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管国子监,大明工业化了? » 第四十四章 他怎么这么快?!

第四十四章 他怎么这么快?!

    其实,商人们之所以会这么的踊跃,并不是因为他们听懂了陈逢话中潜藏的机会。

    他们更看重的东西,根本就不是这个。

    或者说,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赚钱。

    有人或许就要问了。

    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

    白花花的银子,就那么随随便便地散给陈逢?

    他算老几啊?

    就算陈逢是国子监绳愆厅监丞,可谓前途远大,但现在也才不过是八品官啊,怎么也不至于上赶着巴结吧?

    没错,正如很多人想的一样。

    他们看重的,并不是陈逢的前途远大,以及当前的影响力。

    这些商人们最看重的,实际上是信国公汤和。

    因为有着汤和介入的缘故,这些商人们早就已经不看重什么钱财了。

    什么一千两百分之一……

    就算是一万两百分之一,在场的大部分人,也都是能出得起的。

    毕竟,他们本就是被筛选过后,最有资本的一票商人。

    他们所掌握的财富,可能连很多权贵看了都会眼红。

    当然,这也正是他们看重跟汤和关系的原因所在。

    想想吧,如果能够高攀上信国公府,那么他们之后还需要害怕其他的小官(县令、县丞、县尉……)小吏(衙役、捕头……)吗?

    说实话,有了汤和这一层关系,哪怕只是一个门房的关系,这些小官小吏不怕他们,就已经算是立身极正了。

    毕竟来说,汤和可是有着面见皇帝权利的一个超级权贵。

    再有,汤和是什么爵位?

    信国公啊!

    要知道,以整个大明计算,现阶段也不过就是十八个国公而已。

    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追封,比如胡大海、廖永安、赵德胜、俞通海、丁德兴……

    另外还有父子,如常遇春之子常茂……虽然现阶段而言,就只此一例。

    也就是说。

    现如今还活着的、第一代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国公,也就只有徐达、李善长、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这六个而已(傅友德{洪武十七年}、蓝玉{洪武二十一年})。

    这是多大的一份权势啊?

    绝对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这样的权势,那是一千两、一万两……乃至十万两就能攀上的吗?

    你倒是想给,可人家也得要啊!

    现在,机会出现了,汤和真的开始伸手要钱了……

    先不说这份生意听起来就还算靠谱,就算是不靠谱,他们能不给吗?

    他们巴不得一点好处都不要,只求能把钱送进去。

    因此,现场的气氛自从托儿的那句一千两开口之后,就变得极为热烈了。

    这让陈逢看到了权利的可怕之处。

    他原本还以为,这些人或许不会那么心甘情愿的给钱。

    因此,他安排了一个托儿。

    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居然疯了一般地想要送钱。

    其中的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害怕拿不到股份,居然还把价格往高处喊了一些。

    ‘早期的股票市场,大抵也就是如此场景了吧?’

    陈逢看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就想到了股市,随即整个人就变得不好了。

    因为他突然想到,貌似真要是把股市搞出来,这应该会更加的赚钱。

    虽然现阶段他什么都没有,连个根基都没有。

    可问题在于,他已经靠上了汤和。

    只要把这个名字拿出来,那真就能形成一个超级恐怖的庞氏诈骗集团……

    这个数额到了最后,也一定会让人震惊万分。

    当然,陈逢对此也就只是想想而已。

    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尤其还很清楚的知道,汤和之所以把名字借给他,主要是想发展家乡,而不是让他去搞庞氏骗局。

    也就是说。

    他真要是敢搞什么庞氏诈骗,估计第一个拿刀砍他的人,也就是汤和了。

    更为关键的是,以对方跟朱元璋之间的关系来说,就算是把他砍了,估计也不需要偿命。

    最多罚俸半年。

    哦。

    可能半年都有点多了。

    仨月吧。

    嗯,这就差不多了。

    一想到这里,陈逢便感觉内心一寒,随即心志也就坚定了起来。

    他问心无愧啊。

    怕个什么?

    “启禀大人,各人的股份都已经登记好了。”

    正当陈逢还在胡思乱想时,汤和家的管事已经拿着一个本子走了过来。

    “多少?”

    他有些好奇的问道。

    “您一共拿出来七十股,当然便是七万两了。”

    管事的看都没看,直接就把数字说了出来。

    “我之前好像听到有人喊三千两……”

    陈逢下意识地说着,但话说了一半,他就感觉到了管家奇怪的目光,连忙摆手道:“我也就是随口一说,当不得数。”

    当然,他也就只是在表面上这么说而已。

    内心里嘛……

    多少还是有些怪对方的。

    这大好的股票市场,直接就被他办成了这个模样,也太差劲了。

    就不知道抬抬价吗?

    既然人家愿意给,他难道还能不收?

    这番话陈逢显然不会说,他只是作出了一副沉思的模样,而后则是满脸惊喜的道:“看来,这件事到此就算是成了啊。”

    “监丞下一步想怎么走?”

    一旁的廖权,走过来问了一句。

    之前他没有开口,但并不代表他没有监督权。

    实际上,他的老岳父已经把这件事的监督权都交给了他。

    “开工厂!”

    陈逢想也不想地,就把这三个字说了出来。

    ……

    洪武十三年,元宵佳节之前。

    整个凤阳府都忙碌了起来。

    各地的人口稠密区,很快就有一座座地工厂用地,被圈了起来。

    由于这些用地大部分都并非空地,有的本身便有许多房屋存在,因此一股招工风,很快地就在凤阳各地刮了起来。

    该说不说,汤和的名头确实很好用。

    仅仅三天时间而已,各地的工人便已招募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最主要的是给钱。

    很多连饭都吃不饱的人,一听只要过去干活,每月就给一千二百文,合计一天四十文,而且做工三天就能预支、七天就能直接领取工钱……等一大堆的好消息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便都跑向了那些,建造在距离繁华区很近的工厂。

    而后,便是建造,甚至是直接生产。

    于是乎,就在洪武十三年的元宵佳节当天,凤阳府、应天府的许多杂货铺里,都出现了一样新商品。

    香皂。

    它的价格并不贵,一块只要十文钱。

    可以说,但凡是有点收入的人,几乎就没有买不起的。

    因此,香皂瞬间就畅销了。

    不少的大明人,都在这一天用上了香皂,心情大多很是不错。

    毕竟,以十文钱这样的价格来说,那是连皂角都买不到的。

    现在呢?

    直接可以买到香皂这种,比皂角好上百倍的好东西!

    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

    畅销,自然也就是预料当中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

    之前那些不跟陈逢展开合作的权贵们,则是纷纷地傻了眼。

    “他怎么这么快?!”

    “价格还定的这么低?”

    “抛开运输不算,居然连一文钱的利都不到?这是想干什么?”

    “找人,找人!”

    “告他,他这就是在与民争利!”

    “对,汤和也一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