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鬼王符令之浑圆剑庄 » 写作就是行走在孤独的边缘

写作就是行走在孤独的边缘

    ——华胥江南的创作灵感

    不觉间,日子如流水般划过,在不断更新长篇小说《鬼王符令之浑圆剑庄》孤寂的时光里,也会的灵感滞留的片刻。

    在江南的日子里,在旅行中寻找写作灵感与快乐,这是我写作的源泉与创作的动力。

    早晨,天空洒下万道金光,非常明媚。

    那天上的白云飘飘洒洒,是那么惬意,那么随性。

    在阳光里行走,突然之间觉得心情犹如白云般飘逸,也如秋天般金黄,更如这天空般空旷,原来我也可以这么惬意,这么轻松,这么随性……

    早上七点起床,就准备好去野外独自游行,每次外出,我都制定好路线、目标,或者达到何种目的,或者说带着一种旅行的心态,去磨练我烦躁的心性。

    匆匆地吃了点早餐,装上行囊,开上我的小破车,就匆匆出发了。

    最让人兴奋的,莫过于一出电梯的门,我就听到了鸟叫声,婉转悠扬,悦耳动听。

    那几只小鸟在树上追逐着,欢闹着,就感觉我要带他们一起去旅行一样,这是谁泄露了我的行踪啊?

    我心里顿时一阵欢喜,看来今天是一个不错的开头。

    离开繁华的都市,离开车水马龙的闹区,离开高楼丛立的电梯房,一路狂奔,一路穿梭,不久,出现我眼前的便是那片片翠绿。

    往年,在金九银十的岁月里,桂花香总是扑鼻而来,可今年因为雨季短缺,这香味却迟迟未至,甚是让人牵挂,想念。

    在这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江南,我仿佛找到了自我奔波和劳碌的意义,这是自我修行的一部分,也是我成长的一部分。

    今天,此行的目的便是福岗——一个古老的村落,一个曾经有着辉煌过去的江南小镇。

    福岗现在隶属于浮梁县蛟潭镇,原来是和蛟潭镇齐名的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福岗的重要地位就慢慢的转移到浮梁县了。

    从唐代以后,浮梁县就是一个文化名镇了,也是有着千年历史的茶文化和瓷文化的江南重镇。它的出名,不光是这里有一条绵延不息的昌江,更是孕育了这里的灿烂文化。

    昌江,那清澈的河水啊,孕育了千年的生生不息和文化传承!

    我一直有一个梦想,生活的江南,定居在江南,找一个江南的姑娘。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些基本上算是实现了。

    这份情缘得从小时候说起。

    我对金庸先生的小说特别痴爱,从那里我了解到巍巍冰雪昆仑山,海中孤岛普陀山,道教圣山武当山,奇异无比峨眉山,峻如天险华山……

    对于这些,我是情有独钟的,这份特别的感情,从小就像烙铁一样,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但最让我无限憧憬的、风景如画的,便是那多情的烟雨江南。

    江南,古人称蛮夷或蛮荒之地,也是官宦犯事被发配的地方,其实这多是因为里山多、地广、人稀、路险的缘故吧,一旦被发配至此,多是小命不保,或因饥饿而死,或被豺狼虎豹而食,或被传染瘟疫而殁,或被山川路险吓破了胆……,但更多是因中原文明的种子尚未传播到这一带,当地人多野性,粗暴,未被文化而教化,未被文明洗礼。

    随着文化的传播,到隋唐之后,南方文化与经济慢慢超过了北方,至两宋时已彻底完成了超越,并且江南少战乱,多是农耕生活,为北方的达官贵人,儒士才子提借了躲避战乱的绝佳场所,这才有了文人雅士,进士,学者的文化摇篮,因为特产丰富,文化与经济的繁荣,又改称为鱼米之乡,盐茶重税之地。

    不过,最让我倾倒着迷的,还是那婉约、痴情、美丽的江南女子。

    如今的江南,依旧烟雨朦胧,山川叠翠,万物生生不息。留在山里的村民们,依旧过着如往的生活,早上去田里做了农活,午饭后,手持书卷,背后黄狗护主,摇头晃脑,又开始读书研磨,播种精神食粮的禾苗了。

    驱车行驶在大桥上,就感觉像穿梭于过往、现在和未来。也许繁杂紧张的城市生活,只有在田间,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快乐。

    放慢生活,可以享受时间的放缓,聆听时间流逝的声音;在金黄的稻田里,收获那份喜悦,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快着,跳跃着。

    旅行是快乐的。

    我大多数都是独自旅行,因为我想安静,想在自然中寻找自我,在独处中思考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