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四十一章 悬赏

第四十一章 悬赏

    “失误?”

    “不知道啊,可能是失误吧,我回去后上网查一查。”方和说道。

    至少这些人现在知道方和所说的网是什么网了。

    而且方和为了开拓大伙的眼界,前几天又下载了一些影片,几乎全是纪录片,有环保的,有城市风光的,有世纪工程的,让大家看。

    这些个大佬居然全部看的津津有味。

    然后朱琏听到了,也想要看。

    对这个漂亮的小女人,方和还是有些同情的。

    别看地位尊贵,因为各种礼仪,等于也关在深宫里了,那怕这个宫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行宫。

    方和让赵谌将笔记本电脑带进宫,播给朱琏看。

    方和上网,但还是不大准确,于是在几个论坛里发出高价悬赏。

    过了三天,方和去了中书,说:“有可能是失误了。”

    还是有可能。

    因为确实是不确定。

    他说了情况。

    石油一词是沈括记载于《梦溪笔谈》里的,也记载了宋朝开采石油的历史,现实里,也大规模民用了,照明、药材、制墨、油漆、润滑油。

    但对石油的记载更早,那时不叫石油,而是叫猛火油。

    宋朝初年,北宋和南唐在皖江口交战。朱令赟向长江里倾倒了许多猛火油,将它们点燃,这些猛火油顺着江水滚滚而下。

    然而南唐命不好,忽然这时刮起了东南风,又是十月,还是农历十月,江水小,水流平缓,风速大于水流速度,将猛火油反推回来,结果宋朝战船没有烧掉多少,南唐许多战船却被猛火油烧着了。

    南唐大败,消息传到金陵,南唐君臣被迫投降。

    不但皖江口之战,南唐还到处送猛火油,包括送给契丹。

    因此方和推断,南唐境内有一个浅层油矿,或者一处自流井。

    于是方和查出南方各个油田分布,将这张图打印出来,交给朱胜非,由朱胜非下令,让相关的州县安排大量人手去寻找。

    这些地方下面肯定有石油的。

    放到实际当中,可能会有一些误差,但误差顶多不会超过几十里路。

    各地官员又比较慎重,安排了许多人去找,然而找到现在却没有找到,只有一个解释,全是深层油田。

    已经找了很多天,于是方和又上网,不是查找油田的分布情况,而是查找古代石油、或猛火油开采、应用等情况的记载。

    随后找出一些资料,说当时明确有石油的产地就是延州、占城和高丽。

    延州就是延长油田,关于它的记载太多了,也是一处浅油田,宋朝开采的就是这处油田。

    然后网上的一些分析便说,南唐的石油,是由占城或大食人带过来的。

    对这个说法,方和不认同。

    为什么呢,能在长江上用猛火油烧宋朝的战船,这是国战,得有多少战船,得用多少猛火油。

    况且南唐到处送人。

    如今海运可不简单,必须借助风力,就像去倭国,一年只能往返一回。

    春天去,秋天归。

    于是有的人一国娶一个妻子,春天过去,与倭国妻子呆在一起生活,秋天回来,与宋朝妻子呆在一起生活。

    到大食更不容易了。

    太平洋太平,不是南海一带,而是指倭国东边的太平洋。南海一带正好位于台风区域内,风暴多。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洋流情况又不一样,安排好了,一年半一趟,安排不好,两年半才能跑一个来回。

    所以后来南宋在马六甲驻扎了一支水军,宋朝的海船来到马六甲后,必须等印度洋的洋流季风,回来也一样,不驻扎海军,就不能保障宋朝海商的安全。

    但是海水腐蚀性大,木船造价也不便宜,有一定的使用年限。

    加上人员支出,这样均摊下来,航行得需多少成本?

    所以现在海商做的都是比较贵重货物的生意。

    这种情况下,就是大食人来到南唐,又能带来多少石油。

    占城也差不多,南唐南边是南汉,东南是闽国,东边是吴越。

    占城能送南唐猛火油,为什么不送吴越猛火油,难道与吴越有仇?就算与南唐关系好,运输成本也不低,又能带来多少猛火油。

    因此方和有一个猜测。

    当然,他不是内行人,于是跑到几个论坛,开出高价悬赏。

    两天后,也就是昨天,一个专业人士给予了回答。

    他也没有完全认可方和的猜测,只说有可能。什么可能呢。现在因为技术落后,所用石油无外乎有二,一是浅油田,是相当浅的油田,离地面得小于一百米,才能开采利用,比如延长油田。

