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二十四章 觐圣

第二十四章 觐圣

    西夷人?方和都不知道如何接话。

    “朱公,正常发展下去,大约五百年后,你们所认为的西夷人因为重视科学,科技大幅度发展,开启大航海时代,诸多小国也迅速变得强大起来。那时因为女真人统治中国,闭关锁国,中国落后封闭,然后你们所说的西夷人入侵中华。”

    这段历史昨天晚上已经说过了。

    “沾到了科技,不像现在是农耕时代,只要安定下来,君臣励精图治,用不了几年便会得以恢复。

    我们那边新中国建立后,追的很是辛苦,足足用了好几十年,才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虽然总体上,比西夷人稍差一点,但总的来说,悬差不是太大了。

    还有一个显著的区别,你们以前只知道乞和,我们那边有一些人因为国家落后,也向西夷人跪下,但更多的人,为了站起来而在努力奋斗。

    如今,虽然一些发达国家比我们过的更好,技术也发达,但差距在迅速缩小。论综合实力,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强国。

    这个第二强国,不是几个国家,而是近两百个国家。”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不少士大夫重视科学的。

    不但有诸多算术书籍,农书,医书,地理书籍,还有《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书籍。

    只是受制于文字……不是汉字不好,相反的,汉字乃是三维智慧文字,只是汉字不利于数学以及各种物理化学公式的表达,所以在科学研究上发展缓慢,甚至一度停滞不前。

    方和说科学说技术,朱胜非等人是认同的,也比较重视。

    但方和说经学居然变得末落,甚至一度被打倒,让朱胜非听了心里不是滋味。

    不过方和没有多说,甚至不提起来他都不会说。

    然而在他带动下,大伙渐渐认识到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好处与强大,不用方和去劝,也会有许多人重视。

    况且现在不是明末,欧洲正处于黑暗时代,直到公元1453年才渐渐结束。

    宋朝用不着着急,首要任务还是打败金人。

    “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打败金人?”

    “朱公啊,眼下不要想着打败,能打成僵持的局面就行了。而且从今年年底开始,金人就开始了排山倒海的进攻,若无殿下,后年年底甚至一度攻克杭州。”

    金人虽然攻破了杭州,却不能守住,于是赵构在大海上浪了一圈后,将杭州定为都城。

    当然,这也说明了金军攻势的猛烈。

    朱胜非听了,面露郑重之色。

    临近黄昏,方和进宫。

    前段时间方和离开时,一切草创,规矩不多。但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方和离开后,各种制度规矩渐渐建立起来,虽然不能与京城时相比,但有了,也开始执行了。

    比如每天早上的议政,几个宰执和重臣会进行宫,赵谌坐在前面,朱琏坐在帘后,群臣向朱琏母子禀报政务。

    不是朝会,也不能算是朝会,时间也不长,不足一个时辰,但这么做,则能代表着大伙对朱琏母子给予了足够的尊重。

    随后群臣退下,要么朱胜非,要么赵鼎,甚至有时候张叔夜和张浚、吕颐浩带着赵谌一边处理政务,一边教导赵谌如何处理这些政务。

    到了下午时,胡寅又会来到御书房,教赵谌读书写字。

    正因为如此,赵谌一看到方和便立即叫苦。

    反正只要天一亮,大伙便将他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半点玩耍时间。

    所以赵谌来的晚,因为只有到这时候,赵谌才停止了学习。

    看到方和来了,赵谌又开始叫起冤:“太傅啊,我累死了。”

    “莫急啊,”方和回去,下载了一些学生学习的视频,然后回来放给赵谌看。

    “这是我们那边少年人读书的情况,每天从早上一起来就学习,最少要学习到二更时分,甚至子夜时分才休息,日日如此,年年如此,与他们相比,哪个更辛苦。”

    “啊,你们那边都是这样学习的?”

    “玩行啊,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前程几乎等于毁了一大半。”

    “只是一个大学生,仅仅相当于你们的举人,连进士都算不上,都努力到了这地步,况且是你。”

    赵谌皱着苦瓜脸不说话。

    “殿下,没办法啊,谁让你挑的是一副无比沉重的重担。”

    你要替你祖父和你父亲还债!

