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七十五章 灵性(下)

第七十五章 灵性(下)

    傍晚,方和解禁。

    他先去宁市取车,将车开回明溪河的上游,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方和将车停好,来到一个偏僻处,见四下无人,将陆子辉几人叫了过来,继续放入二十几条江豚……只是江豚,没有白暨豚。

    放好后,准备先将车子开回仓库,返回EZ休息一夜,但发动车子后,想了一想,又将车子开到了山李村。山李村是小刘村南边一个村子,在大余村北边,离大方村只有三里来路。

    方和没有进村子,在一处拐变处停下,边上就是明山水库,站在这里能看到对面滩涂的建设情况。

    拖了这么久,滩涂差不多建设好了,方和眺望着对岸,看着看着,眉头却皱了起来。

    他看了一会,回去。

    第二天他与钟律师在宁市郊外一条马路边碰面。

    方和从车上搬下来两个大麻袋,里面各装着一只甲鱼,差不多大,几乎接近了三十斤。

    “不是普通甲鱼吧?”

    “就是普通甲鱼。”

    是方和安排陆子辉在EZ购买的,方和还是有防备的,特别是乌龟,特别是中国特有陆地龟,一只也不能碰。然后陆子辉买甲鱼,陆子辉也不大懂,居然替方和买来几头鼋和斑鳖。

    它们才是真正的大货,但是斑鳖同样是灭绝动物,方和哪敢再碰,鼋也好不到哪儿去,据说全国只有十几只野生鼋,绝对的牢底坐穿兽……方和看到后,立即进行识别,然后就将它们放生长江了。

    “方和……有点不对,你看它们。”

    两人碰面这块地方除了一条绿化带外,余下都是农田。

    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入冬时季,农田里虽种植了一些油菜小麦之类的过冬作物,但田里没有水,也没有遮挡的东西,方和索性大咧咧地将两头甲鱼倒了下来。

    古怪的是两头甲鱼倒下来后,缓慢地爬了几步,来到方和脚边上,伸出长长的脑袋看着方和,便没有动弹了。

    “方和,你走几步试试看。”

    方和走了几步,两只甲鱼也跟着方和爬。

    “方和,这么大甲鱼不知长了多少年,有了灵性啊,千万不能杀。”

    “灵性……”方和忽然如同醍醐灌顶。

    他想到了那些大鱼。

    江豚也罢了。

    它们喜欢逐浪而行,喜欢跟着船跑,这是科学已经解释的道理。但是白暨豚不是,或者能这么说,江豚是顽皮的小孩子,白暨豚则是娴静幽雅的少女。

    问题是水库里被方和投入的那些白暨豚也像是江豚一般,喜欢跟人跑,跟船跑……以前方和一直以为这些大鱼是从宋朝抓来的,所以不怕人。至于专家的解释也类似,它们是从一个封闭环境里冒出来的,所以不怕人。

    现在想想,这些专家多少也有些困惑吧。

    只是想不出其他的原因,或者就像这些大鱼是如何出来的,专家同样闹不明白,只好说有一个封闭的大型地下湖泊。

    直到此时,方和才终于弄明白,不是不怕人,而是……那道门。

    钟律师又蹲下去,用手小心地碰了碰其中一只甲鱼的脑袋顶……别看他说有灵性,这玩意如此之大,让它咬上一口,手指头都能咬掉。但是这只甲鱼真的如同有灵性一般,居然享受似的眯起了小眼睛。另一只甲鱼也爬了过来,抬起脑袋盯着钟律师。

    钟律师又大着胆子碰了碰它的脑袋,这只甲鱼也露出相似的表情。钟律师胆子越来越大,两只手全部放了下去,轻轻抚摸着,两只甲鱼居然让他摸来摸去。

    钟律师说:“方和,真的不能杀啊。”

    方和心里想,不是你想的那样。

    他打开另一个麻袋,里面装着四条鳝鱼,也不是普通的鳝鱼,最小的一条足足有四斤多重,大的足足有近十斤。

    好在这几条鳝鱼表现很正常,不然方和反而麻烦了。

    这里不是试验的地方,方和说:“钟律师,我有一些路子,能经常找到这些大货,有了它们,你说明溪楼能不能招来客人?”

    “这种大货能时常抓来?”

    “当然,不然我为什么在我们那边承包大量滩涂搞休闲旅游,当真是钱多了嫌烫手啊?”

    “你居然有这种路子……”钟律师想了一会说:“有这种路子,你们那里正正好啊。”

    明山水库有些偏,这个偏只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在深山老林里,与周边几个城市相隔并不太远,那怕是宁市,开车顶多两个来小时便到了。然而这些大货放在方和那个山庄里,反而彰显了别样的“气质”。

    四条蟮鱼还在麻袋里挣扎,想逃出去,方和系上了口袋,将它们重新搬到车上,钟律师又说道:“方和,不管如何,这两只甲鱼是真的不能杀。”

    “都这样了,我也不能杀啊。”

    “难怪古代有一些动物成精的传说,方和,这几条蟮鱼……”

    “它们只是大,没有灵性,不杀,山庄如何能招揽来游客?”

