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须弥山下 » 第二十章 须弥山角

第二十章 须弥山角

    南部蟾洲以北,无欲色天以下,须弥山。

    须弥山南坡山脚,一片灰白的幡帐零星地分布于其中,数量难测,俯视而去,隐约可见。

    远远望去,幡帐内明灭的长灯向帐外透射出幽暗的微光,微光连接了一顶顶幡帐,参差不齐又错落有致。如往银河里捧了一把碎星的仙人不小心在此处山脚跌了跟头,手里洒了一地。

    一顶位于边缘的幡帐内,火塘旁正有三位老者、两名青年、一个孩童和一只兽围地盘腿而坐。

    火舌狰狞可怖地在木炭上起舞,不时嘣出噼啪的火星。围坐的老者平淡异常;青年面色红润,在火光的掩映下光彩熠熠;孩童右手肘撑着右膝,左手正抚着一旁的野兽;野兽沉沉睡去,偶尔发出细而低沉的嘶鸣。

    只见幡帐里沉默许久,只有火星飞溅的声音,孩童抚摸野兽的声音,野兽在睡梦中低鸣的声音。

    半晌过后,三位老者的身体忽然如在无尽烈日下恒久暴晒过后渐渐淡化发白的黄纸般,在玫红的篝火旁消逝了,消逝速度之快,以至于消逝的瞬间在空中留下了模糊的残影。

    两名青年见状后,起身向残影合十,随后纵身向天一跃,便再也没有落地。

    孩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撑着手打了呵欠,嘟着小嘴骑上野兽,轻轻地拍了拍野兽的尾巴,还在耳边低语了几句,只见野兽听后便撅了撅右爪,向远离须弥山脚的东方飞奔而去。

    篝火慢慢地冷了,幡帐又渐渐地只剩长明的夜灯点缀在幽暗的苍穹之中。

    这座山,乃多重宇宙的中心。

    宇宙如卷轴,卷轴捆扎,层层套叠,卷轴的每一层便是一重宇宙,每一重宇宙蕴含无穷世界,而须弥,便是这卷轴的中心枢纽,无数无边宇宙皆绕其而转,无一例外。

    而山脚边缘的幡帐,仅仅是须弥山以外、尚且不属于须弥山范畴之内的区域。

    须弥山只存在于古籍记载之中,且明确记载有须弥山的只有下古《易经》中的《连山》记载,而即便如《连山》这般精深而权威的经典,也只是以廖廖数笔描绘了须弥山的意义:“巨金須彌,宇宙中樞;日月星辰,賴以轉動;梵天毗奴,濕婆因羅;乾闥婆,難以盡述。”至于其它古籍,更是无一提及此山。至于现世,专家学者也多以神话传说论之,人们普遍认为真正的须弥山并不存在。

    但而今现实世界关于须弥的认知无可厚非,因为须弥山所在之处在现世中根本无法寻及,曾有专门研究古代地理的学者认为,《连山》所说的“须弥山”很可能是位于南部蟾洲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但经考察,此山脉上皆尽荒石,风雪终年,人烟稀少,气象极端,成为“须弥山”所在地的确切依据尚且不足。

    但在与现实世界相悖反的虚空世界中,须弥山自盘古开天辟地、伏羲两分阴阳之后便早已存在,只是鲜为现实世界所知。

    而分布于须弥山脚下的片片幡帐,便是沟通现实世界与虚空世界的区域。幡帐中的那群神秘人,便是这片区域中的一员。这片区域以实力高低划分位置,须弥山山脚有一极细极长极险的山口,以山口为中心向山口以外的扇形区域辐射,辐射区域中距离须弥山山口越近,实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幡帐中的神秘人所处幡帐距离须弥山山脚八百里,已是最边缘的界线之一,再往外已非这片区域的范围。幡帐的分布也暗含多种微妙的规律,其中最显眼的规律便是自山口为中心向远处辐射的扇形开始,幡帐数目越来越多,几近呈幂次递增。在这片区域内部,有其自成一体的独特区域划分和管辖体系,例如那群神秘人所在幡帐的最边缘区域在内部被称为“边净岐错”,是实力最弱的区域分区,边净岐错分区有属于自己的领导者,其下的政府部门、法律规章、货币贸易一应俱齐。

    而那片区域,在现实世界中,从上古至今便一直被知晓虚空世界的极少数者称为“混同区宇”;在虚空世界中,又被知晓现实世界的绝大多数者称为“下生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