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我惊艳了岁月 » 第十五章 葬礼完

第十五章 葬礼完

    2009年7月26日,白喜事的第四天

    早晨,天刚蒙蒙亮,只能够看得清路,王老头子的入葬开始了。

    吴老先生早就根据王老头子的生辰,算出来出殡的最佳时机,也就是7月26号这天。

    出殡时辰一般定在早上辰时以前,太早了天还没太亮看不清路,不便于抬棺材,太晚了就会错过了入葬的生辰。

    王宇根据吴先生的提醒,早就先把灵柩从灵堂里发出来,暂时放在门前的路上,待天亮了再抬往墓地。

    入葬的流程,吴先生早就烂熟于心了,只要跟着他走,准没错,抬棺,入殡,筑坟……

    整个入葬仪式一气呵成。

    王老头子的葬礼在吴老先生的指挥下顺利完成了。

    同时也意味着,王亦安在安怀县的旅程也将结束了。

    但是王亦安却隐隐约约感到了一丝不安。

    在举办葬礼期间,二叔一家竟然没有搞出什么幺儿子,这完全出乎了王亦安的意料。

    王亦安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

    屋外,天开始变亮,升起的太阳驱散了林间的浓雾。

    刚刚将王老头子下葬的一行人在院子外面唠家常。

    许晓琴在手忙脚乱地准备着回丧宴。

    王宇则在房间内准备红包。吴老先生肯定是最大的那个,剩下的每人象征性地给一些就行了。

    王宇将红包包好后,走到吴老先生面前。

    王亦安则在跟吴老先生聊着关于红白喜事的话题。

    他想在今晚完成《白喜事》文章的初稿,这篇文章是王亦安第一次认真写的叙事故事,当然动笔之前王亦安已经把《爱格》、《收获》、《花火》这三本杂志的内容全部都看完了。

    加上王亦安超强的记忆力,还有理解能力,已经大概能够梳理出一篇小说的情节,表达顺序。

    王亦安所写的这篇《白喜事》就是仿照《爱格》里面的小说结构所写的,可以说是花了王亦安脑力还有笔力的。

    等回到浦阳市后,他就试着给《爱格》投稿,将文章打到手机的word文档上,然后通过邮件发送到《爱格》的邮箱。

    这是王亦安早就计划好的了。

    “吴老师听说你会算卦,可以给我算一卦吗?”王亦安对着吴先生拱了拱手。

    王亦安早就听说过吴先生了,早就摸清了外头对吴先生的评价,读书人的礼教。

    是的,如果你想向吴先生请教问题,就要向他行读书人的礼教,拱手或者鞠躬。

    这是祖祖辈辈读书人留下来的传统,吴先生一直坚持着。

    “哦?你想要算什么?”吴先生听了王亦安对他的称为,瞬间起了一些兴致。

    很少人会叫他老师,他也没有收徒,也不会收徒,只是偶然会指导一下想要学习他本领的人。

    吴先生始终觉得,他的水平还当不上教别人的师傅,只能提点建议。

    “我想算一下我现在走的路是正确的吗?”王亦安思索了一下然后问道。

    “你说的是脚下的路,还是你心中想要走的那条路?”吴先生看了王亦安一眼,然后反问他。

    “心中的那条。”王亦安没有思考便脱口而出了。

    这时,吴先生就不说话了,就一直看着王亦安,好像想从王亦安面部看出答案,亦或是对王亦安感到好奇。

    “哈哈!你的心路我没有资格评判,也没有权利说对或者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吴先生笑了笑然后说道。

    “多谢吴老师的指导!”王亦安听后,沉默了,思考片刻之后笑了笑说道。

    “指导还算不上。我就凭心而论!”吴先生说道。

    听了吴先生的话,王亦安原本还因为重生后选择的道路感到迷茫,现在已经想清楚了。

    吴先生的意思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分本事一分银,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力,自己心里要清楚。

    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要低估自己。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自己的道路只有自己有资格去判断,那是好还是坏。

    “王亦安,你自己去玩会,我跟吴先生聊几句。”王宇对着王亦安摆了摆手。

    “好的。”王亦安识趣地走开了,想要知道的信息他已经知道了。

    回到房间王亦安马上拿出了这几天晚上写的《白喜事》,他已经写了差不多四千字的内容了,现在就是要把内容再完善一下,然后对整篇文章进行修改。

    王宇将一个大大的红包递到了吴先生手中。

    “吴先生!感谢你能来操持我父亲的葬礼。我感激不尽,只能点尽地主之谊。望您不要嫌弃!”

    “这是我自愿的,王老爷子还在世的时候就有一些交集了。能再在他去世之后举办一场葬礼只不过是尽了朋友间的情谊罢了!”吴先生摇了摇头,思索了一番然后说道。

    “父亲能够认识你,是他老人家的福气!”王宇笑着说道。

    “只不过是一场法事,王先生说得严重了。可不敢在死者面前说这种话。”吴先生语气变得严肃了些。

    “死者还没过头七,王先生还是郑重说话吧!”吴先生继续补充道。

    “是是是……是我说错话了!吴先生不要怪罪就好。”王宇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马上纠正。

    “行了,该干什么就去吧。就不耽误你的时间了。”吴先生对着王宇提醒道。

    “那就并不妨碍先生休息了。”王宇赔笑道。

    王宇赶紧来到今天帮忙入葬的抬棺人面前,递给他们每人一个红包。

    那些抬棺的人,大都是县里边的青壮年,这也县里面的传统了,凡是县里面有老人去世的,县里的青壮年有时间的,有余力的,能帮忙的都会尽量去帮忙。

    就图个平安喜乐!县里面的老人都相信,老人家死后,年轻人去送葬或者抬棺的,都会赐下祝福。

    “多谢各位今天的帮忙。我王宇在这里谢谢各位了。小小红包不成敬意。”王宇笑着对着他们说道。

    “王叔说笑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身材壮硕,皮肤有些黝黑的男子说道,

    “对啊!王叔,我们求之不得呢!”一旁的青年也附和道。

    “行!等会你们王婶做好饭了,你们多吃点。今天你们可是出了力气了的。”王宇对着他们说道。

    “我们知道了!谢谢王叔了。”

    一顿饱餐之后,王亦安家前的小院只剩下了一片残骸,残羹剩饭桌面到处都是。

    大家都是来吃宴的,都是来捧场子的,主人家是不能说什么的,这对死者来说是一种尊重。

    王亦安看着微微阴暗起来的天气,赶忙来到院子帮妈妈整理垃圾。

    “妈,我来帮你!”

    王亦安将桌面上的垃圾扫到了一个大碗里面,这些厨余垃圾是不扔的,还要拿去喂鸡喂鸭。

    “妈,昨天晚上我问了表哥了。爷爷留下的财产有二十万多。”王亦安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许晓琴的双手呆滞在了原地。

    “你说的是真的?”许晓琴震惊当中又带了点疑惑。

    心中不禁嘀咕,爸爸去哪里攒的这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