    它们才是正常的卖点,如果也要保护起来,客人去了,人家还不如看那些大鱼呢?

    钟律师无言以对。

    “钟律师,你是律师啊,而且建国后动物是不许成精的。”

    钟律师哈哈笑了起来。

    “行,我终于懂了,你回去后,别的专家要好一点,就是姓卫的和姓陆的两个专家有些难缠,你一定要小心。”

    “他们只是有些教条,又不是不讲道理,以前提的几个要求,如今用了各种手段,强行逼迫我全部答应了,还要如何。”

    钟律师沉吟。

    这些“大货”在如今时代还是有的,比如有人在浙省某个水库抓到一条三十六斤重的超大鳝鱼,只是数量极为稀少,想要弄到手,十分困难。不过蛇有蛇路,鳖有鳖路,他有他的路子,方和有方和的路子。大约是因为这条路子,正好方和手里得到一大笔钱,才动了兴修那个山庄的念头。

    站在投资的角度,依然是一项笨拙的投资项目,不过方和说的也很清楚,人家是求稳,并不是想赚多少多少钱。

    这些大货有没有作用呢?实际餐饮行业发展到极致,除非是极少数老饕能吃出其中的细微差别外,对于普通人几乎是一个样。就像方和在贝国吃的那头烤骆驼,虽然它很有名,也贼贵,放在方和嘴里,甚至还不如西疆人烤的羊肉串美味。如果出现几样类似眼前这种特大甲鱼的噱头,给人就会是两样的感觉。

    种律师想了一会说:“方和,是好东西,不能刻意去宣传。”

    “我也不是傻子,”方和没有心思再聊天了,简短地说了几句话,便返回去。

    重新去了仓库,方和先是对仓库进行严密消毒。

    不说人类,动物同样会携带病毒。

    消完毒后,方和让陆子辉买了许多甲鱼来。

    经过反复试验,方和发现至少甲鱼达到近十斤,通过光门才会有明显的反应,越大反应越强烈,但这不是重量的问题,而是与甲鱼寿年有关,也就是寿年越长的才会表现出一些有“灵性”的行为。

    胡妙嫦惊讶地说:“太傅,这是什么道理?”

    方和未答。

    如果用科学来解释,是解释不通的,但用一些神话传说来诠释,反而就能说得通。

    它相当于一些传说里“大神”对生灵弱化版的点化。

    说开智呢,也确实开了一些智慧,不但亲近人类,明显的智商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只是如此。

    比如这些老鳖,以前的智商是几个点,现在大约能达到二十点的水准,离传说里能开口说话的精灵妖怪的智商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并且光门似乎害怕主人胡作非为,布置了“限定”功能,也就是第一次穿过光门,对一些智商高的动物有着显著的改善,却没有叠加效应,那怕方和将抱着这些大甲鱼在光门来回穿了十几次,还是一个样。

    不过这个结果让方和松了一口气。

    十斤以上的老鳖养着,权当是一种观赏动物,更小一点的没有“灵性”,则可以下手了,毕竟它们会涉及到明溪楼未来最重要的一种食材。

    也正好,野生老鳖还是有的,超过十斤也是有的,但是数量太多,以后还会有人注意,多少解释不清楚。

    方和继续观赏,这些老鳖不但亲近人类,对方和更亲近。

    方和又想到了一件事,他每次带着囡囡去水库玩,那些大鱼喜欢跟着他跑。

    只是当时他也未多想,还以为它们喜欢逐浪而行,跟着船跑。

    现在终于明白了,不是逐浪而行,多是跟着他跑。

    方和继续做试验。

    这回改成了普通的鱼类,不是江豚和白暨豚,虽然方和称呼它们是大鱼,人家乃是正宗的哺乳动物,与鱼类是两回事。

    正宗的鱼,包括虾蟹,无论多大,也没有一丝反应。

    陆子辉一边帮忙一边看着,看到这里,又是失望又是释然。

    方和轻声说:“别急,这才是开始,与鳖相比,自然界里有的是比它们智慧更高的动物种类。”

    不说别的,就说爬行类动物,乌龟智商就明显地高于甲鱼。

    自然界里有的是高智商的动物,不说哺乳动物,就说软体动物里章鱼,智商也远远高于甲鱼。

    于是方和换成了哺乳动物,他让陆子辉借来好几只狗,还有四头猪,以及两头牛、两匹马。

    变成了哺乳动物,反应果然十分强烈,那怕是小狗,都有了一些“灵性”行为。

    陆子辉一边帮忙一边看着,然后说了一句傻傻的话:“太傅,只有马有用啊。”

