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十一章 税赋(求推荐收藏)

第十一章 税赋(求推荐收藏)

    年青时的岳飞还是有些桀骜不驯的,但确实能打,两战下来,仅是他亲手击毙的金人就多达十几人。

    方和说道:“谁说你无用武之地,募兵、练兵,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集结出一支强大的军队,然后准备随时北上支援韩世忠,并且防止康王加害皇太子。至于上战场,以后有的打,能打到你呕吐。”

    不是岳飞想不开,而是他角色还没有转换过来,于是一直站在一个小兵小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岳飞欣喜地离开。

    方和又将赵谌、朱胜非等人叫来,说道:“京城未沦陷前,万缗家产不算有钱人,十万缗才能称为富人,百万缗家产也有之。于是金人以为京城有钱,拼命地勒索金子银子。但他们不知道,京城以前有钱人是多,但多化成了住宅、店铺、田产或者古玩字画、珠宝首饰,哪来多少金子银子?”

    这时赵谌已经正式向方和行弟子礼了,但朱胜非等大臣也默认了。

    仅凭方和讲解的这些学问,便是千金难得。

    朱胜非几人点头。

    胡寅道:“终是未开化之人。”

    也不能称为未开化吧,方和是以此为开篇,讲各个朝代的财政。

    有一些文人虚伪地以谈钱谈利为耻,但一个国家没有良好的财政,什么事也办不了。

    EZ则派人修临时行宫。

    方和一边讲财政一边让邵成章成立一个百工局,然后雇募许多工匠,签订保密条约,这是与官方签订的协议,没有几个人敢违抗的,当然,邵成章也给了诸人高薪,不然人家也不答应。

    方和带着这些工匠研发,先是研发玻璃。

    不是将沙子放在窑里,就能烧出来玻璃的。不过想烧玻璃也不难,先是建设一个主炉,

    实际烧玻璃,那怕是用土办法烧玻璃,也是比较麻烦的。储热室,一个退火通道。退火就是控制高温材料逐步降温,消除材料内部的残余应力。若不消除,玻璃就会裂开。

    玻璃的三种主要原材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

    宋朝也有人将石英当药材卖。

    纯碱不是现在民用的碱,想要制作也不难,能用好几种土办法制作出来。

    还要用到一些辅料,加入硅砂或硼砂,这两种原料能决定玻璃性质,方和在EZ找到的是硼砂,所以烧出来的是硼酸盐玻璃。

    加入芒硝,这个不要研发了,它也是一种中药材。是起助熔作用的,使玻璃易于成型。

    加硝,能去除玻璃里的铁元素,玻璃烧出来就不会像是宋朝那种绿玻璃。

    加白云石,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增强玻璃的强度。

    加长石,提高玻璃的耐久性和热膨胀性能。

    烧好后还要加食盐,当澄清剂用的,能去除玻璃里面的气泡。

    最后是烧玻璃的坩埚,乃是瓷土烧制的坩埚。这些资料在网上都能搜到,而且人手多啊,许多人找材料,也有许多人配合方和研发。仅仅十余天,便将玻璃研发出来。有了玻璃,便顺手将玻璃涂层也捣鼓出来,涂上涂层,便是镜子。

    看着这些玻璃器皿,有的工匠兴奋地说:“原来大食琉璃就是这样烧出来的?”

    “不是,大食人烧琉璃工艺比我们这个落后,各方面质量也不如我们手上的琉璃。”

    这玩意在宋朝可珍贵了。

    方和让邵成章请来EZ等地有钱的大商人,然后拍卖各种以及海外的榷权,也就是专卖权。

    这个在宋朝比较成熟了,比如榷酒、榷盐等等。

    王安石的河渡坊场制改革也用这个方法,拍卖了一些河渡坊场坑矿的经营权。

    但是研发没有结束,方和开始带着工匠研发肥皂,这个更容易。

    将生石灰倒入水里,生成熟石灰,再倒入纯碱,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将碳酸钙过滤掉,剩下的便是氢氧化钠,也就是烧碱。再将烧碱倒入锅内,倒入油脂加热,进行一些盐析碱析工艺处理,然后锅里开始飘起一层厚厚的黄色半透明溶液,它便是高纯度的肥皂了。

    如果加入一些香料,就是香皂。

    随后方和停止研发,回去,第三次拍卖开始了,到了EZ,EZ是水陆重镇,一座十分繁华的城市,也是鱼米之乡,不需要方和提供粮食和铜钱,方和仍然采购了大量的粮食种子,不过这回多了棉花、油菜,以及辣椒、西红杮、西瓜等瓜果蔬菜种子。