    赵谌无言,只好说:“太傅,你们都是忠臣。”

    “当然,不是忠臣,我也不会向殿下推荐。”

    方和说完,叫来两名太监,全副武装后,带着他们进了仓库,抬出一台缝纫机,然后全身消毒。

    这是上次朱琏说的,她看着方和的衣料,说这是谁做的女红,手艺很好啊。

    宋朝也有成衣店的,全是手工针线,与机器相比肯定差了一点。

    方和说,这是机器缝制的,与手工无关,有大型机器,也有小型机器,等到安定下来,我抽空采购一台,让你看看。

    人家是皇后,不能随便给承诺,说过的话一定要实现。

    正好方和采购了许多货物,也顺便采购了一台缝纫机。

    赵谌兴冲冲地叫朱琏过来,按理说朱琏得呆在帘后与方和相见,不过方和的情况是例外,而且隔着帘子也看不清楚,于是朱琏走了出来,观看方和的操作。

    “太傅,真的奇妙。”朱琏看了一会,又看着机器本身:“宋朝不易制造出来吧?”

    “若是有了橡胶是能制作出来的,但会十分笨拙落后。”

    “橡胶是何物?”

    方和指着带子说:“它们就是用橡胶制造出来的,不过下午时,我对朱公说过,准备采购一些橡胶种子,于琼岛和广南南部地区种植,未来宋朝也能获得大量橡胶。”

    “有劳太傅了。”

    “皇后娘娘,虽然我不是宋人,也是同根同种的族人,没有能力罢了,没有遇到罢了,有能力又恰逢其会,当出手相助,就不要说什么谢了。其实不止这种机器,还有纺织机器,一些稍稍落后的纺织机器,是容易研发的。然而冒冒然推出来,会引发很严重的后果。”

    方和说的是珍妮机。

    这种设备不复杂,宋朝完全可以仿造出来。

    但现在宋朝是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如果冒然地将它推出来,说不定能彻底催毁这种小农经济。如果没有制订出相关的补救政策,虽然有可能替宋朝带来一些繁荣,但是负面因素也会更严重。

    朱琏有些不懂,方和便说起了腐国羊吃人的故事。

    其他的不懂,这台缝纫机是看到了,不但快,做的针线活也远比手工的好,方和所说的这些情况是会出现的,她紧张地说:“那不能研发。”

    “皇后娘娘,早晚它们要出现,而且想要国家发展,也必须出现,但是什么样的情况下让它们出现,须诸公仔细斟酌,若是能让伤害减小,它们的出现,便会产生无比积极的意义。”

    随后方和说起了工业革命。

    才开始它是无比黑暗的,不过渡过了最初的时间,欧洲那些小国纷纷强大起来。

    比如腐国,一度号称日不落,但不是夸张的说法,因为它们曾经一度间接或直接统治了三千四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不管什么时间,总有一方土地能看到太阳。

    说到这里,他扭过头对赵谌说道:“这几年是积累时间,等到我们实力强大起来,击败金人后,有我的帮助,说不定殿下同样能打造一个日不落帝国。”

    “啊,啊,”赵谌兴奋地蹦了起来。

    朱琏也笑了起来:“太傅啊,能击败金人,迎回二帝,妾身就满足了。”

    “皇后娘娘,勿用担心,只要稳打稳扎,以韩岳之能,足以能守住南方不失,时间在我不在女真人。”

    朱琏也惨,不但丈夫被掳走了,她娘家人也一起被金人掳走了。

    站在宋钦宗的角度,不会看重朱家人,因为朱琏的妹妹嫁给了赵楷。在赵楷相逼下,赵桓东宫地位岌岌可危,十年太子生涯过的胆战心惊。但是老朱家两面下注,未给赵桓任何帮助。不过朱琏想法终是两样的,虽然娘家人有些势利,终是她的亲人。

    现在不是往日,方和说了一会儿话,站起身辞别。

    朱琏让儿子亲自将方和送到行宫的门口。

    第二天,方和让陆子辉请来许多百姓在江边上挖了好几个大池子。

    又在池子边上建造了一栋宅子。

    这也是必须的,虽然许多人知道方和是从“另外一个世界过来帮助大宋的奇人”,但是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拿出光门进进出出,终有些不妥当。

    其实这些用不着朱胜非等人相助,包括船只的改造,即便方和自己也能买到船,能改造船,相反的是方和又在帮助大宋。

    相助的是另一件事……

    几天后,几台二手柴油机到了,方和叫来许多人,将它们搬过来,又将几台新机器搬过来,吊上船,进行安装。然后又教导几十个工匠看说明书,拆柴油机,组装柴油机,只有这样,印象才会深刻。

    就在这时,赵构派出使者送来一份诏书,内容是让赵谌交出军队,再率朱胜非等大臣去应天府觐圣。

    赵谌看完,差一点气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