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特摄时代 » 第四十二章 不懂文艺

第四十二章 不懂文艺

    山崎亮等人咬了咬牙,互相对视。

    众人眼中微微闪动。

    山崎亮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离开云川解,他的出路,不过是做个广告片导演厮混。

    之所以投效北城真一,也是想着这位好歹是松本堂弟子,分点油水也能受之不尽。

    没想到北城真一给他们放了个这样的大炸弹!

    开辟影视新类型?

    大哥你没睡醒吧?

    但北城真一的作品确实够好,而且他的解释,山崎亮也听进去了。

    有搞头!

    虽然都说先行者一般死的惨,但那是因为他们就没成功!

    真正成功的先行者,获得的收益无法想象。

    几人眼神交流后,齐齐站起身:“我们干了!北城君,下命令吧!”

    小松林也等人也不甘示弱的站起身,看了眼山崎亮等人:“我们早就决定跟随你,北城,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没错,我们可不能被后来的看不起!”

    野原大介抱着双臂,嘴角上翘。

    “很好。”

    北城真一微微点头:“我后天还得回剧组,在我走之前,我会安排你们完成假面骑士blackrx的宣传攻势,在艺术祭到来前,我要日艺乃至大学本部,都知道作品要上映的消息!”

    众人一愣:“怎么宣传?”

    他们对这个懂得还真不多。

    小林松也皱起眉:“需要我在家里报社报道吗?”

    “额,发传单?”

    森岛凉挠挠头。

    “各种海报?”

    山崎亮问道。

    北城真一摇摇头:“不,那些宣传方式太过时了,我有一个新点子,我将其称为病毒式营销。”

    “什么玩意儿?”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

    作为一个重生者,北城真一虽然对宣传了解不多,但也有所耳闻。

    尤其是后世许多被称为病毒式营销的经典案例,某音上更是到处都在吹。

    这种理念认为,情感是驱动人们分享内容的一个因素,任何能够点燃情绪的内容,都能激发人们分享的冲动,包括幽默、惊叹、兴奋、愤怒、焦虑等。

    这种理念在许多公司的营销中都有用,甚至之前大火的羊了个羊,也用的这种手法,逼得用户对无法通关感到焦虑,为了得到游戏道具而把伪装成游戏的一条广告转发的到处都是,只能说真是人才。

    “我会在一个月内给你们寄一张我剪辑的宣传片,同时会请我的师兄帮忙在电视台放映,你们要做的,就是在学校大肆放消息,让大家对宣传片感兴趣,主题很简单,让大家知道,宣传片中的,是黑暗中的英雄,引起大家的惊叹和好奇,但你们不要放出宣传片名字,只等艺术祭开幕前一周,再说这部片子是我拍摄的,并放出主角的情况。”

    舛田利雄忙着剪片子,北城真一可没一直站在旁边看。

    他也弄好了自己的宣传片,现在只是差主题曲没做完罢了。

    众人对视一眼,虽然搞不太懂,但还是点点头。

    “另外,传统的宣传模式还是要加一点,但不要发传单和张贴海报,你们搞一个学校问卷调查,询问大家对宣传片中黑暗英雄的看法,同时搞点别的东西。”

    北城真一挑了挑眉毛:“都过来,我细细跟你们解释......”

    ......

    送走了满脸振奋的几人,北城真一没回宿舍,直接去了松本堂的住所。

    他想问问关于南山诚一郎的事。

    “南山诚一郎?你从哪儿听到这个名字的?”

    松本堂有些惊讶:“这个年轻人很有才华,不过他很少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毕竟南山家嫡子根本不在乎什么当不当导演的事。”

    “这样吗?他的作品都是什么风格?”

    北城真一问道。

    “嗯...这么跟你说,他的作品很受学院派导演的认可,在人物刻画方面,南山诚一郎绝对是我见过最厉害的年轻人。”

    松本堂笑着解释道。

    北城真一了然。

    受学院派导演喜欢,那不就是个文青?

    文青在这年头,很吃香,就算是日后的霓虹影视圈,文青类导演也是很火的。

    尤其是现在的夏国,文青更是遍地都是。

    不过文青导演不是商业导演,文艺片这种片子,大多数真的只是叫好不叫座,甚至许多都可以被称为矫揉造作,看得观众头疼。

    从影视行业诞生开始,学院派和商业派导演之间就一直在打架,狗脑子都打出来了。

    不过最终胜利者,应该还是商业派导演赢了。

    毕竟能赚钱,谁不喜欢。

    虽然学院派大师们把持着各种电影奖项,但后来还是老老实实向市场低头。

    “文艺型创作者啊,可真不好对付。”

    北城真一点点头。

    日艺作为培养艺术家的学院,大部分学生都是爱好文艺的。

    艺术祭的优赏是全体参观者投票,票多者胜,拍文艺片,确实有优势。

    松本堂看他的神色,轻笑道:“你也别这么悲观,你的作品我看了,很不错,而且大部分学生上交的作品都是文艺片,这么多年下来,大家早就看腻了。”

    北城真一点点头:“老师,关于文艺型作品方面,您了解多少?因为说实话我对这个不太感兴趣,方便跟我讲解下吗?”

    “没问题,文艺片目前是在霓虹、港岛、宝岛甚至夏国都非常流行的影片,不过我总觉得,夏国的文艺片,方向有点不对劲。”

    松本堂想了想:“之前看过的夏国作品,内容大多积极向上,但最近几年,他们的作品中,许多内容都让我感觉不适,这样的作品,估计背后的投资者会亏得很惨。”

    北城真一嘴角一抽。

    松本堂这话说得真没错。

    夏国影视行业在八十年代到零零年代初,几乎全部被文青导演把持。

    八十年代初,刚刚改开,各种文艺片其实都不错,内容也是积极向上。

    但随着时间的推动,各种乱象也出现了。

    当时的片子那叫一个看得人难受,全文艺片,各种悲怀春秋,怨天尤人,为了得奖专门拍各种外国人爱看的东西,国内不给上映还跑国外去,被禁了还觉得无比光荣。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他们把当时愿意当大撒币的煤老板们坑的一个个跑路,后来各种鬼精鬼精的兹笨家进驻影视圈,反倒逼得导演们开始拍其他类型片子,甚至身不由己,资方说什么是什么,大部分导演变成了无情的摄影棚饮水机看守员。

    北城真一不反感文艺。

    但他真心认为,文艺不该是这样的。

    霓虹能拍出《情书》、《入殓师》等感人至深的文艺片,为什么你们要去搞那些片子呢?

    觉得社会有问题,那就更应该努力去建设,整天怨天尤人搞毛线?

    北城真一只能说自己不懂文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