    这句话也没有太大的毛病,先是狗。

    大多数宋人养狗的目标很明确,看家护院的,也有极少数有钱有闲的人养了一些宠物狗和宠物猫,但远没有上升到狗儿子的地步。想要看家护院,就不能对陌生人太过友善。

    然而从光门里走了一遭后,几头中华田园犬全部变成了拉布拉多犬和大金毛,因为是人家的狗,主人也跟了过来,并且多是平民之家,看到这个样子,一个个直皱眉头。

    弄不好这几头狗被带回去后,不久全部化成了狗肉锅子。

    猪也是一样的,大伙养猪,希望它长的越快越好,谁在乎通不通灵性,说不定通了灵性反而更不好了,毕竟有了灵性,长到一定地步,是该杀不该杀。

    牛驴骡子,以及西域的骆驼,是常见的大牲口。

    即便没有灵性,它们也是干活的好帮手,也就是有没有灵性,一点也不重要。

    到是马,似乎有些作用。

    有的战马性子烈,一般士兵根本不敢骑。但这些战马一旦被驯服,它们速度都比较快,能化为战争的利器。

    这句话终还是有些傻。

    因为方和要做的事,包括书院,就是让宋朝能提前从冷兵器时代进入到热兵器时代。以后马还是有作用的,但作用会越来越小,方和也不会在乎几十匹几百匹烈性的战马。

    方和又试验另一种动物,鸡。

    鸡属于鸟类动物,总体上鸟类动物智商要胜过爬行类动物,特别是乌鸦和喜鹊。

    鸡在里面大约只能排到中等。

    又经过反复试验,只有两年以上的“老鸡”经过光门后才会有些反应。

    当然,不是鸡比甲鱼智商还要低,主要鸡的寿元短,一般人家养上一年就宰杀掉了,被主人养两三年的少之又少,就不要说养上四五年七八年。

    寿元跟不上,可能多少也受到一些影响。

    方和结束了试验,摸着下巴,看着光门沉思。

    李彩莲打趣道:“阿郎,你没有胡子。”

    方和不是没胡子,而是剃掉了。

    金巧儿狠瞪了她一眼,意思是李彩莲说话没大没小。

    家里七个婢女,性格各异。

    方和不摆架子,有几个俏皮的婢女不怕他。

    但是金巧儿岁数最长,有可能受到家庭教育影响,比较老成,一直对他毕恭毕敬。

    不过在方和心里面,要的是亲近,而不是畏惧。

    而且七个婢女里,他最喜欢的是胡妙嫦和李彩莲。

    胡妙嫦懂事,李彩莲长的漂亮,娇憨可爱。

    胡烟长的也漂亮,只是她岁数最小,以至方和都不会动什么“念头”。

    但这时,方和根本未想两个婢女的心态,他继续沉思。既然光门对于一些智商高的动物能产生作用,那么对人会不会产生作用?毕竟人才是最智慧的动物。

    方和首先想到的是体力,这是最直观的感受。

    他想到了力气,便想到了一个人,牛皋。

    据前线反馈回来的消息,说牛皋力壮如牛,肩挑千斤柴禾奔跑如飞,这是宋斤,而不是市斤,换成市斤足足六百多公斤。

    然后韩世忠和岳飞在奏疏里说,牛皋力冠三军,可比王德。

    在宋朝,不论军事水平,只论勇力,勇冠三军的不是韩世忠和岳飞,而是王德。

    因为牛皋力气大,箭术出众,才迅速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将。

    但就是如此,方和听了还是有些咂舌,这么重的柴禾,换成方和,六七个人合力都未必能抬得起。

    之所以如此,一是牛皋超强的体质,二是牛皋乃是山民,以打猎伐薪为生,得到了锻炼。还有一个对比,那就是方和与他的父亲,论体质,方和肯定超过了他的父亲,毕竟他是正年富力强的时候。

    然而干一些力气活,包括挑担子,方和真不如他老爸,原因也简单,方和从小读书,然后进城找工作,几乎全是白领类工作,身体未得到很好的锤炼。

    他力气有没有变大呢?似乎变大了一点,但不是太明显,毕竟回家时不时得做一些力气活,所以不大好说。

    方和又想到了智商,智商这东西有点悬乎,除非变化明显,否则作为本人,是不容易感觉出来的。

    最后方和想到了身体健康问题,回来后他就再也未生病了,但他现在正是当年的时间,就是在宁市,除了偶尔有一个小感冒,也未生过病。因此这样想呢,还是不易比较。

    想到这里,他问道:“陆子辉,李妙嫦,你们来到我家后,有没有生病?”

    陆子辉有些茫然地答道:“我们身体好,很少生病。”

    想要进入“方府”是很不容易的,不但是良家子,家庭背景清白,本人各方面条件也得要跟得上来,包括健康问题。如果换成了林黛玉,那怕长得再漂亮、多才多艺,也会被朱胜非安排的人铨落下去。

    方和自己也笑了起来。

    无他,那些大鱼就是最好的答案。

    可能这些大鱼变得更聪明了,五官也可能变得更发达,然而“身体素质”差不多还是一个样,不然那些江豚被专家转移到鄱阳湖和长江后,有许多因为水质的缘故,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现象。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