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所知道的中华五千年 » 第四十五章 商王朝——太丁杀季历,帝乙和亲

第四十五章 商王朝——太丁杀季历,帝乙和亲

    咱们上文书说到,商王武乙不喜神权与王权共治,于是拼命的贬低神权,想让王权彻底压过神权。但是造化弄人,武乙在一次狩猎的时候,被晴空出现的惊雷给劈死了,这也不得不让人联想到鬼神之事上,这一下子神权彻底压过了王权。

    在武乙统治的时代,从西戎那边又迁徙而来一个名为周的势力,武乙为了展现上国的风度,大手一挥收留了周部落,还赐给他们一座邑城,在武乙去世的前一年,又封赏给了周部落首领,三十里的土地和大量的美玉。

    武乙死后他的儿子文丁即位,此时周部落应该叫周国了,他们的国君是周侯季历。就是受到武乙封赏土地的那位。这个季历是当年来投奔商王朝的周部落老首领,古公亶的小儿子。

    古公亶死后,他继承了周部落首领一位,那时候周部落就一个小邑城,还是人家商王武乙看周部落可怜赐下的,此时周部落纯纯的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季历上位之后,他就想着该怎么样能让周部落富强起来,此时的武乙正是大权在握,英气逼人的时候,一直都在对西戎大量的用兵,季历一看这样,觉得机会来了。他带着周部落的勇士,向商王武乙请命,想要参与到对商王朝对西戎的战争之中,为商王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以报当年的收留之恩。

    武乙也没想到,当时他自己看着可怜,好心收留的一个部落,竟然有如此的勇气,并且这个报恩说的非常的好,让武乙感觉挺舒服,觉得当初这收留周部落,没收留错。于是就让季历带着自己部落的人马,前去讨伐西戎去了。

    这季历也是不含糊,自从参与到对西戎作战之后,他就像如鱼得水一般,是越战越勇,势力越大越大,战功越立越多,这让武乙对他也是非常的信任,不仅封他为西侯,还赐给他征伐之权,就跟当年夏朝的商侯汤一样,想讨伐谁不用汇报,直接打就是了。

    受到如此的封赏,季历干的是更来劲了,先是西进灭掉了程国,又北伐干掉了西戎中的一个势力义渠,就连义渠的国君都被季历给抓起来了,灭掉两国之后,季历也没骄傲,带着这两战缴获的战利品,还有倒霉催的义渠国君,就来到了朝歌拜见商王武乙,并将这些东西都进献给了武乙,武乙这才高兴的不得了,赐给季历三十里土地和若干美玉,马牛。

    在武乙被雷劈死的那一年,季历还率领周国的部队,去讨伐了商王朝的老对头鬼方一通,不仅大败鬼方,还俘获鬼方的大小头领二十余人,也通通献给了商王武乙。所以在武乙当政时,周侯季历算是诸侯中最为骁勇的了。

    商王文丁即位之后,正赶上周侯季历,风头正劲的时候,此时的天下对于新王文丁并不怎么感冒,但你要说起周侯季历,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诸侯大臣,百姓奴隶,提起季历都得夸赞一句,这就让商王文丁,特别不爽了起来。

    一个诸侯的风头,超过了一国的首脑,这是最不应该的,也是历来的大忌。文丁就琢磨着,应该想个辙,让季历的风头弱下去。最起码这一段时间先让他的影响弱化下去。但是无论怎么说,周侯季历那是国家的功臣,为国家东征西讨的,人也没错,身为王你不可能因为他风头太盛就处罚他吧,思来想去文丁觉得得用怀柔政策,得商量周侯让他先歇歇,打这么多年仗不累么,先歇几年让别人来。

    哪知周侯季历,压根没想那么多,什么风头不风头的,他不管,他就知道是商王朝收留了他们周部落,让他们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先王武乙还不嫌弃他,赐给他爵位赐给他土地,他就要做商王朝的刀,把周围这些不服管教的方国,戎狄全都砍一遍再说。

    时年余吾戎进犯商王朝,边境军卫向王庭求援,商王文丁就在那合计,该派谁去呢,先王武乙在的时候,这种事情不用说,肯定是周侯季历领着周国军队去了,大家在家坐着等着季历回来进献战利品就得了,但是现在,商王文丁当家了,他不想再让季历积累战功了,他正怀柔呢,想法设法让周国的势力弱下去呢,咋可能派季历前去呢。

    但是环顾左右,这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可以去征讨余吾戎,一个戎国犯不上出动大部队,但诸侯国里势力最强的只有周国。这商王文丁就特别纠结,就把这事搁置下去了。

    在岐邑修整的周侯季历,早就知道余吾戎来进犯商王朝了,他也早早就把周国的勇士全都聚集起来了,因为这征伐余吾戎的事,除了他季历还有谁能完成这项任务呢。这余吾戎的事季历之前在外带兵的时候,就觉得它不老实,当时就想揍他狗娘养的一顿来着,但不知道新王文丁怎么回事,非得让自己回周国的都城歇着,不让自己打了。

    自己这么多年征战在外的,非得让闲下来这谁能受的了啊,这次余吾戎呲牙了必须得狠璇他一顿了。可是这周侯季历在岐邑是左等右等,上等下等也没有收到任何出兵的命令,让他一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以他的脑瓜子可能也想不到,商王文丁要削他权的事,这时边关告急,余吾戎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啊,在岐邑的季历是心急如焚,他几次派人向商王文丁请求征讨余吾戎,都是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文丁这边其实也一团乱麻,他和大臣们都商量好久了,也找不到一个能替代周侯季历去阻挡余吾戎的人,这边大家还正商量着派谁去征伐呢。

