他也只能站在自己的阁楼里,眺望青阳镇的繁华与秀美。

    远远地看着这个精彩而又陌生的世界。

    “阿星!外面的世界很美,但同样很危险!你还小,等你长大你就知道了!”

    老夫子对杨吉星的教导仅限于识文断字、为人处世以及一些经商之道等等。

    对于武道这方面的知识,杨员外严禁教给杨吉星,尽管不甚明白员外的意思,但老夫子并没有逾越毫厘。

    “长大?何时才算长大?”

    杨吉星干净的小脸上露出了深邃的目光,看向了远方。

    仿佛回到了自己三岁的时候。

    “爹爹!这个世上有飞天遁地的神仙吗?”

    那时候的自己还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期待,梦想着重活一世,能够飞天遁地,修炼成仙。

    自己也开启了传说中的金手指,能够纵横异界。遗憾的是,理想是饱满的,而现实却是骨感的。

    十年了,金手指什么的他早都不抱希望了。

    “星儿!你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飞天遁地的神仙?那是话本传说中才会有的!”

    父亲杨永林神色微微一怔,然后笑了笑说道。

    遥想当年其父杨永林听他讲那是什么内功、筑基这几句话后所流露出的惊愕神情,似乎完全不知这一切的存在,登时就让杨吉星的心沉到了谷底。

    “练武几十载,能够开碑裂石就算不错了。飞天遁地?那是说书先生嘴里的话本!你还是好好读书,将来继承咱家的家业,足以富足一生了!”

    听了父亲的话,杨吉星心中的火热更像是被一盆凉水从头浇到脚,无情地熄灭了。

    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身为穿越人士,重来一次,竟然还是生在一个平凡的天地,完全没有想像中,那血与火的热情。

    传说中的修仙炼道、羽化成仙,皆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

    唯有平凡的柴米油盐,亘古未变!

    生活还是那个生活,仅仅只是换了个环境而已。

    还好家境很殷实,足够自己潇洒一生了。

    没了修仙练道的可能,自然也就息了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过,虽然没有修行之道,但这里有着完整的封建王朝体系。不能修仙练道,到乾元国做官总是没问题的!

    即便是一个普通世界,凭借自己以前的见识和认知。杨吉星相信,自己也能够闯出一番天地。

    少年的心永远都在骚动。

    正因为如此,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才能够安下心来学习这方世界的礼仪和文化。

    “夫子,你说?南蛮能够打进我们大乾吗?”

    收回视线的杨吉星忽然话锋一转聊起国事。

    对修仙练道失去了该有的向往,可并不代表杨吉星对外面的事就一无所知。

    镇上看似繁华的街道,最近却多了很多手持刀剑的武人,整日在街上巡游。

    这个看似宁静美丽的城镇实则早已暗流汹涌。

    “阿星!你这孩子。有时候看上去,完全不像个孩子,倒是有几分老气横秋。南峪雄关有着我们大乾百万雄兵戍守,完全可以抵挡蛮人的入侵。这些年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南蛮地处十万大山边缘,其牲畜、粮食产能亦逐年下降,再加上大山深处野兽侵袭,生活也甚是艰苦。所以这几年才会频繁地入侵我大乾疆域,不但想要掠夺食物,而且还要蚕食大乾的部分土地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

    对于杨永林,夫子还是非常佩服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强大,更是因为他能够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在青阳镇站稳脚跟,完全不输任何成年人。

    二十五年前,一位衣着华丽但脸上挂着风霜的妇人和她十岁大的儿子到这个偏僻的城镇长居。

    尽管狼狈不堪,但家底终究还是殷实。置下部分田产,安顿下来。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几年后,妇人因病重离开人世,留下十五六岁大的孩子,独自居住于此。他,便是今天的杨永林杨员外。

    妇人置办的那为数不多的家业就是那百亩良田。

    好在孩子多年习武,虽说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高手,但是在这蛮荒之地,保护这点家财还是绰绰有余的。

    时间一晃,又是数十年过去了,昔日的小孩成了青阳镇鼎鼎大名的大员外杨大善人。

    青阳镇杨府作为镇中惟一员外郎,宅第富庶,拥有良田数千亩,镇中杨记钱庄和粮铺均为杨员外家产业。

    自己的家业被他扩大几倍。

    使这个本来贫困的小镇随之渐渐走向富裕,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

    他也早已成家立业,孩子都十来岁了。

    可不知道什么原因,杨家麒麟子自出生之日起,就没出过自家大门。

    就连接受蒙学教育,都是请的乡间秀才。

    一对一地给儿子授课。

    正是由于杨永林对儿子杨吉星的过分保护。

    颇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杨家公子,成为小镇乡邻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外界传言,无所不谈。

    有人说杨家小少爷是天降吉星,必是大富大贵之人。

    还有人说杨吉星是天资过人,从小就能识文断字,有着宰相之姿。

    更为离谱的传言,据说还因为早年出生的时候,被不知名的东西吓过,脑袋有些痴傻,所以这么多年杨员外才不让他那独苗儿子与外人接触。

    无论外界传言多么离谱,杨员外也从未向外界透露半点自己儿子的消息。

    而镇上的本土百姓大多数人都受过杨家恩惠,所以每次路过杨府门前的时候都会为他祈福,祈祷杨员外的儿子能够无病无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