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豪养成系统 » 第九十一章:风雨欲来

第九十一章:风雨欲来

    在赵启明拍下几个县城那些地后,连市当地所有的土建公司都主动来找赵启明了,特别是那些跟东升房产公司有债务的公司老板,来的时候更是喜笑颜开。

    因为现在全市只有赵启明一个人手里有那么多土地,而且赵启明给出的付款条件也确实好。

    之前这些公司可能还会有什么顾虑,现在根本不会了,赵启明地多钱还付的及时。相反那些老牌房产公司,手里土地储备最多的也只有一两块,付款相对很差。

    更何况赵启明针对的只是东升房产公司一家,其实也不影响这些公司跟其他老牌房产公司的业务往来。

    赵启明对这些土建公司就是一句话,有条件起诉东升房产公司的单位,优先安排干活。起诉不了的排队等着,到时会有几个项目开工前让大家公平招标的。

    可以说,通过这几个月的霸地,赵启明在连市建筑圈已经达到了呼风唤雨的地步。

    此时最尴尬的就是正在承建刘飞家两个盘的建筑公司最难受。

    从内心来讲,这两家公司是恨不得马上就去向赵启明投诚的。

    可现实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正在干着东升房产的活,现在倒向赵启明,万一赵启明要求他们立刻终止和东升的合作,反手起诉东升。

    那这两家公司不光正在做的账目上前期垫出去的钱拿不回来,还有巨额违约金要赔偿。

    刘飞爸这些天的压力是相当的大。

    赵启明的资金来源他还没查清楚,赵启明手里到底还有多少钱也不清楚,只是知道赵启明并没有在银行贷款,也没有进行社会融资。

    房产公司的外债是很多的,像刘飞家这种地方性企业算欠的少的,各种各样的单位加起来也欠了大概四五千万,这是没算上正在建造的两个楼盘欠的和欠银行的。

    其实这些年在刘飞爸稳扎稳打的经营下,东升房产公司算是效益和口碑非常不错的房产公司。

    但是这些单位突然一下子扎堆起诉,搞的刘家有些措手不及。刘飞爸多次出面和这些起诉的公司老板谈判,都被拒绝了。这些公司已经是铁了心要起诉到底的。

    正常情况下,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几千万而已,以刘飞家的实力是抬抬手就能处理了。

    可好巧不巧的是,金融危机来了。

    金融机构借不出钱来了,银行口袋收紧。

    东升房产公司欠银行1.5个亿的贷款,八月份就到期,这笔钱肯定是要按时还的。这笔钱一还,公司账上就只剩1000万不到的现金了。

    刘家还有两个楼盘的房子在出售,按照正常销售周期,两个月内,就能把这些钱凑出来。

    可到了六月底,突然房子卖不动了,成交量直接变成零。

    这也不是光刘飞一家是这种情况,2008年6月底,全国大多数三四线城市的楼盘成交量都是个位数。

    想通过卖房子来筹集资金这条路,现在也走不通了。

    东升房产公司的上上下下,都感觉到了风雨要来了。

    吴镇长那边传来了消息,镇里开会通过了赵启明向吴镇长提的建议。

    镇里决定在镇上其中一条街的街尾批出两块土地,其中一块320亩的土地以入股的形式跟赵启明的明生房产公司来共同开发一个小区。

    剩余一块100亩作为商业用地,以5万的价格一亩卖给赵启明,由赵启明来进行商业开发,建造超市和农贸市场等经营性场所。

    镇里还派了专人来跟赵启明的公司对接,承诺一个月内,土地手续会搞好,交到明生房产公司手里。

    镇政府那边刚把土地丈量好,也不等手续了,直接就让毕亮安排人进场进行土方施工了。

    赵启明又去了苏市。

    这次赵启明来苏市有两个目的,员工跟进的那块商业用地可以交易了,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来招人的。

    赵启明觉得自己连市的房产公司已经走上正轨了,自己应该放手了,只需要在大局上把控一下就可以了。

    赵启明到了苏市后,先是将那块地买下了,完成交易手续后,将这块地的后续手续交给员工跟进了。

    又带着王曼去了投资发展公司,将王曼认命为投资发展公司经营部的经理,让她自行招人,组建部门。

    以后王曼带领的经营部就专门负责农贸市场这一块的经营,包括功能设计和后续运营。

    赵启明现在开展的项目有些多,严重感觉到人手不足,而自己很多事情又不懂,人才也极度缺。

    赵启明感觉现在最缺的是人力资源总监这种人才,而且不止一个。

    李经理那边进展的还可以,人都招来了,正带着这些人进行培训。

    赵启明直接将当初从冯雷手上收购来的那家快餐店暂停营业了,让老相识装修队何老板安排人进场装修,改成火锅店。

    赵启明本来是想把老店改回火锅店的,可比较了一下后,还是觉得老店的位置更适合做快餐店。

    做完这些,赵启明就石路那边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跟自己去人才市场招聘去。

    金融危机的到来,带来了失业率的增加,再加上是六月份,毕业季,人才市场找工作的人很多,来招聘的企业却不多。

    这次赵启明想招的是高级人才。苏市人才市场的人虽然多,却很少有合适的,招了几天,也只是补充了一些中层管理人员。

    还有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补充到基层岗位来。

    满意的高级人才,赵启明却一个也没招到。

    突然,赵启明一拍脑门,自己忘记了一个能接触到高端人才的人。

    张芯语啊,那可是正经清北大学毕业的人啊,自己可以通过张芯语认识一些高端人才,然后通过高薪挖过来啊。

    赵启明非常肯定张芯语在清北大学是认识很多人的,或者说,很多人是认识张芯语的。

    就凭张芯语的气质外貌,当年在连市读书时叫倾城,那么到了首都清北读书,肯定就叫倾国,这样一个倾国倾城的人物,认识的人肯定多。

    想到这里,赵启明直接收了摊,回连市去找张芯语。

    还有,该跟刘飞清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