    在岐邑的周侯季历实在是等不了,反正他有先王武乙赏赐的征伐之权,也不算僭越,他领着周国大军就前去打余吾戎了。结果也不用说了,余吾戎大败投降了商王朝。周侯季历带着缴获的战利品和俘获的奴隶,浩浩荡荡的来到商王朝都城朝歌,向商王文丁进献。

    商王文丁心情挺复杂的,既是欣喜,但又觉得心里不舒服。欣喜是又一个戎国败在了商王朝的手里,商王朝打了个大胜仗又能提升士气,收拢民心。不舒服是,这商王朝竟然除了周侯季历没一个能顶事的,而且这次周侯季历没等命令就主动出击,虽然他有征伐之权没有越上,但还是让文丁觉得这个季历太难管教了。

    周侯季历立了大功,自然是要赏赐他了,就封季历做了“牧师”不是主管祷告的啊,这个和西方的牧师可不是一个东西,他像是一个诸侯长,就是整个商王朝西部,诸侯之中周侯季历为尊,可以指挥大家发起战争,主管西部的征伐之权。

    成了牧师以后,周侯季历也没飘,他也真是念着商王朝对他的好,受封牧师以后,季历是一天也没闲着,点齐大军就去找西戎的麻烦去了,他觉得他得对得起商王对他的信任啊,他先是击败了呼戎,呼戎拜服到了周国的脚下,又过了几年他又率军击败了翳徒戎。此时的西戎势力几乎都被周侯季历给扫平了,他的风头再次兴起,举国上下人尽皆知,周国也稳稳站在了诸侯国的巅峰之位。

    这让商王文丁开始觉得恐惧了,这季历功高盖主了,在这样下去,他就是下一个夏朝的后羿,寒浞。翳徒戎被打败,季历又亲自带着缴获的物资和俘虏的奴隶前来商王朝都城向商王文丁报喜进献,商王文丁表现的很开心,还加封季历西伯,从此周国的国君也被称为西伯侯。

    却说这季历,成了西伯侯也是对商王文丁感恩涕零,在受到封赏以后,文丁还设下大宴款待了西伯侯季历一番,季历吃的饱饱的,喝的醉醺醺的,也是非常高兴,带着随从准备回家睡觉了。

    结果就在西伯侯季历回周国的路上,突然被商王文丁派出的军队给抓了起来,这是文丁下定决心了,要除掉季历,不能坐任周国的势力强大下去了,就这样西伯侯季历被商王文丁给囚禁了起来。

    被囚禁的文丁也是非常的吃惊与气氛,他也看清了如今的形式,可是他想不通,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盖过商王朝的王室,他只是想报答商王朝对他们周国的救命之恩,仅此而已。可为什么事情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呢,西伯侯季历几次想面见文丁,想当面说清楚但都被驳回了,没过多久,西伯侯季历就死在了殷都朝歌,史料记载他是绝食而亡,但明眼人一想就能想出来,他是被商王文丁给害死了。

    季历死后,商王文丁觉得自己松了一口气,悬在自己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算是被彻底击碎了,他让季历的儿子姬昌继承了西伯侯的尊位,并赏赐了姬昌各种珍宝礼品,但是此时周国上下此时对文丁的恨,对商王朝的恨都是彻骨的,老国君季历为商王朝征战了一辈子,周国的勇士为了商王朝一个一个的死去,周国有多少个家庭破灭,都是为了商王朝的天下,可如今狡兔死,走狗烹,落得这么个下场,自此周国和商王朝结仇。

    文丁杀季历之后,商王朝的势力开始走向了腐朽,没了一个能征善战的诸侯,周边的势力也开始蠢蠢欲动,再加上文丁在位的时候,天灾不断,可能也是商王朝气数要尽了,上天也不在眷顾它了,商王朝从文丁始开启了倒计时。

    文丁死后,他的儿子帝乙即位,这帝乙即位的第二年,周国实在是压抑不住怒火了,自己的老国君不明不白的就死了,商王室到现在都没说给个说法,于是在西伯侯姬昌的带领下,周国军队呼呼啦啦的就来攻打商王朝来了。结果西伯侯姬昌刚一起兵,昆夷来犯,这大军压境商王朝边境被攻陷。这姬昌还是心存大义的,不管怎么说,商王朝对周国还是有救命之恩的,虽然现在变成仇人了,但背后捅刀子的事,不能干,如今外敌入侵,自己不能在这节骨眼上闹事。他就有心退兵。

    这新王帝乙最开始也是吓了一大跳,周国来讨要说法,昆夷又来侵犯,这两头堵让他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但没曾想西伯侯姬昌还识大体,要退兵,最主要的,帝乙觉得自己理亏,他爹文丁不分缘由给人家爹季历弄死了,这人家能不生气么,为了稳住西伯侯姬昌,帝乙做了一个决定,和亲!他把自己的妹子嫁给了西伯侯姬昌。

    然后帝乙这边派遣大将南仲将昆夷揍了一顿,打退了他们的进攻。此时的商王朝就是颓败之势,王室衰微,诸侯也不怎么乐意听命了,边境的守卫也不尽心做事,夷族就像韭菜一样,割掉一批,生长一批。打败了昆夷没过几年,又出现了岛夷,怀夷。帝乙派兵前去讨伐,但没曾想半路上孟方国又跳了出来,要跟商王朝的军队掰掰手腕子。最后虽然是赢了,但商王朝的势力也在被一点一点的消耗着。

    总而言之,帝乙在位时,商王朝大窟窿小窟窿,窟窿不断,帝乙就像一个修补匠东补补西修修忙的是不可开交,但商王朝这个国家,还是在慢慢的出现裂痕,想要破碎。。。。

    那么今天的故事就讲完了!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