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神豪养成系统 » 第四十章:富贵不还乡

第四十章:富贵不还乡

    蒋莎莎告诉赵启明,过年不回家,就在店里过年。

    赵启明带着张子健来到了小吃店。小吃店的服务员要回老家,所以赵启明把张子健安排到小吃店来帮忙,一是怕蒋莎莎一个人有时候忙不过来,二是也考虑过年放假期间,让张子健照顾一下蒋莎莎。

    腊月二十六,赵启明就给每个员工包了红包安排所有员工放假了。

    虽然是餐饮行业,在大城市过年放假期间生意最火爆,但是赵启明觉得没必要去挣这几天的钱。

    员工都是离家辛苦干了一年,将心比心,谁不想早点回家过年?

    赵启明把所有人都安排好后,买了不少苏市特产,把所有行李往车里一放,便开车去了路虎4s店。

    在店里做了个保养后,接上周洁后就上了高速回老家了。

    高速上的车子没有后世那么多,一路上几乎没有堵车,5个小时后,就回到了连市。

    将周洁送回家后,赵启明就开车回到了自己家所在的小镇。

    赵启明回到了老家,在镇上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那个年代,小镇上的居民很少家里有车的,所以私家车在小镇上还是个稀有物品。当赵启明到家以后,就把车停在了自己家的门口,引来周围邻居的围观。

    邻居们都议论纷纷,“这是什么车?看起来比镇领导坐的车还好啊,这个车多少钱?”邻居们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其中也有人认出了这个车,知道这个车最低要140万。其他围观的听说这个车要140万,好多人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老赵家的儿子出息了啊,才出去几年?就能开140万的车了啊。”

    当然也有一些人也酸酸的说:“老赵家的儿子真败家啊,有钱了不知道节省,一百多万去市里能买三套房子了,这就买了一个车,真能嘚瑟。”

    父母也逼着赵启明说清楚这车的事情,赵启明一看父母这架势,便解释说这个车是老板的车,自己现在给这个老板当助理,车让自己开回来用几天。

    没办法,父母那一代人是吃过苦的,他们不会允许子女大手大脚花钱的,系统的事情也不能提。还有就是人性的弱点,大家做了多年的亲戚朋友,突然知道你发了大财,难免会有嫉妒的,会有说三道四的,更会有以各种理由上门来借钱的人,借也不是,不借也不是。借了吧,大多数是不会还的,不借吧,就会有人说你发达以后翻脸不认人。

    为了省掉这些不必要的麻烦,赵启明还是决定跟父母隐瞒了真相。众人听说这个车是赵启明老板的,不少人心里倒是舒服了不少,更有人小声的嘀咕着:“我就说嘛,哪那么容易就能开上一百多万的车,我儿子打了十几年的工,也才刚买了一辆奇瑞QQ,要2万多块钱呢。”

    赵启明把买的那些东西从车上拿下来,便跟着父母一起进了家门。

    父母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是非常担心的,总是担心儿子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

    不一会,赵启明老妈便收拾好了一桌饭菜,一家三口便其乐融融吃起了晚饭。

    席上,都是老妈问着赵启明在外面的情况,而老爸却要保持威严,虽然也很想问些什么,却不曾开口。

    赵启明这一代人,男孩子基本都是被老爸打大的。那时候就没有舍不得打孩子这一说,只要孩子调皮捣蛋,回家就是一顿打。

    但那时候的孩子长大后又往往非常的孝顺,被打的越多,越孝顺,所谓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赵启明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语文老师会出个造句题,用“我的理想”造句。

    其他同学都会说“我的理想是长大后当医生,老师科学家”之类的。

    当老师提问赵启明的时候,赵启明的回答是:“我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爸爸。”

    老师问赵启明为什么。

    赵启明说:“因为爸爸可以打儿子。”

    由此可见,赵启明小的时候被打的有多么狠。

    长大了以后就很少打了。

    而赵启明这几年也明显感觉到父母在慢慢老去,家里很多事父母也会主动跟赵启明商量。当然,赵启明给二老打电话也都是报喜不报忧。

    之前在电子厂上班时,班组长的压迫,老员工的欺负,这些事赵启明从不会跟家里说。

    而这次回来赵启明给父母买了很多东西,父母高兴之余,也叮嘱赵启明少花钱,家里什么都不缺。

    赵启明的家庭条件很一般,父母在小镇上开了一个很小的超市,开了很多年。

    赵启明没有告诉父母自己现在生意做的还可以,只是告诉父母自己现在还是打工,但是很受老板赏识。

    赵启明怕一下子告诉父母太多,以父母的认知,会一时接受不了,反而会让父母胡思乱想而担心自己。

    吃完饭,老妈收拾碗筷,赵启明和老爸看电视。

    赵启明把带回来的茶叶拿出来给了老爸泡上。

    “这茶叶不错,多少钱一斤?”老爸喝了一口问。

    “不知道,老板给的。”赵启明可不敢告诉老爸这茶叶好几千块钱一斤。

    老妈忙完了厨房,又急忙去给赵启明铺床,新的床单被罩,厚厚的棉被,虽然忙碌,脸上的笑容却没停过。

    儿子回家,父母嘴上不说,心里是很高兴的。

    赵启明的老家在一个苏北小镇上,镇子不大,热闹点的街道只有相交的两条。

    平常街上人不是很多,这几天倒是挤满了购置年货的人,街道两旁的店铺也是热闹非凡。

    此时赵启明正叼着个小烟和发小周旭无聊的在街上逛着。

    “启明,大年初四的同学聚会你去不去啊?”

    因为镇子不大,离市区倒是很近,坐40分钟的车就到了,镇上没有高中,镇上人上高中都是去市区读的,而周旭正是和赵启明在一所高中,而高二文理分班后更是同班了2年。

    “我不大想去,你们都考上大学了,现在都有稳定的工作了。我还是个普通打工的,跟你们都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万一你们聊高兴了,聊到工作上去了。你也知道,你们可能干的都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到时候我插不进去话,不是很尴尬?”

    赵启明知道周旭很想去参加同学聚会,因为周旭当年在班里有个白月光,也会去参加。

    所以赵启明故意说不想去,就是想逗逗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