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重生之曹丕 » 43来者不善

43来者不善

    陈群说到察举制的弊端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曹丕仔细的听着,发现陈群目前还没有将九品官人法彻底完整妥善的制定出来。

    想到这儿,曹丕忽然笑了!九品官人法因为触及到了豪门贵族的利益,因此并不被贵族权贵所认可。但天下可不全是豪门贵族的天下,绝大多数还是寒门子弟。

    如果自己能够抢在陈群之前,将九品官人法介绍给曹操,曹操一旦决定改革变法,到时候天下所有寒门仕子之心,不都被自己所笼络了吗?

    陈群虽然说了很多,但也只说了九品官人法的大概框架,其中还有很多细致的条令没有制定出来。

    曹丕想了想后,打断了陈群的话,说道:“长文兄,你的这些想法非常好,终有一日,我希望天下的选官制度得以改变,到时候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与富家子弟一比才华高下!真有那天,长文兄当为首功!”

    陈群笑道:“如果真有那天,我不要首功,只要能为国家多选人才,匡扶社稷,我便心满意足了!”

    “长文兄真乃仁人君子也!”曹丕笑着拱手道。

    ……

    离开陈群府上,曹丕直接骑马前往司空府。

    司空府中,曹操正在内堂看着兵书,忽然下人来报,说曹丕公子来了。曹操一摆手,示意下人通禀一声。

    随后,曹丕整理好衣衫,大步进了内堂。

    “儿子拜见父亲!”

    (可能有人感觉这称呼很奇怪,本来想叫儿臣的,但是曹操现在自己还臣,所以就只能改为儿子)

    曹丕拱手弯腰道。

    曹操头也没抬,眼睛依旧盯着兵书,淡淡的问道:“子桓,找为父有事吗?”

    曹丕拱手道:“父亲,儿子这几日一直在想一件事情。那就是我朝的选官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而这些弊端也导致了我朝人才匮乏,而那些真正有大才的人,却无处施展,最终只能被埋没,岂不可惜……”

    曹操一听这话,不禁来了兴趣,放下竹简抬起头,看着曹丕问道:“子桓,听你这话,莫非你有解决办法?”

    曹丕微微蹙眉,朗声道:“儿子有办法!”

    “哦?说来听听!”

    曹操的表情意味深长,其实通过曹操的表情,曹丕就看出来了,曹操对察举制的一些弊端也是很清楚的。但他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

    曹丕朗声道:“儿子有一法,名为‘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也叫九品中正制。具体实施细则,需要在各州郡中,挑选出大中正一人,大中正必须德才兼备,且在中央为官。大中正在选出小中正,前往各地选官。”

    “选官时,拿着朝廷发给他们的选官表,在该表中,将当地人才分为九等。不分寒门还是豪门,唯德才兼备者而录用。其九等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填写此表时,还要批注评语,由小中正递交给大中正,大中正经过审核后,呈交吏部,再由吏部进行官员的升迁或调动!”

    说着,曹丕顿了顿,接着说道:“父亲,这样做的好处是,平衡了豪门士族在朝堂上的权力,并且还可以让很多德才兼备的寒门子弟有机会为官,公平公正,岂不是好!”

    曹丕的这番话,基本上说出了九品官人法的核心意义。如果曹操同意,那么曹丕会和陈群一起详细的再探讨一番细节内容。

    曹操听完曹丕的话以后,久久没有开口!其实他也觉得此法可行,并且也惊叹于曹丕的想象,但就目前而言,曹操觉得还不是时机。

    想了想后,曹操开口道:“子桓,你的想法是好的,并且也可以实施,但现在恐怕不是时候!”

    曹丕一听,不禁愣住了,脱口而出的问:“父亲,为什么?”

    曹操站起身,走到曹丕身边道:“你说的这个九品官人法,是有条件基础的。首先就要做到天下太平。如果在天下太平时,当然可以这么做,为父一定不会反对。”

    “但现在,时局不定,我即将在明年春天。出兵收复青州、幽州,没有时间去改革变法。况且,一旦变法,注定会得罪一批士族权贵!子桓,你要知道,现在我们还要借助士族的力量来征战四方,如果没有士族的支持,我们还谈什么变法?早就身首异处,身败名裂了!”

    “所以,变法之事,可以做,但不是现在做。等为父真的扫灭诸侯,一统天下的时候,你就可以做了!”

    曹操说着,拍了拍曹丕的肩膀,随后转身又回到座位上看兵书了!

    曹丕心里有点郁闷,心想,等你一统天下?那不得猴年马月?

    不过曹丕虽然心里郁闷,但也不得不承认,其实曹操是对的,姜还是老的辣啊!

    曹操是很清楚其中的选官弊端的,但之所以不为所动,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能有所行动,毕竟他现在还要依靠士族的力量……

    看来自己终究还是太天真,太嫩了,也终究是小看了曹操曹孟德了!

    “父亲言之有理,看来是儿子错了!”

    曹丕恭恭敬敬的拱手道。

    曹操忽然笑了,抬头道:“不,你也没错,只是时机不对,你这个想法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

    曹丕犹豫片刻,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不,是陈群想到的!”

    “哦?这陈群不简单呐!”

    曹操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随后放下书简道:“为父有些乏了!你回去吧!”

    “是,儿子告退!”

    曹丕鞠躬告别,随后刚要离开时,忽然下人跑过来道:“启禀司空大人,丁仪求见!”

    曹操明显有些乏累了,但也没有拒绝,招手道:“让他进来!”

    “是!”

    下人应了一声,随后前去通报。

    一想起丁仪,曹丕不禁皱起眉头。这丁仪丁廙两兄弟一直效力于曹植,几次三番在曹操面前夸奖曹植,一直希望曹操能废长立幼,立曹植为嗣君,对曹丕更是恨之入骨。

    历史上,曹操想把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丁仪,但却遭到了曹丕的反对,而曹丕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就因为丁仪的眼睛小,就说丁仪的眼睛有病。曹操因此改变主意,将女儿嫁给了夏侯楙!

    估计是从这以后,丁仪就恨上了曹丕!

    没一会儿,这丁仪一手揪着一人,大步流星的走上内堂,一把将那人推倒在地上。

    那人满脸紫青,披头散发,嘴角还隐隐约约渗着血。

    丁仪冲着曹操拱手道:“见过主公!”

    曹操一愣,指着地上的人问了句:“他是何人?”

    丁仪冷笑一声,瞥了一眼曹丕。曹丕一转头,刚好看到丁仪那对三角眼,正不怀好意的看着他。

    随后,丁仪冷笑道:“主公,这人是个摸金校尉,在酒肆里醉酒狂言,出言不逊,大骂主公,因此被我擒来!”

    曹丕一听摸金校尉几个字,顿时心头一颤,想起刚刚丁仪的眼神,只觉得来者不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