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下头等赘婿 » 11干旱

11干旱

    圣天坞带着自己的“乐队”心满意足地回到家中。

    大堂上,徐震和梅禀还在喝酒。梅禀瞅见他回来,摆了摆手:“天坞,来,喝一杯。”

    刚才圣天坞出门“卖唱”,徐震给梅禀讲了一大堆道理,让他好好管管自己的女婿。

    圣天坞把外套一脱,甩给狗子。自己走到大堂上坐下,随手掏出十万两银票递给自己的老丈人:“爹,这是卖唱赚的钱。”

    徐震捂着脸偷笑,梅禀一边接银票,一边在心里嘟囔,卖唱就卖唱,说的还这么理直气壮,不知道的,还以为多光荣。

    银票拿在手里,梅禀仔细一瞧,卧槽!全是一万两的大钞!

    面色顿时有些惊讶,徐震也看到了,急忙伸手想要看个仔细,被梅禀一巴掌打开:“老徐,这可不兴抢,这都是天坞辛辛苦苦赚来的。”

    说罢,收起银票,一脸微笑地对圣天坞说了句:“天坞,饿了吧,我这就让厨房给大伙儿做几只鸡,来,先随便吃点。”

    圣天坞坐在椅子上,一只脚放在另一个椅子上,拿起筷子就吃,活脱脱的二世祖。

    梅禀一脸的得意,指着他对徐震说:“看,我这女婿吃的狼吞虎咽,胃口好,身体好,以后肯定能生许多孩子。”

    徐震撇了撇嘴,心说,这不就是败家子的模样,被你说到天上去了。

    又过了几天,又是一天的的朝会。

    大殿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夏镇一脸严肃地看着贾重和几个大臣的折子,里面写着全国好几个州大旱,今年粮食有可能会大面积减产。

    这让他很是焦急,放下折子问道:“丞相,旱情已经如此严重?”

    贾重出列,也是一脸的焦急:“陛下,所有的法子都用过,无论是祈求降雨,还是引河流之水,还是新打井都没用。井中水枯,河流也干了。皇上,只怕……”

    夏镇站起身来,不悦地看了他一眼:“只怕什么?”

    贾重知道他心里烦躁不喜,急忙跪在地上:“只怕,会饿殍遍野……”

    砰!

    夏镇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大臣们吓得纷纷跪倒在地。

    “立刻摆驾城外,朕要亲自查看!”

    皇宫外,大臣们坐上了马车,骑上马,最前面的夏镇骑上自行车嗖!地冲了出去。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来到城外,夏镇的先是来到一条河边,这里有很多人,光着脚丫子挑水。不过,现在河里早就没了水,只剩下了泥巴。

    而田中,到处可见干的裂开的田地,里面种植的麦苗一个个耷拉着头,没有一点生气。

    看到穿着龙袍的皇帝来了,田地忙活的雇农们大惊失色,急忙跑到岸上跪了一排。

    “皇上!”

    夏镇点了点头:“大家都起来吧!”

    后面赶到的贾重等人安慰道:“陛下,此乃天灾,非人力所能抗拒。”

    夏镇没有说话,骑着自行车又是到处查看。可惜,这田里除了旱还是旱,没有一丁点有生机的地。正如贾重所说,今年,可能要饿殍遍野。如果无法妥善处理,恐怕会酿成人祸。

    他在田里一边推着车查看,一边在心里责怪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这么大的旱情,难道是因为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所以上天以此来惩罚?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沮丧,自行车放倒在一边,自己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无声垂泪。

    “陛下!”

    所有跟随的大臣统统跪了下来,跪在前头的贾重一边哭一边自责:“陛下,臣是百官之首,国家不宁,是臣的责任,请陛下将臣赐死!”

    其余大臣也高声喊道:“臣请赐死!”

    成济伸出手将夏镇慢慢扶了起来,夏镇摇了摇头说:“罪在朕,不在各位爱卿,大家都起来,或许,还有办法,咱们回去再商量商量。”

    “是,陛下!”

    大家都站起来以后,梅禀突然想起,自己家的井那水足的很,而且,旁边就是自己家的地,便朝自己的雇农挥了挥手:“去,打两桶水给皇上洗洗。”

    雇农不敢怠慢,扛起扁担,一溜烟的去井边打水。

    夏镇拍了拍手上的灰尘,雇农挑着水放到他身边,梅禀上前拱手说道:“陛下,先洗洗手吧!”

    夏镇点了点头,把手伸进桶里洗了洗,赞叹道:“这水真凉,一看就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成济,把另一个桶里的水,取出一点给朕喝。”

    成济为难了,这匆忙出来,根本就没有带饮水的东西。

    梅禀从自行车筐里掏出玻璃杯递给了他,成济接过,从桶里舀了一杯井水恭恭敬敬地端给夏镇。

    夏镇接过来,一饮而尽,赞道:“痛快!”

    随即,他又看了看玻璃杯:“此物神奇,竟然可以里外通透,是何人的?”

