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德太子不做皇帝 » 第十一章:大兄批己论

第十一章:大兄批己论

    一早甘兰书轩正房,坐有十个年龄从7岁到15岁的皇家子弟,他们三五成群。

    唯独杨昭和杨集两人坐在一起,明显被孤立了。

    门被推开,杨暕一脸困倦揉着眼睛从门外进来。

    “阿暕,这里。”

    杨俨冲他挥手,热情非常。

    而站在门口的杨暕却犹豫了,他停在门边思索良久,谢绝了杨俨的邀请。

    “大兄,昨日大父令我回去改‘己论’,你也知道我的水平,今日我坐前面,才能好好听太傅讲学。”

    “阿暕,学习非一日可成,临时抱佛脚无用,快来。”

    另一个坐在杨俨身旁的少年冲他招手。

    此人名杨淼,是杨集庶兄,年10,尖头猴腮,眼睛灵活。与杨家几代俊美端正的样貌相比,就像个异类。

    “淼叔父。”杨暕苦笑举起手中一指厚的稿纸示意:“我阿父发话了,今日不将‘己论’列出个子丑寅卯来,就扒了我的皮。”

    此话一出口,众人心有戚戚,他们也是被威胁扒皮的一份子,也就不再为难杨暕。

    “阿暕努力!”杨俨含笑鼓励他:“下次我们再一起坐。”

    上一息还喜笑颜开的杨俨,在杨暕坐在杨昭身后时,脸瞬间阴了下来。

    阴兀的眼睛死死盯着坐在最前面的三个人,嘴角牵起一抹诡笑。

    他冲杨淼招手:“淼叔父,附耳过来。”

    “大兄。”

    杨暕捏着手中的稿纸,犹豫半晌还是开口。

    “大兄,你可否帮我看下‘己论’?”

    杨昭狐疑回头,看他脸上写满不自在,也不再逗弄,伸手接过一指厚的稿纸,细细读起来。

    “字有待加强。”

    才看了一眼,杨昭就给出点评。

    杨暕放在桌下的拳头握紧,正考虑跟杨昭打架的话,胜算有几成。

    就见杨昭转过身,另拿了一张纸,根据他写的文章,一条条列出来。

    看着他认真的脸,杨暕的手慢慢放松,将注意力放在他写的字上面。

    杨昭的字如他的人一般,端正圆润,但又带有棱角。

    不像他的字,张牙舞爪,充斥着个人情绪。

    “阿暕的‘己论’观点独特,我非常赞同,也挑不出毛病。”

    杨昭将稿纸还给杨暕,并将自己所写的放在他手边。

    “这是我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你可作为参考。”

    “谢…谢谢!”

    杨暕道谢,有些惊慌失措的将杨昭的笔记混入自己的稿纸之中。

    原以为杨昭会像以往一般,无视他或者说教一番。

    可没想到,他们两人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杨暕心跳的有些快,今日特意坐在杨昭身后,只因为昨晚大父发话,说:‘己论’若不让杨昭看过,并拿到批语,那就一直改下去。

    他可不想整日坐在案前伺墨,无法,才厚着脸皮尝试。

    “大兄…”

    杨暕轻唤杨昭,嘴巴蠕动半晌,准备道谢。

    “范太傅来了,坐好。”

    杨昭吩咐一句,笔直端坐。

    “今日诸位来的都早。”一胡须雪白,但头发乌黑的中年男人,脸带笑走了进来。

    他将手中书,放在案上,扫视一圈,点头。

    “好啊,果然不愧是少年儿郎,体格健壮,不像太傅我,已是病了一场。”

    简单的聊过两句,他翻开书。

    “上次说到礼有三本,想必李洗马已详细跟你们解释,今日,我们接下来讲。”

    ……

    “…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小人不能测也。”

    范太傅带着众人又读了一遍,放下书。

    “今日说的是治民之道,治下之道。”

    “老夫也学圣上,诸位写一篇‘己论’,明日上交,散学。”

    说完,范太傅抱起书毫不留恋离开,留下一室哀嚎。

    “叔父,从今日起我要跟在太子伯父身旁学习,就不跟你一起了。”

    杨昭将书整理后,放到杨暕的书案上。

    “阿暕,叔父就交给你,顺手帮我把书带回去。”

    还不等杨暕拒绝,他已快步走向门外。

    “走吧,叔父。”

    ……

    宫门外,太子已在等候。

    “太子伯父,昭来晚了,请赎罪。”

    “无妨。”

    杨勇和善的看着气喘吁吁的杨昭:“是本宫来早了,阿昭可用过午膳?”

    杨昭果断摇头,原主是因饿,导致体质弱继而高烧一命呜呼。

    这在他心里种下了阴影,正所谓天大地大干饭最大,这是他在大隋的底线。

    杨勇微楞,不过倒也理解,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就如他府里十个儿子,那也是个顶个能吃。

    “走,伯父带你逛洛阳,顺道陪伯父用午膳。”

    杨勇这话说的漂亮。

    杨昭默默在心里记上一笔:体恤后辈,善。

    洛阳历经几代皇朝,各族执政,皇朝灭,但洛阳城屹立不倒。也正因为此,街上人种各异。

    若不是原主脑中的记忆,杨昭还以为穿回了现代。

    “这是昆仑奴。”

    见杨昭的视线在一个肤色黝黑,身材高大的人身上停留,杨勇为他解释。

    “大兴城的外族人主要集中在都会和利人两市,不像洛阳城混杂居住,阿昭可好好在洛阳城领略异族面貌。”

    “是。”

    杨昭恭敬回答,走在杨勇左边,不再多看。

    “就是这了。”

    杨勇率先踏入这间高三层,装潢高档,上书老饕的豪华酒楼。

    叫过小二,一连点了五个菜,还要再加,被杨昭阻止。

    “伯父,只我们两人,吃不下那么多。”

    杨勇略一思量点头。

    “阿昭今日学了什么?”

    “站住,杨暕,今日你不交出杨集,从此以后绝交。”

    一声叫嚣打断杨昭的回话。

    杨勇皱起眉头,起身站到窗边。

    街道上,杨淼拦住杨集和杨暕的去路,尖嘴猴腮的脸上写着势在必得,更显得他猥琐。

    “淼叔父。”杨暕不耐皱眉:“我陪集叔父采购木工器具而已。”

    “几日不见你居然叫他集叔父。”杨淼阴阳怪气大叫一声。

    他上前一步,抬手就要拍杨集的脸,被杨暕拦住。

    “淼叔父,不可。”

    “不可?”

    杨淼拔高声音怪叫一句:“我就这般做了。”

    “噢噢噢,疼疼疼。”

    他被杨暕握着手,往后拗,疼的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

    “晋王的儿子果然没一个好相与的。”

    杨俨带着四个亲弟,从对面的小食店走出,他出口的话可谓是诛心。

    “前有杨昭心怀天下,后有杨暕拔刀相助伤自家叔父。为在圣上跟前出头,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杨昭偏头看杨勇铁青的脸,在心里的小本本上,打了个叉:养而不教,不配为人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