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暴兵,朱元璋夸我能治国! » 第六十四章 调教民坊

第六十四章 调教民坊

    水力铁匠铺附近修建了一些房舍,用来接待官僚、士绅和商贾。

    其中一间明亮的厅堂之中,十来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襟危坐。

    他们都是民坊产业的管事,和刘长青一样享受着超然的地位。

    张忠、宋义以及一些年轻力壮的工头,恭敬的站在这些老者的身后。

    这些人是民坊的中坚力量,带头从事生产劳动,手下管着几百号工匠。

    刘长青居中而坐,双目微眯威严不弱。

    虽然之前告病不出,不过听闻贾瑞召集众人议事,马上到场来看个分明。

    ‘贾大人到……’

    一道嘹亮之声响起,众人皆是起身,刘长青缓缓睁眼,带头迎接。

    在这齐刷刷的目光关注之下,贾瑞大跨步走进门来。

    牛小东神色慌张,低头紧紧跟着,大气都不敢喘息。

    “拜见贾大人!”

    众人齐齐行跪拜礼。

    贾瑞径直走向正中的那把交椅,坦然一座。

    “都起来吧!”

    一声令下,数十人陆续起身。

    “来人,搬把椅子过来。”

    贾瑞朗声招呼,便有人赶紧行动,按照他的要求把椅子放在旁边。

    “坐吧。”

    牛小东不知所措。

    “让你坐就坐!”贾瑞笑骂,直接挥手将他给按在座位上。

    牛小东如坐针毡。

    师父和管事们可都站着呢,他有啥资格坐着?

    还是坐在贾大人的身边!

    这已经突破了他的想象力。

    此举让大厅之中的所有人目瞪口呆,几个苍老的管事和刘长青皱起了眉头。

    贾瑞后仰,尽量让自己的坐姿更舒服一些。

    目光淡然的在众人脸上拂过:“听说你们对薪金制有意见?”

    现场鸦雀无声。

    过了一会。

    张忠从人群之中走出,跪地叩首。

    “回禀大人,是,是工匠们觉得薪金制违背礼法,这才请求恢复师徒制的。”

    “我等,我等可不敢有意见啊。”

    贾瑞冷哼一声:“一边去,这没你说话的份。”

    张忠慌忙退开。

    “来人,把外头的工匠都给我叫来,说我要训话。”

    早有人得令而行,不多时数百名工匠齐齐到来。

    管事们和刘长青满脸意外。

    才知道原来这次议事,被邀请的可不单单只有他们。

    这些从事生产的底层工匠们在面对贾瑞和这些管理者时,有些拘束紧张。

    贾瑞神色自然,并未给他们丝毫压力:“你们同意薪金制吗?实话实说,我给你们撑腰。”

    众人都知道他是来自京城的大官,一言九鼎,被如此承诺觉得有了主心骨。

    不过发现管事们和刘长青神色不对,便都不敢开口。

    见场面有些僵住。

    刘长青咳嗽两声,出列行跪拜之礼。

    贾瑞挥手将他阻止住:“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免了吧。”

    “其它人也一样,以后在坊区不必再行跪拜礼。”

    “用心干好差事就行了。”

    众人吃了一惊。

    这有点不好吧?

    此言一出果然引来非议。

    刘长青神色肃然道:“不可,不可!”

    “此举违背礼数啊!”

    管事们纷纷嚷着:“还请大人收回成命!”

    “礼法乃做人之本,万不可废啊!”

    一股腐朽的意志滚滚而来。

    贾瑞自然不会和他们废话:“在这里听我的,还是听你们的?”

    然而,让他有点意外的是,包括刘长青在内众人并未让步。

    刘长青当场跪拜道:“礼数乃圣人之法,人伦之道,岂敢胡来!”

    管事们相继下拜,神色凝重,大声疾呼!

    “礼法不可改,更不可废!”

    见此一幕。

    贾瑞和众多工匠们傻了眼。

    相对于这些表现夸张的老者,底层工匠们的脑子里可没那么多复杂的想法。

    贾瑞满脸无所谓:“你们喜欢跪就跪吧。”

    他看着众多工匠。

    “弟兄们。”

    “听我掏心窝子的和你们说上几句。”

    “你们想不想靠力气和手艺吃饭,干一日活计得一日薪金?”

    “职位升降调动全凭个人本事,而非管事安排?”

    “一切赏罚按律裁定,无需看任何人脸色?”

    “若遇到不公,可享有对峙之权,乃至找我裁断是非功过,以求得公道?”

    在众人越发疑惑之时,贾瑞笑了笑。

    “如果各位接受薪金制,这一切就都会成真。”

    “若觉得尚可现在就告知我!”

    “倘若觉得不妥。”

    “我绝不强求!”

    “即刻恢复师徒制。”

    “再不多问!”

    工匠们犹豫片刻,终于有人率先开口:“这是让俺们多挣工钱啊!”

    “而且还有大人给咱撑腰,那还怕个鸟!”

    “支持!”

    “这是好事,对我们有大好处!”

    “支持,我全家都支持!”