    方和让朱胜非分发给当地百姓耕种。

    然后又搬来两百吨钢材,以及其他一些货物。

    搬完了,继续研发香水和水泥。

    最后就是石墨坩埚炼钢,成本比宋朝炼钢成本要高,但又比所谓的百锻钢成本要低得多,并且炼出来的全是高碳钢。

    方和这才结束了研发,然后问榷权情况。

    邵成章一一汇报,拍的是三年榷权,所得八百余万缗钱,并且销路若是好的话,一年说不定还能获得近三百万缗钱的收益。

    方和皱了皱眉头。

    未来因为支援前线作战,南宋横征暴敛,导致许多地区暴发了农民起义。

    这种情况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改变。

    就像韩世忠手下只有四万兵马,但是兵饷,粮草器甲的消耗,一年最少得需两百万缗钱。

    这还不够,想要打败金人,韩世忠和岳飞手下必须最少拥有十万以上的兵马,另外还有陕西各路兵马,想要获得他们的支持,也要支付一些薪酬。

    这么兵马,仅是军费的支出便是一项天文数字。

    不是半壁江山了,未来赵构还要去东南折腾。

    他将赵谌和赵鼎等人叫来,先说王安石的青苗法。

    宋朝的利息真心的黑,六分利居然是良心利,许多人家背上债务后不得不卖房卖地、卖儿卖女。

    王安石便推出青苗法,然而他犯下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盈利就盈利,赈济归赈济,两者不能混为一体。但王安石偏偏想熊掌与鱼两者都有所得,因此青苗法推出后产生了诸多弊病。

    方和又说了银行。

    银行是越有钱他们越想贷款给你,越等着贷款救急反而越贷不到钱。

    无他,人家本来就是盈利性企业,并不是赈灾扶贫的单位。

    但银行的出现,会替宋朝带来许多好处。

    宋朝也有存钱的商铺,不过得付利息,并且运气不好遇到信誉不好的店家,还会赖账。

    因此大多数人家有钱,都是埋在地下。

    不但金子银子,还有官钱,然后将劣制的私钱拿出来使用。

    于是宋朝一直缺乏流通的货币,不但私钱、铁钱,交子、飞钱、盐钞、茶引当成了货币使用,连同布帛、香料与金银也当成了准货币使用。即便如此,一些落后的地区不得不用以货易货的方式交易。

    但是官方主办的机构,还的时候是官钱,存的时候也必须是官钱,并且会支付一定的利息,也不会存在赖账的问题,到时候就会有许多百姓主动将家中埋藏的铜钱、金银拿出来,存入银行。

    这样,市面上流通的铜钱也会多起来。

    货币越充足,商业越繁荣,朝廷也会得到不少好处,至少能多征一些商税。

    还能有效地打击到高利贷。

    赵谌岁数小,还没有听明白。

    方和继续解释道:“纵使王安石青苗法,利息还是太高了,半年须付二分利。若是正式经营,年贷息可以控制在一分五左右,高了纵有人借了也还不起。至于存款利息可以控制在半分左右,别以为少,只要朝廷维持好信誉,一旦撬动起来,那怕是半分利,一年获利也是惊人的数字。”

    马伸问:“会不会有人说与民争利?”

    “放高利贷的黑心商贾算什么民?不然随着岳飞的扩军,必须要加赋税,你选择哪个?”

    “如果有人还不起,奈何?”

    “都一分五的利息了,还不起,凭何借钱?不过这确实要注意的,借贷可以,必须得有抵押的财产。否则必然会产生大量坏账,一旦坏账多了,银行就会亏损。”

    有财产抵押就不怕赖账了,但是几个官员面面相觑,他们觉得这么做有些不人道。

    于是方和又讲大天朝和漂亮国的税赋构成。

    实际上宋朝也有许多类似的税种,比如住宅税,只是征上来的数额少的可怜。

    越有钱征的税赋越多,但执行时是相反的,越有钱越不愿意纳税,甚至隐田,影占行人。

    方和继续说下去:“许多国家对税赋十分重视,甚至凌驾于司法之上,只要逃税漏税,不但罚款,还会坐牢。但与你们理解的不同,这些税赋征上来后,不是供官员挥霍的,除了支付官员士兵薪酬外,余下的用于赈灾扶贫,兴修道路桥梁,以及各类民生上。不但帮助了许多贫困的百姓,也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我们那边不征徭役,官府修建工程,都是雇募百姓干活的。因此,一个国家税赋越健康,他们发展情况也会越良好。”

    当然,这是方和美化的说法。

    不过与宋朝相比,后世税赋体系确实更加完善。

    但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税赋体系又比较完善。

    随后方和又说了明朝的税赋情况,论赋税轻,几乎无一朝代能及上明朝,然而许多百姓在土豪劣绅的盘剥下,依然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几人听了沉思。

    “诸位,我要离开一段时间了。”

    “啊,方郎君,你不能走啊,”赵谌叫了起来。

    说实话,朱琏母子和几个大臣对方和真的不错。就像现在修行宫,几人在行宫边上修建了一套比较豪华的宅子,这个宅子就是准备送给方和的。

    方和指了指自己嘴上的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