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让你代管国子监,大明工业化了? » 第一章 与锦衣卫同行

第一章 与锦衣卫同行

    大明,洪武十三年。

    正月初八。

    中都凤阳,国子监。

    冬日寒夜漫长。

    卯时之中,天仍未明,依旧昏暗。

    但这昏暗的凌晨,却是从来都不会耽误国子祭酒杨成的正堂点卯。

    就如此时。

    年约五十来岁的杨成,便在安坐到正堂中的红案之后,默默地翻开了一页官员名册。

    “(国子监)司业黄诚。”

    随着杨成这句话出声,也就代表着,点卯正式开始了。

    堂下众官,皆是直起了耳朵,生怕会错过这个带点乡音的老夫子的点卯。

    “下官黄诚,正在堂下!”

    与此同时,距离红案最近的一道约四十来岁的身影,精神奕奕地迈出了一步,拱手应道。

    “嗯。”

    杨成抬起头,看了一眼后,便示意黄诚可以站回去了。

    “监丞郁泰然。”

    “下官郁泰然,正在堂下。”

    “典簿王肃。”

    “下官王肃,正在堂下。”

    “博士……”

    “下……”

    伴随着杨成叫出一个个的名字,国子监的班子成员,皆是老老实实地站出来应卯。

    没有任何的意外。

    直到……

    “绳(sheng)愆厅(ting)监丞……陈逢。”

    杨成叫出这一名字时,本以为会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的意外,因此直接就翻到了另外一页的吏员名单。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场景发生了。

    名字是喊出去了不假,可是下方,却是久久没有回应。

    就仿佛这个人压根不存在一般。

    “绳愆厅监丞陈逢何在?”

    本就是老夫子出身的国子监祭酒杨成,自然不是好脾气,所以在抬起头,叫出这第二声时,脸上已是显现出了几分韫色。

    但是堂下,却依旧没有任何的回应。

    一如之前。

    “已是卯中,竟还未至,当真是……哼!”

    杨成用目光寻觅片刻后,便发现了陈逢未到场的事实,不由冷哼一声,满脸严厉道:“如此不以身作则之辈,怎能做得绳愆厅监丞?老夫回头便参他一本!”

    说完之后,他理也没理那些因为害怕而变了颜色的人,直接就在名册上的绳愆厅监丞陈逢的名字后面,写下了大大的迟到二字,转而就开始点起了吏员的名字。

    不过,也不知道老夫子太过生气了,接下来他点的名字,竟然大多都是绳愆厅的属员。

    “绳愆厅吏王清。”

    “下吏王清,正在堂下。”

    “绳愆厅吏白乐康。”

    “下吏白乐康,正在堂下。”

    “绳愆厅吏夏广。”

    “下吏夏广,正在堂下。”

    ……

    也就在这谁都能看得出来的报复愈演愈烈之时,一道声音忽然从外面传了进来。

    “绳愆厅监丞陈逢,来得迟了,万望祭酒及诸位大人恕罪。”

    这声音混杂在寒风之中,显得有几分颤抖,不知是冻的,还是其他什么缘故。

    随着声音传入进来,国子监的大堂上,官吏们纷纷将目光看向了祭酒杨成。

    杨成却仿佛没有听到声音,也没有发觉这一幕似的,竟是自顾自地点起了第二遍名字。

    “绳愆厅吏王清。”

    只不过却是绳愆厅吏员的名字。

    见到如此一幕之后,许多精明的官吏脸上,皆是显现出了一丝惊讶。

    惊讶是因为,国子监各厅的吏员,往往都是由各厅官员自己点名第二遍和第三遍的。

    而现在,杨成却代劳了。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着,

    若是杨成之后真要上书弹劾的话,光是此事,就又是一罪了。

    精明的官员大多都是清楚这一点的。

    而也正因为清楚,他们才会这么的惊讶。

    毕竟,他们怎么都没有想到,虽然一向脾气不怎么好,但还算稍微有几分人望的杨成,竟会做的如此之绝、如此的无情。

    莫非是那陈逢得罪了祭酒?

    许多人不由得便想到了这一点。

    这一切说起来很长,实际上却不过只是几个呼吸、以及王清略微愣神的时间罢了。

    “绳愆厅吏王清。”

    杨成却是直接就表现出了不耐烦,抬起头的同时,便已死死地盯住了王清。

    “下吏王清,正在堂下。”

    后者不敢再发愣,连忙站了出去,大着嗓门应了卯。

    其声音之大,甚至于连门外的陈逢,也都听到了。

    不过此时的陈逢,却仿佛根本没听到似的,只是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表现的仿佛犯了错的小学生一般。

    是因为怂吗?

    倒也确实是的。

    但这怂,却并不是冲的祭酒杨成。

    如果只是杨成的话,陈逢说不得早就推门进去了。

    毕竟,陈逢可不是个好脾气。

    穿越而来的他,也不是来受气的。

    而陈逢之所以会这么老实,忍着寒风与雪花,主要是因为,此时此刻他的身边,还站着另外的几道身影。

    这是几道穿着华丽,盔甲俱在,腰间还挂着绣春刀的身影。

    看起来便威武不凡。

    锦衣卫?

    不不不,现如今的大明,可还没有锦衣卫呢。

    确切来说,他们都是亲军都尉府的侍卫。

    换而言之,也就是传说中的天子亲军!

    当然,也是未来的锦衣卫。

    因着这份关节,陈逢当然要老实一点了。

    毕竟,他可不想被这些人记恨。

    “他一向如此吗?”

    此刻,这些人的为首者,也就是亲军都尉府的指挥佥事蒋瓛,忽然皱起了眉,朝陈逢问了一句。

    “杨祭酒平日里虽然严厉了一些,但还不至于如此之绝,至于如今这是为何…”

    “陈某却是不知。”

    听到问话,陈逢苦笑着摇头道:“蒋兄亦是问错了人。”

    陈逢的这份回答,让蒋瓛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惊讶,虽然很快就被他压了下去,但他的眼底,却总归多了一分怪异。

    这是因为,蒋瓛显然没有想到,陈逢这个正儿八经的同进士出身,简在帝心的绳愆厅监丞,居然就因为他的一句客套话,便跟他称兄道弟了。

    丝毫也没有其他文臣对武官的暗自鄙夷。

    当然,更重要的是,陈逢还是太子党。

    这才是真正的加分项,或者说是足以傲视他的资格。

    “蒋兄,蒋兄?”

    陈逢似是没看到蒋瓛的脸色变幻一般,十分亲近的又喊了两声,同时眼里也适时地浮现出了一抹好奇。

    “嗯?”

    蒋瓛回过神之后,自然看到了陈逢眼里的好奇,疑惑道:“陈老弟有事?”

    “无事,在下只是好奇……”陈逢凑到了蒋瓛旁边,压低嗓门道:“蒋兄此来,却是为何?”

    “不可说。”

    蒋瓛严肃地摇了摇头,但在想了想之后,却又压低嗓门提醒了一句:“陈老弟马上就知道了。”

    “啊?”

    陈逢满是疑惑地抬起了头。

    正想再问时,却见蒋瓛已是带着麾下的几个人,快步走向了国子监大堂。

    砰!

    伴随着蒋瓛一脚踹过去,国子监大堂的门,也就被这么直接踹开了。

    霎时间,风雪涌入,寒风倒灌。

    凡在堂官员,皆是忍不住地打了个哆嗦。

    不过相比于冷冽,他们显然更加关心门户为什么会被打开。

    因此,官员在哆嗦的时候,都是忍不住地向门外投去了吃瓜目光。

    直到看清楚了来人,他们方才变得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