    也伴随第一个人开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

    很快几百名工匠大多都表态。

    只有工头、管事以及刘长青,尚未做出回应。

    贾瑞突然满脸冰冷的看向张忠:“你看到了吗?工匠们可都是支持薪金制的!”

    “你竟敢骗我?”

    张忠吓得去抱刘长青的大腿:“师父,师父,救我!”

    刘长青表情极为难看,叹了口气,便对贾瑞道:“大人不要为难我的徒弟。”

    “此事都是我从中指使,若要惩治,治我一人之罪便是!”

    宋义慌忙跪倒:“求大人恕我恩师之罪!”

    “大人,大人,饶了我师父吧!”牛小东慌忙从椅子上滑了下来,跪地磕头。

    贾瑞看越来越多的人被影响,都要过来求情,挥挥手:“都给我起来!”

    将牛小东拽了起来,又将他扶到座位上。

    其它人也是将刘长青扶起,皆变的老老实实。

    经此一役,这些执着的倔老头被打击的一蹶不振。

    贾瑞看差不多了,便道:“趁着诸位都在场,宣布几件事。”

    众人目光纷纷聚焦过来。

    那些工匠们对他的印象格外美好,挚诚和激动遍布在脸庞上。

    “既然工匠弟兄们都支持薪金制,那么此事就此坐定。”

    “此后,我会颁布相应的法度并编纂成册,作为奖罚升降所凭,日后一切调度皆以此为准,除我之外任何人无权更改。”

    贾瑞收回目光,拍了拍牛小东的肩膀:“未来三个月内就由这家伙当坊主。”

    “他为主,刘长青为辅,以考核定职务。”

    “三个月后考核合格接着干,反之便撤去职务,令能者居之。”

    牛小东恍恍惚惚感觉和做梦一样,在众人各种复杂的目光关注之中茫然点头。

    张忠,宋义两人变成苦瓜脸。

    本来是想让这个小子去趟雷的,可万没料到反而因祸得福!

    对照着他们两个的现状,简直是天上地下。

    那种郁闷直接将他们淹没。

    ……

    民坊这边的各项制度被陆续完善,第一版的法度小册子也被创造出来。

    薪金制虽说对底层工匠极为友好,但毕竟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落实的过程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磨合期,每个人都会挺痛苦。

    贾瑞对民坊和大铜山军坊那边保持着最大的耐心。

    这是他第一个改革试点。

    成败关乎到未来是否能够更大范围的推广。

    一旦推行不下去也没办法,只能退而求次,谋求取代老朱干个皇帝的工作了。

    反正他在这里,绝对不能死。

    ……

    扬州府内的官兵越来越多,巅峰时竟足足超过万人!

    这已经是附近卫所屯兵的上限了!

    增兵的现象还在继续着,一些外地面孔的官军陆续进城,搞的人心惶惶。

    再者。

    扬州府私售官盐案涉案人员差不多都被囚禁。

    御前太监而聂手捧圣旨而来,按理说此事已经很容易就被解决了。

    可一连数日都没动静,行迹颇为反常。

    贾瑞去探口风,并将一些在大铜山搜刮来的珠宝、古玩啥的,挑好的备上几件亲自去拜会而聂。

    并将礼品奉上。

    朱元璋虽然看不起太监,可他却不成。

    安排好这些人,以后多少会有点用处。

    “涉案人员可不止这么几个。”

    “余者还在核查之中,这可能还需要些日子。”而聂笑道。

    贾瑞:“城中官军越发多了,扬州府不是要打仗吧?”

    而聂:“奴婢只是奉旨行事,其它的还要等待圣上裁决。”

    贾瑞琢磨着这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

    两日匆匆而过。

    下东洋的港口极为热闹!

    大明虽然实行海禁,但一些重要的贸易还是可以定期往来。

    比如出口茶叶、丝绸、瓷器等物,以及进口马匹、香料、倭刀以及火器等等。

    在这过程之中也自然给了一些颇具胆色的商贾,提供挣钱的机会。

    只要谈好价格,一般负责贸易的官员都不会拒绝。

    盛滢身穿着略显紧俏的罗裙,前凸后翘的迷人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浑身弥漫着干练的气息。

    行走在人群之中,那股惊人的吸引力引来不少的关注。

    不过当注意到腰间这明晃晃的柳叶刀时,许多浪荡公子哥都裆中一冷,匆匆挪开目光。

    “琉球那边现在属于三王对立时期,频繁的打仗。”

    “咱们过去买好马匹以后要立即动身离开,不可招惹是非。”

    盛滢一路交代着,贾瑞哼哈答应,目光在这佳人身上游动不定,哪管她说些什么。

    路过坊市之时,他刻意买了两大坛佛手柑酒。

    发现他将这两坛酒视如珍宝,好奇看去:“你平时似乎不怎么饮酒啊?”

    贾瑞笑眯眯道:“舟车劳顿,喝点酒解解乏。”

    这酒他当然不可能自己喝。

    若是夜半三更喝的尽兴,谁知道会不会发生一些情不自禁之事?

    “哦。”盛滢点点头,觉得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