    成济俯下身说道:“此乃梅禀大人的器具。”

    “哦?”夏镇一脸的惊讶:“梅爱卿真是人才,每天都有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梅禀笑着说道:“陛下如果喜欢,可拿回去细细观赏,臣就当是孝敬给皇上了。”

    夏镇不好意思地说道:“唉!这……好吧,盛情难却,朕就收下了。”

    说罢,拿着杯子放进自行车前面的筐里,准备离去。

    等会儿,朕是干啥来了?

    想到这里,夏镇又落泪了:“这干旱是头等大事,朕还在这里欣赏奇珍异宝!”

    说罢,他转身皱着眉头看向大臣:“众位爱卿,说说吧,如何治理干旱,谁有良策,朕即刻无爵赐爵,有爵升爵!”

    众大臣面面相觑。

    这时,几个农夫挑着水从旁边路过,众人陷入了沉思。

    夏镇觉得自己是不是眼花了,这么干旱的季节,河里都没水了,他们哪里来的水?

    梅禀看了看夏镇,急忙解释道:“陛下,这是臣的田,他们都是给臣种地的农户。”

    夏镇点了点头看了看他家的地,发现,这地里丝毫没有干旱痕迹,麦苗长得健壮茂密,生机盎然,必然是大丰收。

    于是,奇怪地问道:“梅爱卿,你这地里为什么不旱?”

    梅禀老老实实地回答了一句:“因为浇水,所以不旱。”

    卧槽,标准答案,让皇帝愣在了原地,旁边的大臣都看傻了。

    成济接过话头:“梅大人,皇上的意思是问,水是从哪里来的?”

    梅禀是个老实人,接着回答道:“水是从天上来,从井里来。”

    能不能好好聊天了,怎么着,这水都去你家了?你怎么这么拽?

    贾重在旁不耐烦地问说了句:“梅大人,你田里井在哪里,去看看你家的井。”

    “各位大人请随我来。”

    围着梅禀家里的井,众人又陷入了沉思,好像,这水确实都跑他家了。

    看到大家脸上不解的表情,梅禀解释:“没水往下打就行了,打到出水的地方自然就出水了。”

    “哦?”夏镇浑身一震:“爱卿此话当真!”

    梅禀跪倒在地:“臣不敢欺君!”

    “好!”夏镇挥了挥手:“梅大人请起!”

    又急切地对成济说道:“立刻调集一队御林军,带上各种家伙事儿,到这里寻找一口枯井,日夜不停开凿。如果出水,梅大人大功一件!”

    几个御林军在附近找到一口枯井,脱下身上的铠甲就开始干。

    从中午干到晚上,除了御林军,大家谁都没有吃饭。皇上是没心情吃,大家是没得吃。

    不过,圣天坞晚上一看老丈人没回来吃饭,京里又盛传皇帝带着大臣去了田里,便骑上三轮车去给老丈人送饭。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圣天坞无视众人异样的目光,来到梅禀面前刹住车。

    梅禀得意的看了一下所有人,看见没,你们都没饭吃,只有我女婿给我送饭。

    “天坞,你怎么来啦?”

    圣天坞从车上取下一个便携座椅放在地上,起身说了句:“还不是怕你饿坏了,你年纪这么大,要多注意身体,我给你拿了红烧肉、水汆丸子、银耳还有橙汁,快吃吧!”

    “好好好,我儿孝顺!”

    梅禀坐了下来,先是喝了一小口橙汁,随后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红烧肉放进嘴里,一脸满足地吃了起来。

    夏镇上次跟女儿夏雨看过圣天坞的演唱会,知道他是上次在街上“卖唱”的新兴歌手,没想到,还真是梅禀家里的。

    于是,笑呵呵地问道:“梅爱卿,这位是?”

    梅禀擦了擦嘴说:“回陛下,这是我女婿,来,天坞,给陛下见礼。”

    夏镇摆了摆手:“不用了,朕只不过上次听他在街上……”

    想说卖唱,又说不出口,只能略过:“朕现在,很想听你女婿的曲子。”

    大臣们一脸的惊讶,这梅禀的女婿是何人,竟然让皇上在哀伤之中,还想听一首他的曲子。

    圣天坞点点头,从车上取出葫芦丝,擦了擦嘴,盘腿坐在地上吹了起来。

    随着悠扬的旋律在寂静的田野上飘荡,众人焦急的内心也安定了下来。

    ……

    一曲终,夏镇赞叹道:“朕从未听过这么好的曲子,听了以后,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世界,没有烦恼,没有苦难,一切都是那么安静祥和。”

    贾重上前问道:“这位,莫非就是前几日有人十万两买曲的小兄弟?”

    圣天坞从地上站起来拍了拍屁股说:“正是,不过,大家千万别给我安排职务,我只想混吃等死,我爹知道。”

    成济放下心来,这人要是跟了皇上,那还得了,岂不是比自己还要红。

    夏镇也是惋惜地摇了摇头:“可惜,可惜呀!”

    圣天坞从三轮车上取出一个折叠板凳递给成济说:“去,给皇上打开,扶着皇上坐下。”

    成济兰花指指着圣天坞正想教训,夏镇在旁边开口:“还不快接过来。”

    “是,陛下。”

    圣天坞骑上三轮车,朝老丈人挥了挥手:“爹,明天我再来。”

    “去吧。”