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暴兵,朱元璋夸我能治国! » 第六十七章 朱元璋三大恨

第六十七章 朱元璋三大恨

    驿馆。

    隔着垂蔓,注视着半死不活的地保奴,盛滢渐渐皱起了眉头。

    想了半天也想不通,贾大人为啥要搭救这个叫花子?

    “这个人是北元贵族,也许知道王保保的消息。”

    贾瑞翘着二郎腿,品茶纳凉,淡淡笑着。

    “王保保,你了解么?”

    盛滢点点头:“听我兄长提起过。”

    “北元丞相啊,据说当年和皇帝陛下打的有来有回。”

    “杀的义军损失很大,后来不是远遁漠北了么?”

    “再似乎就没啥消息了。”

    谈起这些事,她还是蛮有兴趣的。

    平时走南闯北贩马,结交的大多都是商贾和江湖人士。

    接洽的官府级别不高,朝廷里又没什么靠山。

    基本上话题可扯不到这种大人物的身上。

    贾瑞滋溜一口茶水,慢吞吞道:“陛下有三大恨。”

    “这第一是没能获得传国玉玺。”

    “第二是没有俘虏元顺帝太子。”

    “第三就是没有生擒这个王保保。”

    一笑:“你可想而知,这个家伙有多厉害。”

    “这个北元贵族也许知道点什么,回头我盘问盘问。”

    “没准会有些蛛丝马迹。”

    盛滢眼前一亮:“若真查出了王保保行踪,也许传国玉玺和元太子也能被顺藤摸瓜?”

    “这真是小投资、大收益啊!”

    “没想到你有这么厉害的经商眼光!”

    贾瑞摆摆手:“碰运气罢了,做生意,我哪比得过你。”

    女人得哄。

    只要高兴了,啥都依你。

    见她神色疲惫。

    俏丽的脸庞有些苍白,似乎一阵风,就要将她给吹倒。

    忽然站起,闪身到了这女子身旁,两只大手往那香肩上一按。

    一件毛绒披风已经裹在了身上。

    贾瑞贴着女子那吹弹可破的俏脸,柔声道:“风有点冷,别着凉了。”

    感受到盛滢略微有些惊慌的神色,和加快的呼吸。

    那双大手也不由得增加了些力道,就好像是要粉碎某些防线。

    入侵那处温柔领地!

    “无妨。”

    盛滢反应过来,错身而去,竟巧妙的从其双手间溜了出去。

    这身闯荡江湖的功夫,实在是没话说。

    见又一次失手,贾瑞遗憾的叹了口气。

    这个江湖女子有点难上手啊。

    但贾瑞的脸皮,那是比城墙还厚的。

    只要自己不尴尬,那尴尬就不存在!

    眼看着气氛一下子冷了下来,贾瑞犹如浑然不觉。

    该如何,就如何,半点没受到影响。

    “你去找承察度买马,情况怎么样了啊。”

    贾瑞重新坐了回去,端起茶杯,又开始滋溜起来。

    盛滢却不似他这样坦然。

    这股野蛮欲望来的快、去的也快,回头还能若无其事。

    方才那短暂的亲密接触,早让她脸色发烫,浑身都有点湿润之感。

    血流更是加快,全靠演技撑着。

    此番贾瑞好像啥也没发生过。

    坐在这里闲聊,这实在让她很不适应。

    这官家出身的公子们,难道都这个鬼样子?

    不过天色尚早,不方便离去,也只好硬着头皮应付着。

    “这南山国发生了政变,程紫英按司联合巴志按司等人,攻占了岛添大里城。”

    “南山王携家眷、群臣跑了。”

    “现在是由程紫英按司代为管理,但说实话,乱的很。”

    “我去商议购马的事,也是拖拖拉拉,白花了用来疏通关系的几百两银子!”

    提起这事,盛滢的表情便有些无奈。

    来琉球之前,她就警告过。

    这边地方不大,却战乱频发。

    一定要低调做事,少说话,尽量避免招惹麻烦。

    现在果然奔着这话来了。

    盛滢揉了揉太阳穴,尽量适应现状:“看样子,购买五百匹马的计划无法实现了。”

    “这次运气不好,反正能买个一百匹,也算不虚此行。”

    察觉到窗外,似乎有些淅淅沥沥的杂音。

    这让她好奇,几次余光看去,都是人影戳戳,令她渐渐警惕。

    索性干脆站起来,趴在窗户处,注视着下面的动静。

    贾瑞也来到身边,尽量和她靠近,并肩注视着下面。

    但见到一匹匹上等的骏马,足足超过百余匹!

    正在专门的饲养人员的操持下,有序的等待着。

    盛滢一下子睁大了眼,眉头紧皱:“什么情况?”

    “程紫英说没马啊。”

    “那这些是??”

    要说她可是每半年都要来一次的。

    算是老主顾了。

    虽说发生政变,但这和她这样的生意人有啥关系啊。

    结果却被无视了。

    她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冰冷下去。

    “你看这些马质量如何啊?”