    第二个就是自流井,自流井下面的油矿有可能比较深,但因为地形或其他的因素,自动喷发出来。

    南唐得到了一处自流井,而且南唐境内确实有油田分布,只是储藏量不太大,也比较深。

    因为这处自流井,南唐手里才出现大量的猛火油。

    不过这处自流井油矿储量少,喷了一段时间后就喷完了。

    然后史书缺乏记载。

    不但史书,方和让朱胜非安排人查资料,这才过去多久,连两百年都不足,但就是查不出任何消息。

    不过也有其他的可能。

    在没有找到有力证据的前提下,人家没有下结论。

    然后方和问他派人寻找的几处油田情况,人家也给了答复,说有的油田储量还可以,但多是深油田,浅者也有好几百米。

    都这样了,在宋朝,也不要找了。

    方和也不灰心,因为搜猛火油时,他也搜出一条消息,那就是四川的自流井。

    明清时,自贡、嘉州、眉州、青神、洪雅、井研、犍为等地就发现了油井,实际多是自流井。并且老百姓已经广泛开采应用,多用于照明上。

    但具体地址在什么地方,方和没有搜出来了。

    他又给予了一个厚厚的打赏,请这个网友替他查一些“内部资料”,将四川的自流井和浅油井找出来,然后发资料给他。

    这个网友莫名其妙。

    不过看在打赏的面子上,下线后替方和查了查,查出了好几处地方,然后说,有的可能不准,但只要找,至少能找出两三处,三四处。

    也不用两三处三四处了,只要找到一处,那怕是一个小型的自流井,也能满足眼下宋朝的需求。

    朱胜非听得瞠目结舌:“你们那边不保密?”

    “有的是需要保密的,即便上网也查不出来,不过这方面,没有保密的必要。”

    “现在怎么办?”

    “其他地方停止寻找吧,可能找到,但可能也找不到,没必要赌运气了,然后下令四川境内相关的州府官员,安排人手,根据这份地图去寻找。不过这个地图,已经比我上次提供的更准确了。”

    这个朱胜非现在是懂了,上次方和提供的分布图不是没有,而是太深,宋朝技术跟不上来,跟不上来就找不到,找到了也没办法开采利用。

    “马上就要用到柴油了,毕竟年末即将到来,那时金人就会大规模南下。必须抢在前面,送两批货物去陕西。”

    粮食都是次要的,主要是一些军用物资,必须提前抵达。

    “我先采购四百吨柴油,供你们先用着,维持两趟来回是没问题的,那时四川那边早就有了消息。”

    “会不会……”

    “是头痛啊。”

    这不是斤,而是吨,四百吨,又是柴油,得占据多大的空间。

    怎么不引人关注。

    但为了四百吨柴油,专门租一个新的仓库,又不划算。

    “我再想想办法吧,主要是疫情,不然去国外,找一个比较稳定安全落后的小国家,就是采购几万吨石油,也不会有人注意。”

    就是注意到了,一次性采购,迅速结束,方和也回国了,想问都找不到人。

    主要就是引人注意,不好解释,不然就是采购,换算下来也是比较划算的。

    虽然油价高,但在宋朝,以这种落后的工艺开采提炼,还有运输,那怕是自流井的石油,最终成本会更高,说不定会高上两三倍。

    “三年后就好了。”

    方和指的是延长石油。

    延州顶在最前线,说放弃就会放弃。

    但三年后发起总攻之时,必须要将它收回来。

    成本还是高,不过宋朝终是有了自己的油田,而且是一个储藏量比较大的油田。

    “但这些机器,以宋朝的条件,终是造不出来。未来,我会带着你们研发另外一种机器,虽效率不如柴油机,但以宋朝的条件,能造的出来,而且烧的是煤,石炭。石炭分布更广泛,许多埋藏还比较浅,容易开采。”

    “一般石油是不是都埋得很深?”

    “也不是,黑海和大食那边有许多浅油矿,有的离地面仅有十几米,而且储藏量大,所以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交战,很早就在用猛火油烧对方的战船。”

    为了开拓大家的眼界,方和还带来一样东西,两个地球仪。

    一个标注了各个国家疆域的地球仪,是后来的各国。这样呢,方和讲一些问题时,大家便会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一个没有标注各国疆域,但用了3D的方式,绘制了整个地球的地形。

    方和说了大食和黑海,朱胜非几人也了解一些,知道它们在哪里。

    然而那么遥远,想都不要想了。

    油好买,不引人注意则很难。

    方和回去,将车子开过长江大桥。江南山多啊,地理书上说的是江南丘陵地带,实际上还是山,就是不太高大而已。

    足足转了大半天,终于看中了一个地方。

    是一个荒废或破产的小工厂,已经很久了,大铁门都锁了起来,离最近的村子也比较远。

    方和找到村子,说想要承包,然后付了押金,不少押金。

    村子里的人也不管,反正收了钱,于是主动将铁门的锁撬开,这样做是不对的……但能有其他什么好办法?

    方和又找了一些借口,说过两天来签合同,又给了一些辛苦费,不管相不相信,钱真的装到腰包里,村民一一散去,连方和的身份证都未看。要看,方和也不会拿给他们看。

    又正好,方和嘱咐的那件事已经有了消息,而且第一批货即将运到EZ。

    于是方和大肆采购,不是四百吨,而是七百吨,还有三百吨钢材。

    第二天,这些柴油和钢材一起运来,村民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不过人家付了这么多钱,又准备承包,也不好过问。

    到了夜里,方和让朱胜非调来许多兵马,将它们一起搬了过去。

    搬空了,方和开着车子走了。当然,本地方的人也没有什么损失,大不了撬坏了一把锁。

    朱胜非和赵鼎听后,哈哈大笑,赵鼎说:“终不是正途。”

    “是啊,次数多了,还会被人关注。所以得让你们自己手上有,自己会提炼……”

    不过朱胜非等人心中十分欢喜。

    七百吨柴油,有的用了。

    况且又带来三百吨钢材。

    朱胜非拉着方和的手说:“太傅啊,你不仅是我朝的太傅,也是我朝的国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