    盛滢微愣住,回过神来,目光在这些骏马身上拂过。

    红唇轻启,点点头:“不错,和西北马有一拼。”

    “琉球这边的马质量普遍很高,这和他们没有经历大的战争有关。”

    “中原打仗的时候,良驹死了太多太多,这些年过去也还是接济不上。”

    提起这些马匹来,她如数家珍,目光也明亮起来。

    可这兴致勃勃中,又有几分遗憾:“可惜,程紫英不配合。”

    “想打通他的关系,想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看样子南山国政局稳定之前,不会有什么生意可做了。”

    贾瑞笑而不语,淡然品茶。

    过了一会,马群之中突然走来一条精壮汉子,远远望见了两人,便是当即大跨步的行来。

    到了楼下。

    这汉子抱拳,朗声道:“二百匹马已经筹措完毕!”

    “还请贾大人亲自查点!”

    来者自然是巴志!

    盛滢当即错愕,震惊的扫向贾瑞!

    贾瑞满脸稀松平常,四目相对,那股侵略目光,令盛滢有点羞涩。

    “就在你进入南山国王宫的时候,我闲来没事,结交了一个按司朋友。”

    “对了,就是你刚才谈起的按司巴志。”

    “我们一见如故,顺便谈了谈买马的事。”

    他满脸豪迈气息:“你不是来买马吗?刚好我就谈了谈。”

    “巴志现在能搞到二百匹,然后半年左右,应该还能搞到七八百匹。”

    “但这个话,我没法验证啊,不知道真假,到时候你可以留意着点这个事。”

    发现盛滢已经陷入呆滞状态,贾瑞故作好奇道:“这些马,够不够?”

    “够,够了,太够了!”盛滢忙点头!

    万万没想到,这个官宦子弟,手段这么厉害!

    要说他是第一次过来,真难置信!

    按司..那是随便能结交的吗?

    就算能结交,如此交情浅薄,人家就卖你二百匹良驹?

    你算老几?

    这一刻她看贾瑞,那目光中也多出了几丝情感波动。

    贾瑞满脸豪迈:“那好,钱我都付完了,剩下的事,你和巴志聊就行了。”

    盛滢急匆匆下了楼,她已经在北山、中山国采购了三百来匹马了。

    如果这些都能入手,则单单完成了预期,还超出了一些。

    这在最近两三年内,实属最圆满的一次交易了!

    ……

    华灯初上。

    空旷的院落之中,上百个武士,搬运着装满了纸的大箱子。

    两三万人的签名书,工作量可不低。

    不过这些岛民体格精装,办事敏捷。

    不言不语间,早将这庞大的工作搞定。

    签署完毕,契约就生成了。

    之所以回收,也只是给操办者施加点压力,使得其不敢糊弄事罢了。

    暴兵3w+

    白银收入30万多万两。

    这些银子,可随时从系统支付。

    轻轻松松赚到这些钱,又新增这么多空间定位,赚翻了!

    贾瑞随意看了几眼,“都送船上去吧!”

    武士们已经接到巴志那边的命令,贾瑞说啥是啥。

    随之马上行动,将箱子装车,陆运到港口去。

    巴志手持倭刀,犹如门神一样。

    在这夜色中,显得有些冰冷。

    贾瑞打了个哈欠。

    “还有事?”

    巴志从阴影中走来,仿佛褪去了那阴暗的外壳,在灯光中变的阳光和煦。

    “在下有一事相求,还请大人予以帮扶。”

    “说吧。”贾瑞坐在了藤椅上,吃起了干果来。

    巴志知道机不可失,满脸的虔诚、急切。

    势必要在尽量短的时间,说出最大的信息量。

    “南山国虽然地盘小,但民风淳朴,我等按司都是仰慕天朝许久了!”

    他单膝跪地,神色虔诚:“若有机会,还希望可以许我等入朝朝贡!”

    “万幸之至!”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

    尽管已经极力克制。

    但仍然有些无措。

    贾瑞只是低头吃东西,没搭话,也没看他。

    冷汗顺着额头淌下,巴志突然冲来,仰视而上。

    “若,若贾大人不嫌弃,在下可以当您的亲卫。”

    “此后无论在下官居何职,此承诺都是奏效。”

    说着,便是用倭刀,划开了左手手臂,登时鲜血恒流!

    “这血誓,永不敢违背!”

    贾瑞这才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行,我给你上报一下。”

    “准不准的,我没资格说,还得陛下做决定。”

    “你这是做什么,太血腥了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能轻易损害。”

    “以后不要再搞这一套。”

    巴志大喜过望,对还在淌血的手臂,恍如不觉,连连拱手:“多谢,多谢大人厚爱!”

    他恭恭敬敬的侍候着,态度亲切的没话说。

    贾瑞站起,伸了个懒腰。

    “我天亮就离开琉球了。”

    “另外,你们这的房子啊、吃穿用度啊,和倭寇太相似了。”

    “不是都给咱大明朝贡几十年了吗?怎么倭寇气息还这样强烈?”

    “该消除就消除,别到时候被误会成倭寇,被明军一窝端了,白吃亏不是。”

    巴志吓出一身冷汗,匆匆作揖:“在下立即颁布诏令!”

    “此后再不准南山国内,出现任何倭寇痕迹!”

    当抬头之时,贾瑞已经上了楼。

    巴志浑身如虚脱般,一屁股坐在了藤椅上。

    那嘴角,竟是勾起了释然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